明确七种典型价格欺诈行为(7月起雪糕刺客或将无处遁行,相关部门制定了哪些规定
发布时间: 2023-07-10

本文目录

7月起雪糕刺客或将无处遁行,相关部门制定了哪些规定

雪糕刺客可能会无处遁形,因为相关部门明确经营者要对商品进行明码标价,这样就会让消费者看到高价雪糕的价格,自然不会误拿。很多人的脸皮是比较薄的,即使在结账的时候发现两只雪糕的价格在三四十元左右,也是不好意思不要的,他们就把这种雪糕称作刺客。很多网友都说商家没有做好服务,没有将低价雪糕与高价雪糕进行分开摆放,是在诱骗消费者进行购买。

吃雪糕可能是每个人的夏天的时候都想做的事情,毕竟天气是比较炎热的,吃上一根咪咪凉凉的雪糕就会消除,全身的暑气也能让你吃下去别的东西。但雪糕的价格却非常的高,让有一些人接受不了了,特别是有些雪糕会隐藏在低价雪糕中,让人们一不小心就付了很多倍的钱。这样的做法就是很不对的,本来每个产品的价格都是不一样的,自然应该贴上价格标签或者摆放在两个冰柜中。所以说相关部门就制定了上述的规定,就不会再让这种情况再次发生了。

消费者的权益是应该受到保护的,而在新发布的规定中就对价格欺诈行为进行了详细的解释,比如说不进行标价或者在标价的时候将价格标的比较的小,这样就会让消费者看不到。还有一些商家可能用低价诱骗消费者进行消费,在结算的时候却有很高的价格。在新规实施之后,如果消费者发现商品的售价与标签完全不相符,或者直接不贴价格标签,就是可以向相关部门进行投诉的,这样就能让商家得到惩罚。

商家想要赚钱,想要让人们购买高价雪糕,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人们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还是需要进行公平公正的交易的。

价格欺诈的10种表现

法律分析:1、虚假标价。2、两套价格。3、模糊标价。4、虚夸标价。5、虚假折。6、模糊赠售。7、隐蔽价格附加条件。8、虚构原价。9、不履行价格承诺 10、质量与价格、数量与价格不符。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 第十四条 经营者不得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这种价格违法行为通常称作价格欺诈行为,又称欺骗性价格表示,是指经营者利用虚假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条件,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行为。

价格欺诈的行为

法律分析:价格欺诈的行为如下:

(一)标价签、价目表等所标示商品的品名、产地、规格、等级、质地、计价单位、价格等或者服务的项目、收费标准等有关内容与实际不符,并以此为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购买的;(二)对同一商品或者服务,在同一交易场所同时使用两种标价签或者价目表,以低价招引顾客并以高价进行结算的;(三)使用欺骗性或者误导性的语言、文字、图片、计量单位等标价,诱导他人与其交易的;(四)标示的市场最低价、出厂价、批发价、特价、极品价等价格表示无依据或者元从比较的;(五)降价销售所标示的折扣商品或者服务,其折扣幅度与实际不符的;(六)销售处理商品时,不标示处理品和处理品价格的;(七)采取价外馈赠方式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时,不如实标示馈赠物品的品磊、数量或者馈赠物品为假劣商品的;(八)收购、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带有价格附加条件时,不标示或者含糊标示附加条件的;(九)其他欺骗性价格表示。

法律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常见的价格欺诈种类有哪些

价格欺诈的方面有:质量与价格、数量与价格不符;虚假标价、虚夸标价、虚假折价、虚构原价;两套价格;模糊标价、模糊赠售;隐蔽价格附加条件;不履行价格承诺。
【法律依据】
《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第七条
经营者违反价格法第十四条的规定,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第八条
经营者违反价格法第十四条的规定,采取抬高等级或者压低等级等手段销售、收购商品或者提供服务,变相提高或者压低价格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哪些行为可以认定是价格欺诈

1、标价签、价目表等所标示商品的品名、产地、规格、等级、质地、计价单位、价格等或者服务的项目、收费标准等有关内容与实际不符,并以此为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购买的。2、对同一商品或者服务,在同一交易场所同时使用两种标价签或者价目表,以低价招徕顾客并以高价进行结算的。3、使用欺骗性或者误导性的语言、文字、图片、计量单位等标价,诱导他人与其交易的。4、标示的市场最低价、出厂价、批发价、特价、极品价等价格表示无依据或者无从比较的。5、降价销售所标示的折扣商品或者服务,其折扣幅度与实际不符的。6、销售处理商品时,不标示处理品和处理品价格的。7、采取价外馈赠方式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时,不如实标示馈赠物品的品名、数量或者馈赠物品为假劣商品的。8、收购、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带有价格附加条件时,不标示或者含糊标示附加条件的。9、虚构原价,虚构降价原因,虚假优惠折价,谎称降价或者将要提价,诱骗他人购买的。10、收购、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前有价格承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的。综上所述,价格欺诈是违法行为,是不正当竞争手段,触犯了有关法律法规。消费者可以提出赔偿要求,按照购买商品价值三倍计算。在维权上面,消费者手段很多,商家不配合的,还可以投诉到相关部门,价格欺诈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商家还会面临罚款。

价格欺诈的表现形式

价格欺诈的10种表现形式根据国家计委在各地在禁止价格欺诈市场检查发现的价格欺诈行为,主要有以下10种表现形式:1、虚假标价:如某饭店餐饮部在商品标价签上标明象鼻蚌价格每斤78元,但顾客结帐时却按每斤200元结算,并且称其标价签标的是小象鼻蚌,以虚假标价误导消费者。再如某家具城,在一款真皮沙发商品标价签上标明产地是“意大利”,而实际产地是广东省。2、两套价格:如某酒店采用两套标价簿欺诈消费者。在顾客点菜时提供价格低的标价簿,在结帐时按价格高的标价簿结算,某顾客点了12种炒菜,在结算时即发现其中10种菜肴的价格高于提供的标价簿所标的价格,最高的超出9元,最低的超出2元,共多收36元。3、模糊标价:如某商厦以“出厂价”搞促销活动,销售某品牌洗衣机误导性文字明示“出厂价”950元,实际该型号洗衣机出厂价是920元。再如某酒店在门口迎宾处以“特价烤鸭每只38元”进行价格宣传,实际却按48元结算。当消费者质问何为“特价”时,该酒店谎称每天前三位顾客才能享受“特价”。4、虚夸标价:如某家公司在其经营场所以“全市最低价”、“所有商品价格低于同行”等文字进行宣传。而实际其家电商品价格多数高于其他商家,误导消费者购买。再如某公司在其店面显著位置标示“消费各类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