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晏几道?鹧鸪天 ?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
发布时间: 2023-07-06

鹧鸪天 晏几道

《鹧鸪天·十里楼台倚翠微》是北宋词人晏几道的作品。这首词表现浪迹天涯的游子,急切盼归却又归期难定的苦闷心情。上片初闻杜鹃啼叫,触动情怀,感觉鸟儿在殷勤地与行人说话。下片写不断地听杜鹃啼叫后,心情变得十分烦躁,埋怨鹃鸟在作弄人。其实作者借鹃鸟曲折地反映了生活对人的作弄,然而人是无法与命运和生活抗争的。“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结尾说得十分直率真切,用反跌之笔,更加强化了游子有家难归、孤独烦闷的心态。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写鹃啼的环境和季节。翠微,青翠的山色,如何逊《仰赠从兄兴宁寘南》:“高山郁翠微”;也用以指代青山,如杜牧《九日齐山登高》:“与客携壶上翠微”。此处指青山,说在靠着青山的十里楼台的旁边,在春天百花盛开的深处,听见了杜鹃啼叫。“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说杜鹃在花间不断地叫着,好象对“行人”很有情感,不惜“殷勤”相告,比诸黄莺的随意飞动,对人漠不关心,大不相同。取次,犹随意,黄庭坚《次韵裴仲谋同年》:“烟沙篁竹江南岸,输与鸬鹚取次眠。

鹧鸪天 •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

  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为宋代大词人晏殊的第七子,能文善词。宋朝父子能词的不少,但俱为大家的只有大晏和小晏,而小晏尤胜其父。其词受五代艳词影响而又兼“花间”之长,多抒写人生失意之苦与悲欢离合之情。由于他经历过一段由富贵到贫穷的生活,故尔他的词相对于其父深婉有过,却无其父的温和;他一洗大晏的那种雍容气息,形成伤感的情调。《十里楼台倚翠微》是晏几道代表作之一。  上阕首句“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叙写鹃啼的环境和季节。翠微,青翠的山色,即青山。该句意思是说:春日,诗人在偎依着青山的十里楼台边,听见了从盛开的百花深处传来的杜鹃啼叫声。“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一句,赋予杜鹃以人的情感,并运用对比的修辞格暗赞杜鹃:“殷勤”穿梭于花丛,不停歇地对着行人啼叫,自与那随意飞飞停停的流莺不同——其声情真意切,似诉衷肠,这怎不引得行人注意。“行人”走在绚烂的春色中,心情本是欢快愉悦的,但因为离家为客,所以听了杜鹃鸣叫,不禁引发思家之意,羁旅情愁。  下阕叙写“行人”闻鹃啼的心理变化。“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在晴明的春日,杜鹃不断卖弄它那“不如归去”的“殷勤”的叫声,“行人”似从梦中惊醒,原先的一丝丝“惆怅”渐渐转化为“不安”,又从“不安”渐渐转化为“无奈和幽怨”!其实,客居在外的游子对景物的特征、时序的转换都特别敏感。无论是清风朗月、衰草繁花,还是寂寂青山、烁烁红叶,无论乐境还是哀景,对他们而言,都是春非我春、秋非我秋,观处皆成愁,触者都是哀!一切都能轻轻牵惹出一段情绪,只是不知此愁何时休,此恨何时已。所以,“行人”面对“殷勤”之鸟,无奈答曰:“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浪迹天涯,非我所愿;回归故里,岂无此意?杜鹃纵有灵性,又怎知“行人”之心?  这首词表情达意曲折婉转,写“乡思”却不平铺直叙,而是去写有心之鸟、无意之人,以物观我,情为物动,辞意反复回荡,而且“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纯情秀雅,读来动人心弦!难怪冯煦感慨说:“淮海(秦观)、小山(晏几道),真古之伤心人也。”求之两宋词人,实罕其匹。

晏几道《小山词》有怎样的艺术特色

在北宋词坛上,晏几道无疑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他的词作写相思离别,柔情婉转,以“隋”著称,大体没有离开酒边花间的路子。但是他的词与北宋婉约词相比较,又显得“别是一家”。他的词倾注了全部真纯的情感,并融入了昔盛今衰之感,于凄凉、伤感、孤独的词境中蕴涵着人性之美和身世之慨,从而给人以真善美的启迪。本文在梳理晏几道的生平事略、个性特征以及交游的基础上,探究其人生经历、个性气质及审美趣味等对其创作产生的影响,并进而揭示出其词作的基本风貌。接着对《小山词》进行了具体分析与研究,总结出《小山词》的四个重要艺术特色:一是极尽阴柔之美。多用小令形式,意象轻柔微小,情感细腻真挚,造成了若真若幻的心理距离;二是“以诗入词”。小山词承继了诗歌“感物而作”与“抒写情性”的传统,化用前人诗句入词,大量使用对句、在词牌的选择上喜用体式整齐的词调、注重篇法结构、善于构思;三是以雅歌与俗乐入词,并调和两者矛盾,使词呈现出清壮顿挫、雅俗共赏的艺术风貌;四是表现手法多样别致,善于借助“时间差”来进行追忆,借助“梦境,,来抒写人生的伤感。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