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深院锁清秋—诗词皇帝李煜为何下场悲催?一代文坛皇帝李煜,不爱江山爱诗词,为何被毒酒赐
发布时间: 2023-07-17

本文目录

梧桐深院锁清秋—诗词皇帝李煜为何下场悲催

谢邀!南唐后主李煜绝对是诗词天才。生逢五代十国的乱世。北宋统一中原后,开始对南唐用兵。北宋名将曹彬于公元979年攻破江陵。李煜被迫降宋,被宋太宗赵光义封为“违命侯“,实为囚禁起来。在李煜被囚禁的三年的时间,写出几首传唱的诗词佳作。如《虞美人》…从皇帝到囚徒的巨大反差,在其诗词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李煜并最终被杀,下场凄惨!四十年家国,三千里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云。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最是仓惶辞庙日,垂泪对宫娥。

一代文坛皇帝李煜,不爱江山爱诗词,为何被毒酒赐死

正史中并没有相关记载!

而野史的记载与逻辑不符。一个投降的皇帝而已,胸中无谋,手里无兵,腰里无钱,帐中无人,不过是写几首歪词,哪曾入得了一个帝王的法眼。

根本没有必要杀他!

因为留着他的价值更大,可以体现大宋的仁慈,关爱与大度。一个词人如何能学得来刘禅的隐忍和自污。有李世民刹兄杀弟逼父还能成为千古一帝在前,一个皇帝岂会连这些心胸气度都没有!

他是胜利者,而且他有编写史书的唯一资格。

他有什么好担心的,这个李煜不是废太子,也不是有能力的兄弟,只是一个小国的君主。

谁见过一个狮子在乎一只蚂蚁的哭泣和哀怨?

所以,小可认为,野史记载与真相不符,逻辑上就说不过去!一个酸儒文人永远体会不到一个帝王的想法。

因此,小可认为。

要么,李煜是郁郁而终。

要么,杀他另有其原。

而这个另有其因,小可曾经认为是因为宋太宗强幸小周后,这一件事情同样没有记载在正史之中,而野史的记载经后人考证又是处处破绽。其实即便野史中的记载没有破绽,小可细思之后也觉得没有这种可能。

强幸小周后就等于要杀掉李煜,这不是必然联系,除非他要立小周后为皇后或贵妃。那是皇帝,不是西门庆,哪里会做出如此弱智的事情?

而野史中记裁小周后被强幸后大骂赵光义,如果这事是真的,赵光义应当杀掉的人应当是小周后,不杀骂自己的人,反而杀她的前老公,这算什么道理?而且小周后死得比李煜晚多了。

有人说赵光义也是文艺界人士,喜欢诗赋,喜欢书法,但是因为李煜比他强,所以杀了他!就像当年杨广杀薛道衡一样。

一个皇帝,会在乎有一个囚犯词写得比他好?

其实,最不希望李煜死的人就是赵光义,因为只要李煜死,世人必将将怀疑的目光放在他的身上,而影响自己的形象,仿佛自己是一个阴狠的君王,连一个阶下囚都不放过。

赵光义或许不在乎名声,或许不在乎小周后的谩骂,但是他绝对不会无事背锅!

所以,李煜之死,应当只有两种可能。

一,郁郁而终。

二,下人妄揣圣意,自作主张,杀之!

词帝李煜不当皇帝,专攻诗词,会有什么结局

谢邀!

做为千古词帝的李煜,有着太多的是是非非,也有太多的遗憾与无奈。

李煜,字重光,原名从嘉,南唐中宗李璟第六子。幼而聪慧过人,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一不精。且面貌丰神俊朗,玉树临风,更有一目是重瞳,世之稀有。由于长兄李弘冀身为太子,虽有政治才能,但疑心很重,心胸狭隘,对这位聪慧貌朗的弟弟总不放心,颇有猜忌,所以年少的李煜主动离开政坛,潜心于诗词歌赋的研究与创作,遂日益精进。

远离是非漩涡的李煜,本想终老于诗词梦幻之中,谁知天不遂人愿,李煜的四个哥哥先后夭折,太子弘冀也在十九岁的时候离开了人世,南唐兴衰的大任,最终还是落在了这位原本无意摘冕的人身上。

公元975年,在做了十四年吟诗弄词的逍遥皇帝之后,南唐被赵宋灭掉,李煜、皇后周氏及文武百官、宗室子弟悉数成为降臣。

三年后,在李煜四十二岁生日的晚上,恰逢七夕。李煜命府第中伶人作乐庆贺,声闻于外。其间伶人吟唱了李煜新作: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宋太宗赵炅得到消息,十分震怒,认为李煜贪恋皇位,眷念旧国,于是命人赐牵机药毒杀了他。随即,他的爱妻小周后也随他而去。
如果李煜不当皇帝,他的人生轨迹就会彻底改变,也不会经历皇子、大将军、隐士、皇帝、囚徒等这样丰富而又残酷的人生之路。现在流传下来李煜的诗词除了为大周后娥皇去世所作的诔文外,大多数都是李煜在国破家亡,身陷囹圄时所作。比如,小周后常常被赵炅召去侍寝,李煜悲愤交加,日夕以泪洗面,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词句: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相见欢等,至今被广为传诵。

所以,如果他没做皇帝,就写不出这样的文字,也不会有词坛上“千古词帝”之称谓。

李煜的诗词算唐诗还是宋词

李煜的词是否属于宋词?历来都是很有争议的,支持者认为李煜最好的词作几乎都是在亡国之后创作的,比如《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等,所以理所当然应该归入宋词之列。

但六甲番人还是坚持认为李煜的词应该列入五代词,并与李璟、冯延巳一起归入南唐词派。

一、唐代的词:

词最早称为曲子词,是为了配乐而创作的韵文,大约在唐代中期,文人开始大量填词,比较著名的词人包括李白、唐玄宗、张志和、白居易、刘禹锡、戴叔伦、韦应物等人,晚唐时,杜牧、段成式、张希复、郑符、皇甫松、司空图、韩偓、唐昭宗等均为词作名家,而其中温庭筠和韦庄两人的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被认为是“花间派”代表。

二、花间派:

花间派是中国古代词学的重要流派之一,产生于于晚唐五代时期的前蜀,其名得自于后蜀赵崇祚所编词集《花间集》,其中收辑温庭筠、韦庄等十八人的词作,共计500首词。由于花间派大部分词人的生活年代都是跨唐和前蜀两朝,而前蜀建朝也只有十八年,所以花间派大多被认为应入唐词。

三、南唐词派:

唐朝于公元907年灭亡,南唐词派只有冯延巳出生于属于唐朝时期的903年,但他一生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南唐为官。冯延巳和中主李璟都是历史上的著名词人,分别有五首和两首词入选《宋词三百首》,而李煜的词作成就更是被认为超越温庭筠,他有十首词入选《宋词三百首》,超过北宋婉约词派代表柳永和秦观。

四、《宋词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所收录的不只是宋代的词作,还有两卷是《唐五代词》,北宋和南宋各两卷,其中李煜被明确归入《唐五代词》,这是将李煜排除在宋词之外的重要依据。

五、李煜的生活年代:

李煜出生于公元937年,卒于公元978年,北宋虽于公元960年建立,但开宝四年(971年)南唐才尊宋为主,开宝八年(975年)李煜兵败降宋,才被俘至汴京,算起来,李煜真正生活在北宋也只有三年时间,三十八年生活在南唐,三年生活在北宋,将他划入北宋明显是不合适的。

六、李煜词作的影响:

尽管李煜的词不算宋代的词,但是他对于宋代很多词人却是有着深远的影响,他存世的词有三十多首,几乎都是精品,这一点,在中国历史上只有李清照(存世六十首皆是精品)可以比拟。

李煜前期词作类似花间派,主要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但词境优美,感情纯真,艺术水平超越花间很多,后期词作反映亡国之痛,拓宽了词的表现领域,风格哀婉凄凉,很有感染力。

七、李煜的代表词作:

李煜现存词作主要收录在《南唐二主词》中,代表词作较多,包括以下作品: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长相思·一重山》、《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清平乐·别来春半》、《捣练子令·深院静》、《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以上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