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书法作品图片(你认为古代楷书书法排名前十的分别是哪些作品和作者为什么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你认为古代楷书书法排名前十的分别是哪些作品和作者为什么

钟繇:(151年-230年),字元常。今河南许昌长葛东人。三国时期曹魏著名书法家、政治家。 他独具慧眼,突破积习,他从结字上改变扁平字体,章法上改变行近字远,笔法上改革蚕头燕尾的书写方式,从而确定了楷书体。被后世尊为“楷书鼻祖”。 唐张怀瓘在《书断》中则评其书法为“神品”。代表作品如:《宣示表》、《贺捷表》、《力命表》、《荐季直表》、《墓田丙舍帖》等。

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他从卫夫人学书,经卫夫人而得钟繇笔法,他以自己的卓见,楷书尽脱隶习,寓潇洒于方正之中,楷而不板,成法多变,为千古不可多得的瑰宝,后世千年之法。代表作品如:《乐毅传》、《黄庭经》、《孝女曹娥》、《东方朔画赞》等。

欧阳询:(557年一641年),字信本,唐朝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官至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土,封渤海县男。其字后人称之为“欧体”。 “欧体”尽得隋碑方正峻利,不失北朝固有风貌,但在峻利中求得圆润和险劲,开创大楷书法规的早期楷书模范。代表作品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虞恭公温彦博碑》等。

虞世南:(558年-638年7月11日),字伯施,今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场人。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书法家、文学家、诗人、政治家。他的书法直接继承二王楷书风格,又开创了更为接近晋人楷书的唐楷。可以这么说,唐以后“碑”性多的楷书是以欧体为代表的,而“帖”性多的楷书则是以虞体为代表的。代表作品有:《孔子庙堂碑》和《破邪论序》等。

褚遂良:(596年-659年),字登善,今浙江杭州市人 ,唐朝政治家、书法家。他力学右军,深得右军神髓,其楷书意欲变法,结字宽博,正气满贯。代表作品有:《伊阙佛龛碑》、《孟法师碑》、《房玄龄碑》、《雁塔圣教序》和墨迹《倪宽赞》等。

薛稷:(649~713年),字嗣通,今山西万荣县人。唐朝大臣、书画家。他的书风以痩劲为法,为初唐晚期最有影响的一位著名书家。代表作品有:碑刻《升仙太碑碑阴题名》、《信行禅师碑》等。

颜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今陕西西安人,唐代名臣、书法家。颜体开楷书笔粗细悬殊之端,上法篆隶,古拙苍劲,正面开张,气势浩大,远取诸古法,近合于世情而名满书坛的新书体。代表作品有:《多宝塔碑》、《东方朔画像赞》、《麻姑仙坛记》、《颜家庙碑》、《颜勤礼碑》等。

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唐朝中期著名书法家、诗人。他的书法以学王为基础,后学习颜,复又学习初唐,其字痩而不露骨,沉着痛快,气象雍容。代表作品有:《玄秘塔碑》、《金刚经刻石》、《冯宿碑》等。

宋徽宗赵佶:(1082年-1135年)。是古代少有的艺术天才与全才。被后世评为“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 他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体“他的楷书初学薛稷,后发展了薛书瘦硬之风格,并以兰竹之法入书,创造出独树一帜的屈铁断金、工整肃疏的“瘦金体”。 代表作品有:《秾芳依翠萼诗帖》等。

赵孟頫:(1254年-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道人,今浙江湖州人。南宋末至元初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他的楷书在继承传统上下苦功夫,是古意书法的开创者,获得较大的成就,对后人书法影响很深。其楷书削繁就简,变古为今,点画华滋遒劲,结体宽绰秀美,外貌圆润而筋骨内涵,流动带行。代表作品有:《玄妙观重修三门记》、《胆巴碑》、《道德经》、《汲黯传》等。

这楷书算什么水平啊

这个楷书是明末清初著名的书法家王铎写的,其风格属于柳体。

我们都知道,王铎以草书和行书最为著名,当代很多人学习王铎的行草书,日本人更是把他的书法捧的很高,称王羲之为先王,王铎为后王。

对于他的楷书很少有人提及,流传下来的作品也不是很多,仅存的几幅也让很多王铎的粉丝大跌眼镜,楷书还可以这样写?虽然笔力雄强,可这结构也太随意了吧?

是的,我们平时大部分人还是把唐代的楷书作为标准的,王铎这幅楷书虽然有唐代柳公权的笔意,但是结构确实没有唐代人的严谨,更多的是在写意。

唐代的的尚法精神,在经过了宋代的尚意书风以后,很难再重建法度,这种法度到了极限以后,后人必然另寻出路,以免走进死胡同。

王铎的楷书,就是践行了这一点,以意行笔,更多的是强调笔法和书写的意味,防止了单纯追求结构而沦为死板,这既是一种风格追求,也是他的性格使然。

这种楷书另一个方面给人以美感。

你觉得呢?

码字辛苦,

同意的的朋友麻烦点个赞,关注一下啦。

现在书法界为什么不愿意把自己的楷书作品写出来给人看

答:现在的书法界,真正的不为名利所动,能够静下心来认真学习的人不多。从大的环境上来说,整个社会人心浮燥得太多了。何况书法界乎?搞书法的人,也是吃五谷杂粮的人,因而难免会受到环境的影响。而且,楷书这种字体,是最需要全身心静下来的,一笔一划慢慢地磨炼。时间又长,又急不得,所以,书法界里的人,是最不喜欢拿出楷书给别人看。

还有一点,楷书,最能检验一个搞书法的人的基本功。一个搞书法的人,他(她)的字究竟写得如何,只要把楷书写几个来瞧一瞧,基本上心里就知道他(她)的水平怎么样。特别是大楷。可现在的“书法家”们呢?偏偏在楷书上下的功夫不多(这是他们致命的弱点)。于是,只好藏着掖着,我们很难看到他(她)们的楷书。既使有,也是小楷最多,大楷作品基本上成“绝响”了。哈哈!

我一直是这么认为,一个不精通楷书的“书法家”,大多是骗人的。我知道我这么说,可能会得罪很多人。有人会说,在五种书体中,楷书出现的最晚。难道,在这之前的书法家就不是书法家吗?我只能呵呵了。不错,在楷书未诞生之前,也出了不少大书法家。如果你要钻牛角尖的话,我也没办法。但是,你不可否认,自从楷书出现后,有哪位大书法家没有在楷书上下过苦功的?在古代,读书人字写不好是要丢人的。

不管是谁,假如想在行草书上取得一点成绩的话,楷书一定要精通。因为楷书笔法丰富而又完备,结构工整,也是锻炼笔力的好方法。当然啰,篆、隶字体也要学习,以使自己营养丰富,这样在草书上就变化多。草书是书法里的最高一层,最讲究变化。打住吧,我又扯远了。

刚开始练字,楷书选谁的字帖比较好呢是田英章还是卢中南呢

必须学欧柳颜赵古字帖等,

不可学习民国及以后当今人的字帖,因为时代太近,与我们同一时代,用笔习惯相同,这相当于吃当代人别人嚼爵后的食物,没有了营养,营养进了别人肚里。包括卢中南的字帖,卢中南的字虽然属于传统欧楷,但较古代传统欧楷水平有一定差距,

更别提田楷,因为,田楷完全脱离传统毛笔字写字用笔方法习惯,写出来的楷书相比真正欧楷没有相似之处。

学了两个月欧楷可以放弃学篆书吗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