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曲阜“逃儿村”小析-飞
发布时间: 2023-07-06

今天看了一个视频,讲到现阶段的养老奇事:

四名社会学的在校大学生,到山东曲阜做社会调查,发现乡村的“逃儿村”,有100多个。即行政村之间的空地处,一些老人自发兴起的互助生活区。他们采取60岁照顾70岁,70岁照顾80岁的互助方式,抱团养老。游离于行政村之外,徘徊于儿女视线之外。生活状态可想而知。

曲阜,孔子的故乡,儒学思想的发源地(七大洲八大洋都有哪些?七大洲包括: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南极洲、北美洲、南美洲;八大洋分别是:西太平洋、北太平洋、南太平洋、北印度洋、南印度洋、北大西洋、南大西洋、北冰洋。),被世人追奉几千年的精神家园。在儒家圣地出现如此“弃老”,无惩之,罚之,却流行开来,可叹、可悲!

几千年历史长河中,“逆子”虐老、弃老,自古有之。可是,这样大规模的弃老事件,可谓空古绝今。寻其根源有三:

一、思想根源:

儒家思想的精髓: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近些年被边缘化,许多年轻人不曾听说过,被认可、被遵循更是难上加难。

取而代之的是“西化”,从思想教育到生活习惯的西化。几千民间故事中的主人公,被调换成欧美系小孩。西化了青少年的思想,圣诞节成了幼儿、青年人必过的节日,热情程度超过春节。从麦当劳、肯德基的闯入国门,到网红的“牛排家”、cheesecake factory、芝乐坊……西化了年轻人的胃。

二、社会根源

孔子曰: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中国传统的守孝习俗,延续几千年,意在教育子女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

几千年的公序良俗,形成了孝顺父母的社会风气,不孝之子被周围人唾弃,不孝之子为官不予任用。曾经流传的一句话:“你这么做会被人笑话的。”就是人们怕被周围人唾弃的日常约束语。可惜在现代的教育中,已经被很多人放弃,而使不少孩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生活中旁人乃至父母,不能为我所用皆可抛弃。

现代社会不再守孝,但是传统习俗也该发展中继承。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是依托代际传递而延续几千年的,母慈子孝是文化核心之一。如果父母老了,放弃对他们的照顾,民族文化又如何传承。

三、经济根源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人们太需要金钱来支撑自己的生活,房子、车子、孩子……

有一句流行语“亏谁也不能亏了孩子”,为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家长倾尽全力。而对于没有价值,又要投入的父母,放弃成了这些人的选择。相信“逃儿村”当中的老人,都是勉强生存的弱势群体。真应了那句话  “欺老不欺小”,而另一句话等在未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人们太需要用金钱证明自己的成功。名车、名表、名包……贷款也要绑在身边。父母微薄的赡养费也成了节流的项目。过渡追求金钱,过渡高消费,使人心不古、道德沦陷。

“逃儿村”在曲阜一个地方出现100多个,是这些老人的心酸,是曲阜的悲哀,是我们传统文化的脱漏。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