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隅已逝,桑榆非晚”,这句话的境界到底有多高?“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这句话形容的是一种怎样的意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这句话的境界到底有多高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从字面看没什么意思。“东隅”是东角、东方,“已逝”是已经逝去。“桑榆”是桑树和榆树,“非晚”是不晚。东角、东方已经逝去,桑树和榆树不晚,这是啥意思?真看不出语义在哪儿。

如果我们把“东隅已逝,桑榆非晚”,联系前后文和作者创作背景,我们就会比较准确地解释清楚是什么意思了,必然也会知道这句话的境界到底有多高了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出自唐代文学家王勃《滕王阁序》骈文之中。这句的前一句是“酌(zhuó)贪泉而觉爽。北海虽赊(shē),扶摇可接。”后一句是“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用白话文解释:前一句是处在枯竭的车辙中不能自拔,还能乐观爽朗地面对。北海虽然遥远,但是,乘着扶摇的旋风,还是可以到达的。后一句是孟尝(东汉官吏)品行高洁,但他却空有报国之心;阮籍(三国时期魏国诗人)狂放不羁,桀骜不驯,岂能效仿他,在无路可走之时,恸哭而返呢?

根据“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前后两句的意思,我们得知,这是作者在外行走所看到的野外景色。他触景生情,发出了内心的感慨。为什么作者会这样做呢?当时作者写这篇骈文时,才二十六岁啊!

作者王勃自幼好学聪敏,具有文学天赋。六岁能写文章,文笔流畅,被亲朋邻居赞为“神童”。九岁作《指瑕》十卷,对隋唐训诂学家颜师古《汉书注》纠错。13岁写了篇名为《上绛州上官司马书》的骈文,意为找人引荐,早点入仕当官。这么小的年龄就有这样的抱负,实属少见。15岁时王勃就知道拍马屁,托关系直接向唐高宗进献了一则《乾元殿颂》,得到了皇帝赞扬,称其为“奇才!”十六岁作者参加科举考试,在幽素科目中及第,授朝散郎(文散官名),为沛王(李贤)府侍读。就这样,他年纪轻轻走上了他人生仕途的第一个巅峰,成为朝廷中最年轻的官员。同时,在这里,他也遭遇了人生的第一次打击。

作者王勃在沛王府时,写了一篇《檄英王鸡》骈文惹出了麻烦。有一天,沛王府李贤与他的弟弟英王李显玩斗鸡。王勃在一旁观看。之后,王勃为了让李贤开心,提笔写了篇骈文《檄英王鸡》骈文,为其助兴。骈文中,数落英王的鸡,这纯属游戏之作。没想到这篇骈文成了朝野文人的热门话题,很快传到了皇帝耳中。

皇帝对此大为不满。认为作者是在李家家族诸王之间,有意挑拨离间、制造矛盾,必须驱逐,离开沛王府。王勃就这样被驱离沛王府回乡,又走到了人生仕途的低谷。

此事过后,公元671年,王勃从蜀地返回长安参加科选。他的朋友凌季友在虢州执掌司法,知道王勃的情况,为他在虢州谋得了一个参军之职。就在这儿任职期间,他又因杀官奴一事而被捕入狱,差点儿丢了性命,巧遇大赦,才把命保住。可是这事牵连到了他的父亲,他父亲从雍州司功参军贬为交趾县令。这事对王勃打击很大。

王勃出狱后,在家停留了一年多。朝廷宣布,恢复他的旧职。可是,此时的王勃已经把仕途看成畏途,不感兴趣了,因而,没接受。

公元675年,王勃去交趾(现在的北越南)探望自己的父亲王福畴。这篇骈文《滕王阁序》,就是王勃在路途江西南昌游览,有感而发的。

此时的王勃心境已经很平静了,对世态人情,官场之事看得很淡了。当他看到东方的太阳升起,西方的落日的光泽,散落在桑榆树端时,心情格外激动,说出了“东隅已逝,桑榆非晚”这句话。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是总结过去,展望未来,表达了作者一种新的生活态度,把珍惜未来的岁月时光,放在了首位。作者是在讲,过去就让它过去吧,年少的时光已经逝去,但是,要珍惜未来的岁月,这样做,为时还不算晚!

这是一般人难以达到的思想高度和精神境界没有透骨酸心的切身体会,是说不出这番话的

王勃,在仕途路上曲曲折折。从实践中,他感悟出了仕途之路不好走。尤其是自己才气缠身,傲气十足,为人处世随心所欲,孤傲而不稳,结果,在仕途路上差点儿连命搭上!因而,他得出结论,仕途是一条畏途,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去走的。为此,王勃拿孟尝和阮籍举例,阮籍是汉代官员。他品行端庄,高风亮节,忠君爱民,是有志之士,结果空有雄心壮志,报国之心,朝廷并没理睬他;而阮籍是狂放不羁的文人,他在仕途上坎坷不断,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仍然哭着徘徊在仕途路上。王勃认为,自己也是文人,怎么能效仿阮籍在无路可走时便痛苦而彷徨呢?

综上所述,“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思想境界的高度是珍惜人生在世,要站在忘记过去,展望未来的人生高度。人活着,不是为了过去,而是要珍惜现在。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有“桑榆非晚”的心态,绝不能有悲观失望、妄自菲薄、意志消沉、自暴自弃的心理活动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这句话形容的是一种怎样的意境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这是唐朝的著名诗人刘禹锡的《酬乐天咏老见示》最后两句,这首诗是刘禹锡为了回应老友白居易的一首《咏老赠梦得》而作。

这两首诗可以看成两位老人,也是两位老诗人之间的交流,一个是感叹,另一个是感慨。白居易是感叹,刘禹锡是感慨。

刘禹锡的诗中,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这两句是读了白居易的诗之后的有感而发,是从自己的角度诠释了一下什么叫“夕阳红”——别说太阳已经是“日薄西山”,它散发出来的光芒作为晚霞还是照满了天际的。

那么刘禹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慨呢?我们还是先看看白居易的感叹吧!

白居易的《咏老赠梦得》是写给“梦得”也就是刘禹锡的,白居易和刘禹锡之间有着几十年的友谊,两个人经常用诗词互相交流感受,晚年的白居易对自己的“老态龙钟”颇有伤感,写了首诗给老哥们刘禹锡,诗中这样写到:

与君俱老也,自问老何如。

眼涩夜先卧,头慵朝未梳。

有时扶杖出,尽日闭门居。

懒照新磨镜,休看小字书。

情于故人重,迹共少年疏。

唯是闲谈兴,相逢尚有馀。

这首诗并不难懂,其实就是表达了一种情绪,一种感叹,当然是略显悲观。白居易对刘老哥们儿说(算是诉苦吧):咱俩都老了,你知道老成什么样了吗?每天早早的就困的眼睛都睁不开了,早上起来都懒得梳头,一天当中大部分时间就在家待着,偶尔住着拐杖到外面走走,干什么都没兴趣,就连新磨好的镜子都懒得照,眼睛花的看不清小字写的书了。基本上每天都是在回忆和想念古人,但少年时候的的事越来越回忆不起来了。最大的乐趣就是闲聊,想着还有时间和老朋友相聚。

白居易的感叹的确是伤感了些,也消极了些,但是,却道出了晚年的无奈。作为老朋友的刘禹锡看到白居易写给他的这首感叹人生老矣,日薄西山的无可奈何的诗句,自然要宽慰一番,所以,刘禹锡的“回信”写的比较平和,用对于人生易老的坦然面对和乐观心态给老朋友白居易“宽宽心”。这首诗的核心就是“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写给白居易的回赠诗是这样写的: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刘禹锡说:是啊,有同感!人生谁能不老啊!老了之后有谁可怜呢?人老了越来越干巴,衣带越来越短,头发快要掉光了连束冠都扎不紧了。怕眼睛太累基本上就不看书了,经常针灸就为了多活几年,这些都能理解,但是咱也不能太悲观了,咱们有优势啊!经历的事情多明白事理,一辈子阅人无数已经让我们看人就像看山川河流一样一目了然。仔细想想不也很有收获吗?往好处想,不就坦然了吗?

这首诗最后两句,其实算是“用典”,因为在白居易刘禹锡之前有人已经做过了“桑榆”之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在他著名的《滕王阁序》当中有“东隅已逝,桑榆未晚”之句。刘禹锡显然是受到了王勃的启发,用了“桑榆未晚”的典故。

我们从白居易和刘禹锡两位非常著名的的诗人晚年的交流中,看到在经历了不同的人生之后对于晚境的不同感受,这种感受,其实在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苗头。

年轻的时候,白居易的诗多数都是比较悲观的,包括《琵琶行》,《长恨歌》。但是刘禹锡得诗就显得要豪放的多: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山不在高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