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党委副书记调任县委统战部副部长有前途吗?体制内只干工作不攀领导,当个普通人行不
发布时间: 2023-07-17

本文目录

乡镇党委副书记调任县委统战部副部长有前途吗

现在有很多体制内正常的干部交流,通畅被人为扣上功利的帽子,分析来分析去好不好、有没有前途,我认为没有必要。一来很多调整并不能用绝对的级别或岗位要素来衡量,因此谈不上好与不好,况且好与坏也是相对的,二来凡事因人而异,因事而异,你不知道事情的背景,个人背后的实际情况,最好不要妄加评判,因为你表面看到的,可能不是真正的原因所在。更何况,今日不知明日事,计划不如变化快,谁又知道以后会怎么样?

所以,对干部的调整最好不要妄加揣测。如果非要比较,也只仅限理论上的推敲,不能作为实质上的参考。

那么,理论上乡镇党委副书记调任县委统战部副部长怎么理解?

个人认为,这种调整只能算一般般,并不像很多人说的那样是提拔重用。

首先在级别上,调整前后没有变化。乡镇党委副书记是副科级,县委统战部副部长也是副科级,两者不分伯仲。有人可能会提出质疑,县委统战部副部长怎么是副科级,不是正科级吗?县委统战部部长一般由县委常委兼任,部长是副处,副部长应该是正科啊。这句话前半句没有错,县委统战部部长基本上由常委兼任是副处不假,但领导代个人级别不代表单位级别,县委统战部在三定中仍然是正科级设置,只不过因为部长高配副处,副职往往也会高配正科而已。因此,如果乡镇党委副书记调任县委统战部副部长没有明确是正科,或者不兼任工商联主席、台办主任、侨办主任等职务,县委统战部实际上还是副科级领导职务,由乡镇党委副书记调任属于平级调整,不算提拔重用。

其次在发展空间上,这种调整也不见得好。乡镇党委副书记作为乡镇的四把手(前面除了书记、乡镇长还有人大主席),历来被视作乡镇主要领导的后备人选,能力资历人脉足够,不能提拔乡镇长,一般也能解决县直部门一把手职务,在县里的副科级干部中属于后劲比较足的类型,前途普遍被看好,发展空间不见得比县委统战部副部长差。县委统战部副部长唯一的优势是身在常委单位,有更多机会接触县里的常委和主要领导,而且因为统战部管理着几个正科级单位,副部长有提拔正科实职和解决职级的优先选项,在这些方面可能要略强于乡镇党委副书记。除此之外,县委统战部副部长之于乡镇党委副书记并没有明显的优势。

最后在权重上,乡镇党委副书记也不遑多让县委统战部副部长。毕竟乡镇党委副书记面对的是基层百姓,工作涉及方方面面,职权更广,也更实,影响力并不小。而县委统战部副部长的主要职责是统战,工作范围相对较窄,且整体更务虚,权重实际上还不如乡镇党委副书记。

综上,乡镇党委副书记调任县委统战部副部长,必须结合个人实际情况来分析。

如果个人年龄偏大,在乡镇看不到太大前途,调任县委统战部副部长可以视为是重用,毕竟这样调整意味着有很大概率解决正科实职,在退休前有望晋升一级主任科员甚至四调,拿到副处待遇,人生圆满。

如果个人年龄不大,有一定的人脉基础,能力素质也过硬,其实没有必要再绕弯路去县委统战部,直接顺位提拔乡镇长是最理想的选择。基于乡镇党委副书记的重要性,这种调整就不排除是给别人腾位子或者靠边站的嫌疑。

如果个人长期在基层乡镇工作,有机会调整到县委统战部副部长位子,某种程度来看可以视为重用。一方面这种交流也是多岗位锻炼,有利于个人今后发展,另一方面从干部自身出发,长期在基层有了实践经验,有必要到更高层次培养政治素养,提升理论高度,这也是干部成长走上更高位子必备的素质。从乡镇到县委部门,不失为好的选择。

总的来说,好不好因人而异,不能简单地拿两个职位表象对比一概而论。

体制内只干工作不攀领导,当个普通人行不行

我在体制内干了30多年,什么酸甜苦辣都经历过,自身的和周围的事情,看得一清二楚,对体制内只干工作不攀领导,当个普通人行不行的问题有着发言权。我从部队八五年转业连职干部安排上就是普通人。一辈子没有请过领导吃饭,没有给领导送过一分钱的礼,因为当初的想法就是做好本职工作,没有考虑到提拔的问题,到地方上睁开眼睛一看,该提拔的都提拔了,自己一起跑就比别人落后了8到10年,在部队唯一的收获就是提干了,因为提干的缘故到地方才被安排到机关干部岗位。现在的名称也就是公务员岗位。

一个单位当中领导下面全都是溜须拍马,光耍嘴不会干工作的行吗?肯定是不行的,光会干工作不会为领导抬轿子,肯定也是不行的,领导要政绩,领导也要提拔,没有下层为他打好基础,也是不行的。地方的机关不像部队几年就走换一茬,无论好孬都离开这个单位,地方的机关里有的人一干就干了半辈子,一辈子。在机关当中没有能力,但是有后台混日子过的人也不在少数。

所以分类来看,有溜须拍马阿姨奉承领导的一类人;有扎实干工作的一类人;有靠山能够站住脚的一类人。在现实生活当中这三类人都是不可缺少的,也不排除这三类人当中有复合类型但是比较少,我们不能说溜须拍马的人就绝对不会干工作,也不能说扎实干工作的人就不去溜须拍马,还不能说有靠山的人就不干工作不会干工作,这些都不是绝对的,是纷繁复杂交织在一起的,但是实际当中存在这三类人是客观的,是每一个在公务员队伍里工作的人要了解和掌握的。

那么扎扎实实工作,不去溜须拍马的人怎么样在队伍里生存呢,我的生存法则就是这样的:首先对提拔进步不抱有幻想,能赶上机会更好。没有机会,自己也不怨天怨地,干好自己的工作,让别人嫉妒死,不让别人贬疵死!二是对自己的业务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掌握。自己负责的工作做得最好的是什么程度?做得一般的是什么程度?做得差的是什么程度,有什么好的经验可以借鉴,由于我30年换岗位有十几个,所以在不同的条件下想掌握这些东西也是不容易的。我刚从部队转业到地方是1985年的时候,网络才刚刚兴起,一般人是不能用网络查到资料的,需要想各种办法才能了解到情况,学习一个外地经验要和人家联系几次,以最诚恳的态度才能得到人家的支持,有时是用各种资料和人家交换才能获得一些信息,不过在做一项工作的时候有了这些信息,就会使自己的工作做得主动和顺利,无论做什么工作都是在几个月之内就把自己有外行变成内行。公务员的工作有不同的地方也有相同的地方,所以在换七个八个工作岗位之后,再重新上一个陌生的岗位也不会感到陌生,只要你勤奋好学。把别人打麻将、钓鱼的时间都变成你自学,或者向别人学习的时间,有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你的工作做好了就能提拔吗?答案是否定的,但是不是绝对否定的,不要以为自己工作干好了,就有资本向领导伸手要职位,要提拔,要进步,要先进,要出人头地!这些东西不是要的,来了更好,不来也心平气和。自己对得起自己,有了这些本领自己工作起来得心应手,就会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质量。说官腔也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别人不敢小瞧,只能说你没有靠山,你没有关系,不搞溜须拍马好事儿没有滩上,你这样活得心安理得。但也不是不溜须拍马就永远不能进步,比你差的人都提拔了,提拔了一批又一批,领导和同事们心里都知道你比他们强,比他们干的工作多,也有过意不去的时候,这时候好机会就来了,你也应当把握住,有时可能是转瞬即逝的机会,千万不能谦虚,这时候谦虚就不能进步了,会的东西自己就应当实事求是,在关键的时候应当站出来展现出自己的才能,特别是这时候领导可能要找你谈话,千万不要谦虚,这时候谦虚就是害了自己。

我就是这样在科员的岗位上一干就是干了九年,然后是副科长,科长,也就是有的县现在的股长,副股长,县级市叫起来好听,就叫科长,国家系列没有这样的安排,但是大小也是个头了就要有头的样子,还要继续钻研,干什么学习什么,把什么研究透,把岗位上的难题处理好,把历史的欠账清理好,这样每一个岗位上你就会让本职工作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在同行当中排在前面,后来就是副局长一干十几年?五十多岁时才任命局长,就是国家序列的正科,也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头头了。不溜须拍马,不阿谀奉承,不搞那些不正之风,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也是可以生存的,但是需要你付出更多的努力,真正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做细致做出名堂来。

确实像有些网友说的那样,想走自己的路是何等的不容易,但是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就要走自己的路,不管自己的路是崎岖还是曲折,只要自己没有那些野心,没有那些奢望,也是未尝不可的。做一个正直的人就要做一些正直的事情,做一些正直事情可能也会受到有水平有能力领导的认可和赞扬,我可以说几个我的体会供大家参考。

敢于在领导面前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