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忙得不亦乐乎的意思(做事忙的不亦乐乎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 2023-07-11

本文目录

做事忙的不亦乐乎是什么意思

  • 意思就是说做了一件好事忙得焦头烂额的时候就会不亦乐乎。

  • 高兴做这件事情……

  • 形容做事太忙了,而且还比较乐观,而且认真

“忙亦乎,乐亦乎,忙得不亦乐乎”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指的是生活忙碌又多彩。

  1. 出自《论语》,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 。

  2. 《论语》二十篇,实为一大文章,而首章三个“不亦“,为文章之纲领,也是儒学之总纲。世人皆说 《易》难解,实则,《易》是隐而难,《论语》是显而难,是难上加难。《论语》书成后,真能解首章的, 千古以来,未曾见也。而首章都不能解,后面就更是以盲引盲。

  3. 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集而成,是记载孔子言行的重要儒家经典。书中既有对社会、人生美好蓝图的描绘,又有人性与政治,道德、文化碰撞而出的智慧火花,对我们今天仍有很大的启发。本书选取了《论语》中的部分经典内容,并做了详细而生动的讲述,一同时精心编入了与原文主旨相关的人文掌故,内容新颖,蕴意深邃而又妙趣横生,能帮助小读者从中领会为人处世的道理。

  4.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属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出生地鲁国陬邑(今属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5. 《论语》二十篇,实为一大文章,而首章三个“不亦“,为文章之纲领,也是儒学之总纲。世人皆说 《易》难解,实则,《易》是隐而难,《论语》是显而难,是难上加难。《论语》书成后,真能解首章的, 千古以来,未曾见也。而首章都不能解,后面就更是以盲引盲。

  6.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书,大部分记言,小部分记事,只有极少数篇章称得上是比较完整的文章。全书20篇,共512章,约15000多字。篇与篇、章与章之间没有内在联系,篇名无义,用的是每篇开头的几个字。如《学而篇第一》就是取“子曰:‘学而时习之’”的“学而”。

  7. 《论语》的基本思想也就是孔子的基本思想。孔子的政治思想是保守的,哲学思想是唯心的。但是,社会的发展,各种现实的原因,对他也不无影响。《论语》也记下了他思想中一些有积极意义的东西,例如薄赋敛、举贤才、节用、爱人、使民以时、有教无类、不信鬼神等。尤其是他的教育经验、学习经验、写作经验、生活经验和诗论,更值得我们重视。《论语》中许多十分精辟的格言,正是这些可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8. 《论语》在文学史上颇有影响。它的文学性主要是语言富于形象,往往用极简练的言词写出人物的神情语态和性格特征。

忙得不亦乐乎的意思 不亦乐乎解释及出处

1、忙得不亦乐乎的意思:非常忙,忙的淋漓尽致。

2、不亦乐乎释义:乎:文言中用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助词,这里相当于“吗”。用来表示极度、非常、淋漓尽致地意思。 《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忙的不亦乐乎是什么意思

不亦乐乎

1、【解释】:乎:文言中用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助词,这里相当于“吗”。用来表示极度、非常、淋漓尽致地意思。现常用来表示事态的发展已达到过甚的程度。含有诙谐味:忙得~。

2、【出自】:《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3、【示例】:

(1)指喜悦、快乐。

《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表示极度、非常、淋漓尽致地意思。

《醒世姻缘传》第九十七回:“不堤防被素姐满满的一盆连尿带屎,黄呼呼劈头带脸浇了个不亦乐乎!”

清 李宝嘉 《官场现形记》第八回:几个大人长,大人短,把个陶子尧喜的不亦乐乎。

郭沫若《屈原》第五幕:哎,那骂得可真也是不亦乐乎。

4、【语法】:偏正式;作补语;形容动作、状态到了极端地步。

扩展资料

“乐”古义:

1、yuè

(1)音乐。《琵琶行》:“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2)乐器。《周礼·春官》:“掌六律六同之和……以为乐器。”

(3)欣赏音乐。《庄暴见孟子》:“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2、lè

(1)快乐。《兰亭集序》:“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又】。以……为乐。《谏太宗十思疏》:“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2)乐趣。《岳阳楼记》:“此乐何极。”

(3)喜欢;乐意。《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乐方】音乐的法度。

【乐岁】丰年。

忙得 “不亦乐乎”中的不亦乐乎到底是什么意思

不亦乐乎的意思是“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

出处是《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扩展资料

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

该句话中一些字的解释:

一、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

二、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三、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忙得不亦乐乎是啥意思



不亦乐乎








乎:文言中用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助词,这里相当于“吗”。用来表示极度、非常、淋漓尽致地意思。


《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哎,那骂得可真也是~。(郭沫若《屈原》第五幕)

忙得不亦乐乎是什么意思

忙得不亦乐乎的意思是非常忙。不亦乐乎的意思是用来表示极度、非常、淋漓尽致的。出自《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偏正式;作补语。
《论语》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