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向变了! 欧美争相对华示好,英国首相急切盼望派遣高官访
发布时间: 2023-07-11

自成功“脱欧”后,英国迫切需要进一步向美国靠拢,同时维持相对于法德核心欧洲的政策独立。在俄乌冲突中,英国的表现极为积极,一面追随美国对俄谴责与制裁,一面向乌克兰提供俊园,此举既可有效帮助美国放大反俄声浪,又可能反衬法德对俄罗斯的外交失败,强化英国在欧洲乃至全球安全框架中的作用,推动“全球英国”进程。

毫无疑问,在西方“集体反俄”和“自由反击专制”的宏大叙事下,美国自然承担战略威慑的主责和援助乌克兰的大头,乌克兰及东欧国家则会积极流血备战,甘当马前卒。英国无须投入太多资源和鲜血,即可借助软实力与舆论影响力坐收渔翁之利。此外,为了获得美国的进一步支持和帮助,英国还持续加强在印太地区的资源投入,甚至还曾派遣航母前往中国南海展开所谓的“自由航行”活动。

日前,英国广播公司播出一部纪录片,片中透露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打击群2021年7月进入南海时被一艘中国海军潜艇追踪的事件。英国媒体的叙事是吹捧说,英国皇家海军有史以来建造的最大、最强大的舰艇成功“发现并逼退了中国的间谍潜艇”。当时,英国海军叫嚣“伊丽莎白女王”号将穿越台湾海峡,中国海军的“山东”号航母也出现在南海海域,并准备前往台海附近海域展开训练活动。如果英国航母执意要穿越海峡,将会与中国航母遭遇。

不过,正如人们预期的那样,英国航母编队并没有经过中国台湾海峡,而是绕行台湾岛东侧海域,驶向日本横须贺。对此,有西方媒体评论称,英国原计划让其航母进入亚太,甚至是台湾海峡向中国展示英国维护“航行自由”的决心与勇气,并配合美国对华施压,但显然他们的威慑行动失败了。至于英国媒体所谓“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发现并逼退中国的间谍潜艇”,更像是为美方炒作“气球事件”提供佐证,至于是否确有其事英国媒体并不在乎。

展开全文

有专家分析称,通常情况下,只有潜艇逼退航母,少有航母逼退潜艇的。一般来说,跟踪航母的活动都是由核潜艇来完成的,核潜艇的水下航速比较快,才足以跟踪航母编队。如果航母发现了潜艇,基本就进入了潜艇的火力覆盖范围内,和平时期或许问题不大,但若是战时,航母可能早就被击垮了。当然,英国媒体的叙事,一面是为了迎合美国渲染“中国威胁”,一面又要显示英国海军所谓的“全球存在”与强大实力,这背后则暴露出英国对华敌视态度。

不过,现在风向开始发生变化了,美欧等主要大国争相对华示好,并希望加强与中国的交流与合作。日前,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开启欧洲之行,并与法德两国领导人举行会晤,马克龙和朔尔茨分别对华作出反对“集团对抗”,避免世界分裂,坚决不同中国脱钩的承诺。去年朔尔茨访华之时,马克龙就曾表露过访华意愿,当时马克龙还有意与朔尔茨一同访华,但被朔尔茨拒绝。此次王毅主任在同马克龙会面后,双方正式确认马克龙的访华日程安排。

值得一提的是,在王毅主任开启欧洲之行时,欧盟在一场会议上达成共识,同意逐步取消对来自中国旅客实施的新冠病毒检测措施,并希望加强与中国人员往来与贸易交流。美国对华态度的转变也较为明显。此前美国朝野还在大肆炒作“气球事件”,但很快就主动澄清事实,认为中国气球可能就是民用气球,且并未对美国构成任何军事和人员威胁,拜登总统还想同中方尽快进行对话。

在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美国务卿布林肯还主动寻求与中方会面,尽管他拒绝为美方击落中方民用气球道歉,但明显想为中美紧张关系降温,以免更加被动。眼见欧美纷纷争相对华示好,一直配合美国的英国似乎发现情况有点不对,因为王毅主任与欧洲大国,甚至是美国高层要么举行会晤,要么进行接触,唯独冷落英国。为此,英国首相急切盼望派遣高官访华。

据路透社消息称,英国首相苏纳克急切盼望派遣高官访华,以改善愈发恶化的中英关系。知情人士透露,苏纳克派人访华的目的是,向中方澄清英国在涉台问题上的立场,并未发生改变。此外,英国还希望恢复在外交和经贸领域的合作。可以说,几乎没有哪一个国家会否认,与中国的经贸合作是互利共赢的,即便是美国也无法拒绝与中国做生意。说一千道一万,打铁还需自身硬!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