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简介资料大全(王阳明简介
发布时间: 2023-07-11

本文目录

王阳明简介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

扩展资料:

阳明学,又称王学、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是由王守仁发展的儒家学说。

根据王守仁一生中的经历,其受到道家的影响明显多于佛家,但其终究不离儒学本质,王守仁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

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阳明学是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学说之一,后传于日本,对日本及东亚都有较大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阳明

中国明清哲学家王阳明简介

王守仁

(明代思想家、军事家,心学集大成者)
王阳明(明代哲学家)一般指王守仁(明代思想家、军事家,心学集大成者)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军功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
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王守仁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其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

王阳明是哪个朝代的人

是明朝的人。

王阳明是明代心学的集大成者,明悟后布经传道,一生度人无数,是一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领兵率军时,他又能出奇制胜、百战不殆,是一个出色的军事家。

嘉靖六年,王阳明在广西平定土匪归来途中,不幸肺病加重,死于归途。按理,以王阳明平定南赣土匪和宁王之乱的功绩,加上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的官职(正二品),按明朝的给谥规则,即三品以上官员离世后,由礼部商议谥号,再呈报皇帝,由皇帝决定是否给予谥号、授予何种谥号,王阳明会有一个谥号。

然而王阳明的谥号“文成”并不是在其死后,由当时的皇帝嘉靖授予的,而是由隆庆皇帝授予,这主要是因为王阳明创立的心学并未被嘉靖皇帝及其他大臣所接受,他们认为王阳明的学说违背了传统的儒学,是一种蛊惑人心的邪说。

扩展资料

王阳明心学认为,当与别人之间发生矛盾,总是指责对方的不足,而对自己的不是或者说缺点只字不提,甚至百般掩盖;遇上他人取得的成就,不是刮目相看而是侧目斜视等,这样的人都是心灵的窗户上有了灰尘,而这灰尘,有猜疑、嫉恨、偏见,等等。

整个明朝,由皇帝赐予“文正”谥号的(不包括弘治、福王追谥),仅有李东阳、谢迁二人,赐予“文贞”者,则有杨士奇、徐阶、钱象坤三人。接下来就是文成谥号的,有刘基(刘伯温)、王阳明两人。

王阳明的简介

王阳明 (1472-1529),汉族,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被贬贵州时曾居住于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王阳明。是我国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和军事家,是朱熹后的另一位大儒,“心学”流派创始人。
http://baike.baidu.com/view/22488.htm

历史上的王阳明是个怎样的人他都有哪些成就呢

王阳明是明朝著名的政治家,是集陆王心学的大成者。其主要的成就便是将学术思想传播到了东南亚朝鲜半岛以及日本等地。明朝时期诞生了一位伟大的堪称“完人”的著名人物,他就是王阳明。不仅他的思想被后人称为“明阳理学”,而且王阳明在军事方面也有过人的,才能评定了许多的战乱,而且打了很多以少胜多的漂亮仗。

一、王明阳的身世与生平

王阳明原名为王守仁,因曾经居住过阳明洞,所以自己便取名为阳明子。后世也称他为阳明先生。王阳明出生于富贵之家,其父便是当代的历部尚书。而颇具神话传说色彩的说法,也从侧面印证了此人的不凡。而从小身世卓越使他受到了良好的教育,13岁时便显现出了与同龄孩子所不同的认知与见解,20岁时第一次参加乡试就中了举人,后来更是多计频施多措并举,仅用时35天就平定了一场大型的叛乱。而后更是聪明的选择了明哲保身,退出人们的视线。

二、王阳明的主要成就

王阳明提出了读书先立志的理念,表示要读书学习就要先有远大的志向否则便如无根之树站立不稳。而且提出了要能够看清事物的本质及事物,原本的面貌才能获得成功,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从提出朱熹的理念到亲身去格竹悟道,就很好的印证了这一点。

王明阳读书学圣贤的志向,以及学习先立志的理念,无补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后人树立了学习求知的榜样,即使是在提倡素质教育的,现在王阳明的思想仍有可借鉴之处,这也是阳明学能够对日本东南亚等甚至在世界各地都产生深远影响的原因。

王阳明是谁

王守仁(1472-1529),汉族,浙江余姚人。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故又称王阳明。中国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封“先儒”,奉祀孔庙东庑第58位。

王明阳 的资料

王阳明,即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字伯安,别号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书法家兼军事家、教育家。

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等军功而封爵新建伯,隆庆时追赠侯爵。

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