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世孟贲是什么意思?秦朝大力士孟贲如何评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今世孟贲是什么意思

“第一猛”罗士信的外号应是“今世孟贲”而不是“金狮猛奔”。孟贲是战国时期秦武王手下的勇士,《东周列国志》描述:“有齐人孟贲字说,以力闻,水行不避蛟龙,陆行不避虎狼,发怒吐气,声响动天。尝于野外见两牛相斗,孟贲从中以手分之,一牛伏地,一牛犹触不止。贲怒,左右按牛头,以右手拔其角,角出牛死。人畏其勇,莫敢与抗。闻秦王招致天下勇力之士,乃西渡黄河。岸上人待渡者甚从,常日,以次上船。贲最后至,强欲登船先渡。船人怒其不逊,以楫击其头曰:“汝用强如此,岂孟说耶?”贲瞋目两视,发植目裂,举声一喝,波涛顿作。舟中之人,惶惧颠倒,尽扬播入于河。贲振桡顿足,一去数丈,须臾过岸,竟入咸阳,来见武王。”。所谓“今世孟贲”是说罗士信犹如当今世上的孟贲。

秦朝大力士孟贲如何评价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人因力气大而被株连九族的人,孟贲死得冤乎?悲乎?

孟贲和乌获、任鄙都是秦武王手下的大力士,自恃力大无穷,与秦武王比试举鼎,结果还没上场秦武王就体力不支,被鼎砸死,孟贲被连罪而诛灭九族。

徒手拔牛角,陆行不避虎狼,大力士孟贲力大无穷。

有一天,孟贲在野外溜达的时候,看见两头牛打架,孟贲看不过去了,一手一只就给分开了,但是这两头牛还不放弃,叫声不止,孟贲愤怒至极,一使劲,两只牛角都给拔了出来了。

大喝渡江舟,水行不避蛟龙,大力士孟贲令人闻风丧胆。

孟贲想去咸阳,走到江边,不排队就想上船,船上的人用船桨打他,孟贲“瞋目两视,发植目裂,举声一喝”,结果波浪尽起,瞬间把船推到了江中,孟贲也干脆自己游过去了。

秦武王:来个举鼎比赛吧,举不举都诛灭九族的那种。

孟贲和秦武王来到洛阳,看见九龙神鼎,秦武王举致大发,便与孟贲比试举鼎,孟贲没办法啊,那就比吧,结果秦武王力气不支,累得双目出血,力尽鼎落,又砸断了膑骨。最终不治而死,可怜的孟贲就这样因此获罪,被诛杀九族,着实太惨了。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人因力气大而被株连九族的人,孟贲死得冤乎!悲乎!

李元霸和罗士信谁力气大

基本上算是平手吧,非要较真的话,我觉得罗士信应该略胜一筹。

我们知道,在《隋唐演义》这部书里,有个大名鼎鼎的“四猛、四绝、十三杰”,分别是:

四猛

第一猛:今世孟贲罗士信;

第二猛:铁枪大将来护儿;

第三猛:四宝大将尚师徒;

第四猛:八马将军新文礼。

四绝

第一绝:罗松的枪法;

第二绝:程咬金的斧子;

第三绝:侯君集的轻功;

第四绝:尚师徒的呼雷豹。

十三杰

第一杰:西府赵王李元霸;

第二杰:天宝大将宇文成都;

第三杰:银锤太保裴元庆;

第四杰:紫面天王雄阔海;

第五杰:南阳候伍云召;

第六杰:双镗大将伍天锡;

第七杰:神枪少保罗成;

第八杰:靠山王杨林;

第九杰:花刀大帅魏文通;

第十杰:金面韦陀秦用;

第十一杰:铁锤大将梁士泰;

第十二杰:武王杨芳杨义臣;

第十三杰,并列两位:神拳太保秦琼;皂袍大将尉迟恭。

西府赵王李元霸是十三杰之首,今世孟贲罗士信是四猛之首,这二位都是以神力著称,都是隋唐演义里面的顶级好汉。

下面咱们就对这二人做个简单的介绍。

先说李元霸:

李元霸,唐国公李渊的四儿子,隋炀帝杨广御口亲封的赵王千岁。

此人长得瘦小枯干,形同病鬼,上称称一称,最多也就七、八十斤的样子。用单田芳老爷子的话来说,掐吧掐吧不够一碗,按吧按吧不够一盘,摆在席面上,都不够一道菜。

但俗话说得好,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句话有没有道理?太有道理了。

就拿李元霸来说吧,别看这位四公子其貌不扬,却是天生异禀,力大无穷,双膀一晃,据说有四象不过之力。

好家伙,四头大象都没他力气大,这也太恐怖了。

他胯下一匹万里烟云罩,掌中一对擂鼓瓮金锤,横扫天下,盖世无双,那是公认的隋唐第一条好汉。

李元霸出道即是巅峰,自出世以来,几乎就没遇到过对手,除了对战罗士信之外,对别人都是碾压性的胜利。

天宝大将宇文成都厉不厉害?在他面前过不去三个回合。

银锤太保裴元庆勇猛不勇猛?也就勉勉强强能接住他三锤而已。

别人就更不用说了,在他面前,全部都是笑话。

他锤震四平山,把十八国的百万大军打得落花流水,上千员的战将无不胆颤心惊。

他锤震紫金山,逼着十八家反王递上降书顺表,为大唐朝的建立立下不世之功。

难怪有人说,李渊之所以能夺取天下,全靠他的两个儿子。文靠李世民,武靠李元霸。

这么说吧,纵观隋唐时期所有的英雄好汉,也只有李元霸能真正当得起“天下无敌”这四个字!

再说罗士信:

罗士信,河北河间府人氏,自幼父母双亡,被九省绿林道的北路瓢把子王宣王君可收留在身边。

有一种说法是,王君可是罗士信的表哥。

咱们不管王君可是不是罗士信的表哥,总之罗士信是跟着王君可长大的。

这罗士信长得跟李元霸截然相反,那李元霸面黄肌瘦、瘦小枯干,而罗士信则是身高过丈,五大三粗。

两人虽然外表不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天生神力,都有举鼎拔山之能。

罗士信这个人浑浊猛愣,脑子不太好使,说白了就是有点儿缺心眼儿。用单田芳老爷子的话来说,吃饭不知道饥饱,睡觉不知道颠倒。

王君可倒也知人善用,知道罗士信傻,不敢交给他别的工作,但这么大的一个小伙子也不能老是让他闲着啊,闲着没事他不惹祸吗?于是王君可便给他买了一些牛,让他放牛为业。

罗士信放牛有个特点,牛要是听他的话还就罢了,要是有哪只牛敢不听他的话,他一生气就把牛摔死。他天生的神力,摔死一头牛就跟咱们普通人摔死一只老鼠差不多。

别人放牛是越放越多,他放牛则是越放越少,都被他隔三差五地给摔死了。

好在王君可家大业大,对这种事也不在乎,大不了天天吃牛肉呗。

有一次秦琼路过王君可的五柳庄,见到了罗士信。他爱惜罗士信的天真烂漫,便和王君可一商量,将这傻小子带回到山东济南府历城县自己的家中。

罗士信自从跟了秦琼以后,拿秦琼就当自己的亲哥哥一样尊敬。秦琼也十分疼爱这个傻兄弟。

秦琼在济南节度使唐璧帐下做中军官之时,曾受到过监军大人来护儿的欺负。

罗士信知道以后可不干了,他大闹监军府,不仅把来护儿胖揍了一顿,还把他的大铁枪给夺过来占为己有。

罗士信的大铁枪是怎么来的?就是从铁枪大将来护儿手里抢过来的。

聚义瓦岗山之后,罗士信更是屡立战功,每次遇到别人打不了的硬仗,就派罗士信出战,俨然就成了瓦岗军的一张王牌。

要问李元霸和罗士信谁的力气大,我认为这二人在伯仲之间,难分上下。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二人较量过。

在隋唐演义这套书中,有一段精彩的故事叫做“一猛一杰会一绝”。什么意思呢?就是第一猛的罗士信和第一杰的李元霸会斗第一绝的罗松。

下面咱们就简单介绍一下这件事的经过。

话说大运河开通之后,隋炀帝杨广非要带领着文武百官前去扬州城赏琼花。

靠山王杨林无奈,只好起大军二十万,和天宝大将宇文成都一起保驾随行。

哪知途径四平山之时,遇到了十八路反王的截杀。

十八路反王都是谁啊?

他们是:

第一位:大魔国混世魔王,程咬金;

第二位:相州白御王,高谈圣;

第三位:河北凤鸣王,李子通;

第四位:曹州宋义王,孟海公;

第五位:明州王,张称金;

第六位:南阳王,朱灿;

第七位:淮安王,铁木尔;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