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级一等奖手抄报(现在学校老让孩子们办手抄报,因为孩子们不会一般都是家长给设计,这有什么意义
发布时间: 2023-07-06

现在学校老让孩子们办手抄报,因为孩子们不会一般都是家长给设计,这有什么意义

小学生手抄报,家长必备技能?

是的,作为一个合格的家长,你必须会!但是,不是让你完全代劳,而是去教你的孩子。

如果你完全代劳,那这件事将变得毫无意义;如果你参与其中,引导孩子一起完成,那这件事就变得无比有意义。为什么这么说呢?

1. 老师要求家长辅助孩子完成,目的是让家长参与到孩子的学习成长中。在一起完成手抄报的过程中了解孩子、发现孩子;像朋友一样学习探讨,增进彼此感情。

2. 办手抄报既要图又要文,需要版面设计、图文搭配、文字优美,另外还有前期的资料查找,这考验的是一个孩子的综合能力。这个工程对于刚接触手抄报的低年龄段孩子来说确实有难度,所以当然需要家长辅助啦!记住,是辅助,不是完全代劳!有家长可能要说啦,我又不会……你可以学呀,可以上网查找资料呀,孩子生出来就是要好好养育的,手机不仅可以打游戏看视频也可以查资料的!孩子每学期都会有手抄报任务,你这学期辅助他完成几次,下学期逐渐减少你参与的步骤,最后等他熟练你就可以慢慢脱离出来,让他独立完成。这个过程会让他拥有很好的独立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排版能力、书写能力、图文搭配能力等。

3. 如第二条所说,办好一个手抄报是需要花些功夫的,所以,这能很好的锻炼一个孩子的耐力与毅力。

4. 家长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正确看待学校给孩子布置的办手抄报这件事情,不要反感,不要抵触,而是理性看待,将这样一份作业变成你和孩子之间的亲子活动。你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孩子的能力得到提升,你们的感情也会随之升温。让我们和孩子一起完成手抄报,让这件事变得有意义吧!

备注:以上手抄报作者——铃铛子手帐

小学生手抄报,家长代工的都得奖了,学生做的全部落选,你怎么看

小学生评比手抄报,家长代劳的得奖了,学生自己做的却落选了,这种看似不可思议的现象并不鲜见。无论是我本人还是身边的亲戚朋友,家里有小学生的家长大都有过替孩子办手抄报的经历,那么问题来了,手抄报到底是孩子的作业还是家长的作业呢?

答案不言而喻,做手抄报应该是培养孩子创造力和动手能力的一项作业。

客观地讲,让孩子学着做手抄报是有很多益处的(前提是独立自主完成)。做手抄报的过程,可以锻炼孩子的各项能力。

首先,根据手抄报的主题,搜寻相关资料,筛选、确定合适的内容,可以锻炼孩子的阅读理解以及鉴别能力。这些对于成年人来讲或许是信手拈来的,对于孩子们来讲,却需要一个认真思考和学习的过程。从长远来看,这也是在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要知道,高中以后,特别是上了大学,主要靠的就是孩子自主学习了,自主学习的习惯是要陪伴孩子一生的。

其次,认真书写、自主手抄报的内容,也是一个锻炼孩子书写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过程。手抄报上面的文字有大有小,为了美观可能还会用到其它字体,孩子在书写模仿的过程中不仅能更加熟悉文字的结构,还能领略到文字的美感。而为了适应版面,对一段文字进行删减修改,则可以锻炼孩子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对文字表述的理解,进而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这些都是潜移默化的影响,虽然不会立竿见影,但若长期坚持下来,定会由量变到质变的。

再次,在设计手抄报版面、绘制花边、上色涂色等方面,可以锻炼孩子的审美能力和统筹安排能力。手抄报作业一般都是从小学三四年级开始布置的,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一些思维活跃的孩子,还会把丰富的想象力呈现在纸面上,这些都是极其宝贵的。不得不说,通过做手抄报来不断磨合提高自身的各种能力,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讲是有裨益的。要注意的是,每个孩子都有自身独特的审美能力,家长和老师可以适当引导但绝不要粗暴否定。

从上面不难看出,让孩子做手抄报的初衷是好的。老师和家长应该注重孩子独立制作手抄报的过程,而不是最终呈现出来的结果。


类似手抄报评比,家长代劳的获奖,孩子自己做的却落选,显然已经和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了。长此以往,对孩子的教育有弊无利。

家长代劳,有可能限制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而且容易让孩子产生依赖心理,渐渐就把做手抄报当成了任务,根本不会有自主学习的心态。久而久之,还会影响到孩子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态度。

家长代劳的手抄报获奖,孩子自己做的却落选,这样的评选显然是有问题的。难免会让孩子学会弄虚作假,学会爱慕虚荣,往大处讲,甚至会影响到孩子今后的三观是否端正。

当然,家长之所以参与其中,也是情有可原的。因为老师有要求,做的不合格的需要重新做,家长们为了交差,为了不让孩子丢面子,只能勉为其难地代劳了。可见,问题的根本出在评选标准上。

其实,手抄报不应该有具体的评比标准,只要是孩子自己做的,认真做的,用心做的,就都是好的。老师和家长要学着用宽容和鼓励的态度去看待孩子们的手抄报,切勿加入过多的本不属于教育的东西。

手抄报到底锻炼了孩子什么

手抄报,培养的是孩子的学习能力

先抛开老师给孩子留手抄小报作业简直就是给家长找麻烦的成见,仔细想想孩子完成一份小报,要做哪些工作,就不难发现,孩子通过做小报,会锻炼到好几个方面的能力:

第一,信息收集的能力。

孩子完成任何主题的小报,第一步要做的,都是收集所需资料。有的资料,要到网上搜索,有的资料,来自平时孩子读过的书,有的资料,来自日常生活。收集这些信息的过程,会锻炼到孩子的信息收集能力。

孩子要收集到这些信息,需要学会利用网络搜索引擎做信息检索,需要学会调动沉淀在记忆中的信息,需要学会观察生活,表面上看来,他只是做了非常简单的工作,但这种信息收集能力,却是孩子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之后的课程学习、考试、自助学习中,都需要经常用到这种能力。

第二,信息识别、筛选、归纳、整理能力。

孩子收集到的信息可能很多,而且庞杂,需要根据手抄报要求的主题,筛选出有使用价值的信息,之后再进行归纳整理,让这些信息清晰、简明、有条理。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识别信息的价值、可用性、对信息进行归纳整理的能力,都会得到锻炼。这也是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孩子学习每一门课程,都需要能识别、筛选出真正重要的、有价值得信息,并将它们归纳、整理,形成理解和记忆。甚至孩子课上会不会听讲、能不能把握老师讲解的重点,也和这种能力相关。

第三、版面规划能力。

孩子收集整理好的信息,还要进行规划,决定哪些信息放在哪里、哪些是重要的,要突出显示,哪些不太重要,可以放在不醒目的位置,这可以培养孩子的版面规划能力。

一些父母可能觉得,这种能力有什么用呢?孩子又不要去画黑板板和办报纸。但孩子需要完成作、需要考试吧?不具备这种能力,他的在完成作业和考试时,也很可能不分主次,乱成一团,辛辛苦苦写了一大篇,但是最重要的内容在哪里,老师根本就没有办法找到。

第四、孩子的动手绘图能力。

手抄报一般都需要绘制一些插图作为装饰,还需要把内容分栏、设计醒目的标题,这可以锻炼孩子的动手绘图能力。

有的爸爸妈妈会说,我孩子不太喜欢画画,对这部分任务感到特别困难。其实这需要的不是绘画的能力,而是根据信息绘图的能力,孩子在小学阶段,经常需要绘制图表,到了初中高中,平面几何、立体几何、三角函数,都有大量的精确绘图工作,孩子动手能力差、绘图能力差,会大大制约这些内容的学习。

第五、完成一项综合性任务的能力。

除了需要以上这些能力,孩子做小报,还能培养出完成一项综合性任务的能力。

很多爸爸妈妈和孩子,之所以觉得小报作业很难、很麻烦,真是因为,小报作业不像是其他作业那样,简单明确,只要按照题目作答就行,它是一项综合性任务,需要调动各种手段、用到各种能力,而且相对琐碎、耗时。

其实,做小报,正是培养孩子完成一项综合性任务的好机会,孩子完成小报作业的过程,会帮助他学会理解任务、规划工作,然后按部就班地完成,而且孩子的耐心、专注力,在这个过程中也都能得到锻炼。

手抄报,是一种研究性学习

手抄报作业,不但可以帮助孩子培养前面说的那些能力,还是孩子研究性学习的开端。

小学低年级孩子的爸爸妈妈,可能对“研究性学习”感到陌生,但孩子上到小学高年级后,你和孩子,都很快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研究性学习。

比如,我家小儿五年级时,学校有一个开放性学习任务,是参观古建筑,然后完成一个关于古建和传统文化的报告。这和一般性的参观游览不同,孩子需要自己选择一个古建筑,观察他的建筑形式、风格、功能、各处的细节,然后查抄资料,完成图文并茂并且有自己观点的研究报告。

再比如,我家大儿初一、初二时时,专门有一门课,叫研究性学习,其中某个学期,研究课题是“古建筑中的龙”,孩子们需要自己报研究计划、自己组织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