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家金堂(嫡幼子)(古代原配过世再续弦,生的儿子是嫡出还是庶出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古代原配过世再续弦,生的儿子是嫡出还是庶出

第一,要纠正题主一个错误,古代的正妻叫做“元配”,而不是“原配”。

元,是“头、首、始、大”的意思。原,是“最初的;开始的”。看起来好像一个意思,其实大有不同。

原配虽然可能是古代某男第一个女人,但不一定是正妻。只有元配才是正妻之意。

《红楼梦》里与贾宝玉初试云雨情的是袭人,后来被贾宝玉收房,做了他第一个女人,可以称得上原配。但袭人不是妻,更不是妾,她的地位连妾都不如,叫做“通房丫头”,白天做保姆,晚上陪睡。

而“元配”的身份就不一样了,像贾二爷这样的身份,只有薛宝钗才称得上是门当户对的元配,虽然他俩可能连夫妻生活都木有过,贾二爷就出家当和尚了。

第二,关于古代妻子“断弦”与“续弦”的来历。

古代称呼夫妻关系,不像现代人这样直白粗俗,什么老公老婆我爱你,而是非常委婉,常常比喻为“琴瑟”,源于春秋时代著名音乐家俞伯牙的故事,说当年老俞经常用琴和他妻子的瑟一起合奏表演,后来妻子生病了,老俞就独奏给妻子听,有一次正弹着,弦断了,再看妻子,已经咽了气。所以“断弦”就比喻为丧妻。

再说“续弦”的来历,还是俞伯牙的故事,说老俞丧妻后,无心弹琴,一直让弦断着。直到后来某天,有人找老俞去相亲,结果老俞看到那个姑娘眉清目秀,竟一见钟情。那个姑娘毕竟还没嫁过人,当然要和俞伯牙这个二婚男谈条件,说你弹一首曲子我听,满意了就嫁,色迷了心的老俞于是一路马拉松跑回家,将断了弦的琴拿出来,换了新弦,扛着它又一路马拉松跑姑娘家去,到底是音乐家的手法不凡,一曲就征服了姑娘的心,于是就将丧妻再娶称为“续弦”。

第三,关于“元配”、“继室”、“续弦”、“填房”的区别。

古代人的婚姻制度,实在太重要了,别的不说,关于妻子的各种称谓就很多,大房称元配,二房称良配,三房称淑配,四房称德配。当然,现代人的婚姻也重要,但无论如何都赶不上古代婚姻礼仪繁琐,因为与本题无关,不提。

古代人关于“元配”、“继室”“续弦”、“填房”,这几个称谓还是有所区别。

首先,“继室”“续弦”都是针对正妻、也就是元配而言的,如果妾去世了,没有续弦的说法。哪怕再去娶妾也行,但不能以续弦为借口。

其次,“继室”“续弦”可以是新娶,也可以将妾扶正。但称作“填房”的,基本都是年轻寡妇或者大龄女青年,不一定门当户对。

再次,元配的地位很重要,总会排在继室前面,哪怕男主人挂了,元配也会葬在男主人的左边,继室只能葬在男主人右边,古代左边为大。

第四,补充一点,古代将妾扶正做继室的可能性很小,因为她的身份是妾,就意味着她和男主人门不当户不对,古代人很讲究门当户对,等级森严,你一个平民家的女子,人家男的是一科级干部,那么,你可能就是妾的命,再怎么也轮不到你来当正妻。

第三,关于嫡、庶的问题。

嫡子一般适用于正妻,也就是元配之子。其他妻子的孩子都是庶出。

但是有一种可能,正妻无子,哪怕她没死,还活着,妾的最大孩子也可以称为嫡子,也可称为嫡长子。

古人关于嫡、庶的重点,主要是继承权的问题。古代的继承顺序主要有两大原则:立嫡不立庶、立长不立幼。也就是说,只有嫡长子才能够继承家业,其他的儿子只能跟着嫡长子混。

排位顺序如下图:

如果嫡长子挂了。

第2继承人是嫡长孙。

第3继承人是嫡幼子。

第4继承人是庶长子。

第5继承人是庶幼子。

从这张图可以看出,成为嫡长子,有多么多么重要?难怪古代皇室中会发生各种暗杀事件,都是想干掉排在自己继承顺序之前的人,让自己排第一。麻烦就麻烦在古代皇帝生的娃太多了,如果某娃排在10名之外,他继承皇室的可能性将微乎其微,因为他要干掉的人不仅包括他兄弟,还要包括兄弟的娃,有的兄弟还不止一二个娃,这个暗杀名单将会很长很长,想想头都大了,只好埋头腐败。

毕大费/文

古代为何会出现“嫡”“庶”之分“嫡”“庶”之分有多严重

嫡庶是因为婚姻制度造成的。同一个男人的女人既然有妻妾婢伎之分,自然要以规则来区分尊卑贵贱。

?妻的地位

嫡者,妻也。妻者,齐也。

所以,妻是与丈夫地位平齐的管理人。

又所谓,家有百口,主事一人。

所以,正妻只能有一位。

因同时可能存在妾、婢、姬、伎,这些女人绝大多数是奴隶身份,自归正妻管理。

依据礼制,原配地位最高,继妻次之。扶正妻最后。也因此,原配年龄最大的儿子,就是嫡长子,是家族宗祧继承人。

因为继妻也是三媒六证的正妻,拥有完全的管家权,所以继妻的儿子也是嫡子。显然,继妻儿子不可能比原配儿子年龄大,所以,继妻儿子的继承权居后。

同样,在正妻儿子存在的情况下,礼法禁止扶妾为妻,男子要么继娶,要么鳏夫。因为妾的儿子可能比妻的儿子年龄大,会对妻的儿子生存与法定地位产生威胁。所以,扶正妻的儿子继承权为最后。

?妾的地位

庶,则是所有非妻女子所出。

特殊情况下的奸生子(私生子),大多数时候没有继承权。除非本家绝户,得到验证身份之后被允许继承。

所有非妻的女子,一般都是奴隶身份。所以正常情况下很难享受到权益。

1、妾

正式的妾,需在官媒婆处登记户籍,所以法律意义上的妾是家庭成员,有微博的待遇,独立的房间与丫鬟。

因为国家政权历来控制女子成为妾,所以历代都有法律规定,比如:明代亲王额妾十人,年老无子才能再奏选一次。

卿大夫一妻二妾。官员可以有两妾。

士一妻一妾。具备士的身份,可有一妾。比如秀才可纳妾一人。

匹夫匹妇。庶民不能纳妾。元代,国家政权才允许庶民在年满四十无子条件下纳妾一人。

对非法纳妾,不符合条件纳妾,超纳妾,法律规定大体都一样。笞纳妾者及妾的法定监护人各四十,遣妾归宗,没收彩礼,罚款若干。

2、类妾

正因为富豪不愿意被法律约束,所以玩文字游戏搞出婢姬伎来规避条文。而历代法律基本给予默认,因为这些女子年龄大了会被遣出嫁给家生奴隶,只是延迟而非退出婚姻市场。

婢,就是通房丫头。

姬,就是外购侍妾。

伎,就是家庭女乐。

这些女子,实际从事妾的工作,但完全没有任何保障,甚至妾的微博待遇都没有。

?嫡庶的差异

1、男子:

秦汉之前,庶子犹如奴隶,甚至被驱逐出去独自努力,也因此当时余子多成为游侠。更不要说什么分得家产了。

汉代之后逐步建立诸子平权观念。也就是说不分嫡庶,儿子享有理论上的财产同权。明清时期明确私生子享有半权。

但这也是有法律后门的,父亲的财产要剔除族产、与官爵和职务(世袭职务,比如唐代百骑司,明代锦衣卫,清代八旗职务)相关联的府邸、爵田、御赐物等之后的公共财产才是诸子平分,而嫡母嫁妆也是嫡子女独享的。

同样,嫡母在管家过程中转移、隐匿或直接购买祭田都能将应分配公共财产分薄,从而达到少给庶子分配财产的目的。

此外,嫡母还可以用提前分家以奉养生母的理由逼迫庶子放弃财产继承权。

同时,庶子在生活待遇、受教育条件、过后家族资源支持、母族条件,等诸多方面都远不能比得上嫡子,非特殊情况,大多数庶子只能成为家族旁支,就此沉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