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英雄故事ppt(关于革命英雄的故事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3-07-19

本文目录

关于革命英雄的故事有哪些

1、董存瑞炸碉堡

1948年5月25日,进攻隆化县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的6连负责拔除敌人核心阵地——隆化中学。

临出发前,身为爆破组组长、在比武中夺得“爆破元帅”的董存瑞,代表大家表决心:“我就是死后化成泥土,也要填到隆化中学的外壕里去,让大家踩着我们把隆化拿下来”。

他带领战友接连炸毁了敌人3个炮楼5个地堡。打开隆化中学东北角的外围工事之后,敌人隐藏在围墙外干河道上桥形暗堡的机枪突然开火,部队遭受严重伤亡,突击受阻,而派去爆破的战友又一个个在中途倒下。

面对敌碉堡的凶猛火力,董存瑞再次请战,在战友的掩护下冲到桥底。此时,他的左腿被敌人的机枪打断,暗堡的底部离干涸的河床还有段高度,河道两侧护堤陡滑,他两次安放的炸药因没有木托都滑了下来。

此时,冲锋号已经吹响,拖延一分钟就会有更多的战友牺牲。董存瑞毅然用身体做支架,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了导火索。

随着天崩地裂的一声巨响,敌人的桥形暗堡被炸毁,红旗插进了隆化中学。董存瑞用自己年轻的生命为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道路,牺牲时年仅19岁。

2、王二小把敌人引入埋伏圈

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

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

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护转移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气急败坏之下,将王二小用刺刀刺死了。

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这样被日本侵略者残忍地杀害了,牺牲在涞源县狼牙口村,年仅13岁。

正在这时,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1989年1月,抗日小英雄“王二小“在牺牲46年后终被追认为烈士。

3、周银海宁死不起

1947年1月18日清晨,国民党整编第四师对侯河地区进行“扫荡”。周银海发现敌情后,立即通知正在准提庵小学开会的乡干部,要他们迅速转移。

为了掩护这些乡干部撤退,周银海挺身而出,将敌人引开,自己却英勇被捕。

敌人将周银海押进团部,逼他供出谁是共产党干部和干部家属,周银海坚定地说:“我不知道!”。

敌营长命令士兵把周银海按倒跪在地上,一边压杠子,一边要周银海说出谁是共产党,直至把周银海压昏过去。敌人又舀来一盆冷水泼向周银海。

周银海透了口气,一字一句地说:“你们这些狗东西,就是打死我,我还是不知道!”敌人又搬出老虎凳,把周银海绑在凳上,脚后跟下塞进一块块大砖,上到四块,他又一次晕厥过去。

从上午直到深夜,敌人还在对这个钢铁般的少年不断用刑。在敌人的酷刑下,周银海一次次昏迷过去,但是始终没有屈服。

第二天,敌人将全村乡亲集合在晒场上,把周银海带到人群面前,要他当场指认谁是共产党干部和干部家属。

周银海环视四周,大声喊:“乡亲们,解放军一定会打败反动派!”敌人见无计可施,就放出狼犬,将周银海身上的肉一块一块地咬下来。

周银海始终没有屈服,敌人一无所获,就将周银海拖到晒场枪杀。刚满14周岁的周银海壮烈牺牲!

4、孟起安从容就义

1947年2月,孟起安在邱西乡西后港,不幸被捕。关押期间,敌人软硬兼施,通过其亲友诱他自首,他宁死不屈,坚持狱中斗争。

2月21日,在姜堰东场上,他被绑在电线杆上,敌人用铁丝穿过他的手心,鼻子和耳朵,敌人又把他押到南天寺广场(现姜堰中学内)。

一个地主举起菜刀,砍下他的耳朵,其它几个家伙一起扑过去用刀乱戳,他昂首高呼:“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倒在血泊中。

5、狼牙山五壮士

1941年秋晋察冀根据地狼牙山区遭到日寇的大规模扫荡,负责为转移的群众断后的七连六班的五位战士面对来势汹汹的敌寇沉着应战,在完成掩护任务准备转移时却选择了一条通往棋盘陀的绝路。

在顶峰战斗到弹尽粮绝之时,他们毅然决然地从峰顶跳下悬崖的动人故事,生动地表现了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志士奋勇杀敌、壮烈豪迈、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体现了中国人民永不屈服的英雄气概。

红色英雄故事

红色英雄故事(6篇)

红色英雄故事1

  一户青瓦白墙的老宅,院里的柳树下倚坐着一大一小两个身影,蜜色的茶桌边小男孩托着腮,全神贯注地听奶奶讲述着一个尘封已久的关于太爷爷的英勇故事……

  太爷爷出生在松江郊区,年轻时是个意气风发,身强体壮的精神小伙。他以捕鱼为生,是村里出了名的游泳健将,人送外号“水耗子”。太爷爷虽然没读过书,却有颗赤诚的爱国心,他一心想当兵,想穿上帅气的绿军装。刚和太奶奶结婚那年,抗日战争还没胜利,村口的38号洋桥被日军的炮弹轰断了,太爷爷为了帮助解放军渡河,就偷偷用自己捕鱼的小船载他们过河。担心太奶奶被日本人迫害,太爷爷就把太奶奶的脸用碳灰抹的黢黑,遮个破棉被躲在船舱里。每日捕鱼,只要捕到甲鱼或者螃蟹,他都不舍得换钱,背个篓子送去大队里给解放军。自己烟瘾犯了没钱买,他就让年幼的奶奶去集市里捡烟蒂子回来“解馋”。抗战结束了,可往后平凡的日子里太爷爷也怀着英雄的豪情生活着。

  1981年的这个腊月,寒风刺骨,河岸上结着厚厚的冰层。由于当时的医疗物资紧缺,每一项医用品都弥足珍贵。可就是屋漏偏逢连夜雨,一辆往市区医院运送氧气瓶的拖拉机在过桥时因为颠簸,一个氧气罐穿透冰面沉入了湖底。运送的人员接连下水打捞都因为水性不佳而失败了。镇领导接到求援消息,即刻在周边的村里物色水性好的村民赶去支援。于是,太爷爷首当其冲被选中了。他们许诺,如果太爷爷能顺利捞起氧气瓶就推荐他入党。一心向党的太爷爷满心欢喜,连其他条件都没听完就满口答应了。当时和他一起去的还有村里的另一个村民,太爷爷负责入水捆绳子,岸上的负责拉。原先氧气罐砸穿的冰面早就又结冻了,太爷爷用锤子凿开冰面,脱了上衣光着膀子,腰上栓了两根绳子就一头扎进了河里。我很难想象,冰冻的河水我连沾一下手都透骨的凉,太爷爷是怎么有勇气跳下去的。奶奶说,太爷爷摸到氧气瓶的时候已经浑身僵了,他大概是用的最后丁点的意志力才把绳子拴在了氧气瓶上,随后便失去了意识。氧气瓶被顺利打捞出来了,可太爷爷捞起的时候已经全身硬化,当时的医疗条件太差,他们只是用厚厚的棉被包裹着太爷爷等他回温,等他恢复。可是……他却再没有恢复……苏醒后的太爷爷意识不清,他不记得太奶奶是谁,也不记得自己的孩子们,僵死的身体让他在床上瘫痪了一年多,他只是豪横的觉着自己是一名党员,是一个英雄。而他不知道的是,太奶奶为了照顾太爷爷的病情,在党员名额和抚恤金里选择了后者。没有了生活来源的太奶奶哪里还能顾及到太爷爷的英雄梦。在终日卧床,神志不清的第二年,太爷爷还是走了,那一年他才54岁。

  奶奶讲着讲着眼里泛起了泪光,那是深深的思念。而我却被太爷爷的传奇故事所震撼,更为他感到骄傲。我也明白奶奶为什么退休了还坚持做社区志愿者,烈日寒冬也四处奔走为民服务。因为这是一种坚毅的传承,是从小耳濡目染的家国情怀感染着她。

  五星红旗随风飘扬,祖国的强大和盛兴不仅是伟大的英雄筑起,也是有无数太爷爷和奶奶这般的平凡者用爱和奉献拥托着。而我在这个没有硝烟却充满竞争的时代,也会秉承太爷爷的刚毅,努力学习,做一个有使命的旗手,将这鲜红的旗帜高高挥扬。

红色英雄故事2

  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个小村庄叫芦花村,12岁的雨来就住在这个村子。雨来喜欢游泳,他的`游泳本领可高了。后来雨来上了夜校,在夜校里他学会了“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鬼子又开始扫荡,一天雨来趴炕上念识字课本,忽然听到街上咕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