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职锻炼和借调哪个好(乡镇老师借调到县委之后,回去好还是呆着学习好呢
发布时间: 2023-07-08

本文目录

乡镇老师借调到县委之后,回去好还是呆着学习好呢

看到此题,满满的都是心酸泪。

20年前,自己中师毕业分配到全县最偏远的山区村级小学,一干数年,后来调到乡镇中心小学,再到县教育局。咱也没任何背景和关系,都是一步一个脚印用汗水干出来的。后来,因为文字材料写得还可以的缘故,又调到县政府办公室。现在呢,如果再回到从前,一切可以重来,我愿意终身奉献教育!

教育是一座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其实任何职业、任何工作都差不多。不深入不知道其中真味。真正到了县委办、政府办这种行政机关,真实感受只有一个字——忙。一年365天基本无休,各种文稿材料任务纷至沓来,各种联络协调任务接踵而至,5+2、白加黑是工作常态,通宵熬夜连轴转是家常便饭。

经过才知道后悔,不由得怀念以前在学校的日子。感觉这些行政单位与学校的区别还是蛮大的。一是没有寒暑假。学校每年有80天左右么假期可以一周支配,和行政机关全年无休,不知公休假为何物的状况相比较,来说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二是工资待遇降低。我是事业编制,转行后原来的专业技术岗位变成了管理岗位,没被提拔之前,拿的是最低级别九级职员的工资。而如果在学校,至少是中级职称了。加之虽然在行政单位工作但却不是公务员,没有车补等,收入比原来每月减少不至一千。三是照顾不了家庭。因为忙的缘故,每天都着急忙慌的,思想紧绷,至于孩子,根本顾不上,只能交给老人,想起来满满的愧疚。四是人际关系复杂。需要大量精力去处理,对于自己在学校这个象牙塔呆久了的人说,该真是一种压力和负担。

当然,有人觉得可能在县委办政府办这样的行政机关可能“前途”好一些,以后有希望。但实际上个人情况不同,上升还需要自己努力,还要考虑年龄、资历、背景等因素。就自己经历而言,感觉如果没有从政的强烈兴趣、迫切希望或者出众的能力背景,还是不要轻易转行。踏踏实实干好自己钟爱的事业才是最好的。

以上就是自己的心酸经历和真实感受,希望对作者有所参考。

转行需谨慎,兴趣很重要。

事前须深虑,没有后悔药。

大家怎么看?

领导一般会把什么样的员工借调出去

据观察,领导一般是把中等表现的员工借调出工,如果领导偏爱某个员工,而且这个借调机会又很难得,那这种员工是老板 的首选!

一般情况下,上级单位用人才是借调,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点名要人,二是单位推荐。

关于点名要人,如果没有过硬的理由,领导一般会放的,工作能力特别强的员工,领导肯定舍不得,表现特别差的员工,领导会像送神一样,求之不得!

关于单位推荐,表现特别好的员工,领导肯定不会推荐,他走了谁来干工作;表现行别差的员工,领导一般也不会推荐,如果上级不满意,对单位影响不好,而且,对于推荐人选,上级肯定是有所耳闻的。

所以说,单位推荐的员工,一般都是表现中等的员工,既不是单位的主力,去上面又不会丢人现眼,相当于是应付工作了。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上级借调员工是为下步纳编做准备,这时领导推荐人选会很慎重,推荐的标准不是能不能干的问题,而是与自己关系好的人,自己的心腹去上面了,也能给自己助力,何乐而不为呢!

但对于员工来说,借调有多种,有纯粹干活的,有可能纳编的,无论哪一种,如果还想有所发展,都要好好表现,这次不行还有下次,积攒点人脉也好!

挂职和借调有什么区别,挂职期满后能否留在挂职单位

挂职和借调有什么区别,挂职期满后能否留在挂职单位?挂职实际上我国培养锻炼干部的一种方式,借调一般是帮助借调单位完成一些突击性的中心工作,或是干部调动的过程中的一种程序。下面和大家分享我的个人观点:

第一,什么是挂职?

目前实行干部挂职锻炼,是我国培养和锻炼干部最常规的一种方式,根据中组部组通字(1994)26号文件的规定,选派干部挂职锻炼,要继续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决定的精神,按照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选派优秀的中青年干部到适合的地区、单位挂职。通过挂职锻炼,使干部进一步开阔视野,解放思想,磨炼意志,转变作风,积累经验,增长才干,提高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的组织领导能力,以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我国干部挂职锻炼分为下派上挂两种方式。下派就是从上级机关选派优秀干部,或是有培养发展前途的干部到基层单位挂职锻炼,上挂,就是从下级选派到上级机关挂职锻炼,主要目的还是开阔基层干部的视野,提升基层干部的管理能力和政治业务水平。选派挂职锻炼干部,也是干部年度培训计划或是长期培训内容的一个部分,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选派德才素质较好、有培养前途和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干部挂职锻炼。挂职锻炼的干部,必须要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思想作风端正,有一定的组织领导能力、具备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身体健康。对于不同级别的干部下派或是上挂,要根据本人的职务和年龄要求进行选派,一般厅局级干部的年龄一般在50岁以下,县处级干部的年龄一般在45岁以下。

第二,什么是借调?

借调分为上级向下级借调,平级之间的借调,也有下级向上级借调的情况,但是下级向上级借调的情况比较少,在平时的借调中,主要还是上级向下级借调的情况比较多。大家要注意的是借调和借用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一般借调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临时借用,对于临时借用的一般不超过三个月,借用期间,其工资关系和人事关系在原单位,但工作内容的考核由借用单位负责考核,借用结束以后,借用单位要对借用人员的表现情况进行实事求职的鉴定,同时将鉴定意见告诉借出单位组织和人事部门;二是借调一般是属于正式调动之前的中过渡办法。如果上级单位需要某一个干部,或是岗位空缺可以通过借调的方式来解决,借调时间一般为半年到一年,借调期满如果借调单位认为该通知符合本单位用人要求的,可以正式发出调动函,履行正式调动程序;三是如果借调单位通过一年的借调期考察,认为借调人与本单位用人标准还有差距的,可以终止借调,借调人回原单位工作,借调期间的工资、人事关系由原单位管理,借调期满也需要正式出具现实表现的鉴定材料。

第三,挂职期满是否能留在挂职单位?

如果说借调人员还有可能调入借调单位的话,那么对于挂职的人员是否可以留在挂职单位呢?按照中组部的规定,原则上挂职是属于一种常规性干部培训方式,所以挂职期满一般都要回到原单位,但在实际才操作中,也有挂职期满以后,如果挂职者本人有意愿,挂职单位也需要的在履行必要的干部调动程序以后,留在挂职单位工作。当然这个需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挂职者本人有意愿,这个主要是指下派挂职的情况,一般上挂的锻炼的这种机会极少;二是挂职单位有需要。比如很多中央部委的干部都基层挂职期满以后,如果由基层单位党组织提出申请,挂职者本人愿意,还是可以留在挂职单位工作的;三是必须经过必要的组织程序。比如要经过当地党委组织部门出面衔接,取得上级组织部门的同意,留在挂职单位继续工作,对工作更加有利,也有利于干部成长和培养的,可以办理挂职干部的正式调动手续。

综上所述,挂职是培养锻炼的干部的一种方式,借调是干部调动的前考察干部的一种方式,如果属于临时借调的,则主要为了完成一些突击性的中心任务而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