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质疑护士“诈瘫” 南京医生回应-飞外
发布时间: 2023-07-06

26日晚间,南京市委宣传部官方微博公布了该市口腔医院护士陈星羽被打一案最新进展:陈星羽的伤情司法鉴定属轻微伤范畴,解除对肇事者袁亚平的刑事强制措施。对于该事件的舆论关注似乎可以就此告一段落。但事件还存在许多疑问,诸如短发女子指使陈星羽装病?从脑震荡,到 心因性瘫痪 ,医院为何多次修改诊断?视频被剪辑还是护士 诈瘫 ?法医鉴定为何迟迟不出?刑拘打人者理由是否充分?

南京小护士被打现场,南京市口腔医院二门诊微博截图

短发女子动作是否可疑

那个小姑娘年纪比陈星羽还小,还是个实习生,是医院轮转的同学,她怎么可能指使陈星羽装病?

根据警方公布的监控视频,2月25日凌晨41分46秒,在患者家属和朱医生推搡过程中,画面中进来了一名短发的白衣女子。她左手臂指向陈星羽和谭护士站着的护士台方向,手腕朝下压,随后陈星羽挂电话蹲下,女子转身做系纽扣状。

网友纷纷质疑,白衣女子这个动作存在指使陈星羽 装病 的嫌疑。 为何之后陈星羽蹲下呈现痛苦状态,那名女子离她那么近却无动于衷,仍能够淡定观战?

4月23日,记者来到南京口腔医院11楼口腔颌面外科一病区,陈星羽还没回到工作岗位。记者向两名值班护士询问其近况时,她们均表示: 我们已经有一段时间没和她联系了,她的情况我们不清楚。

康复出院还需要一个复健的过程,不会那么快上班。 值班卢医师称,两个星期前去看望她时走路还不稳。

对于网友质疑视频中的可疑短发穿白衣女子,卢医师果断称: 瞎说!那个小姑娘年纪比陈星羽还小,还是个实习生,是医院轮转的同学,她怎么可能指使陈星羽装病,她现在已经不在这了。

医院为何多次修改诊断

医疗诊断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过程,不断修正诊断是一种正常现象。

打人事件发生后,关于陈星羽在南京鼓楼住院的电子病历翻拍图片开始流传于网络。网上首先曝光的是2月26日的入院诊断记录,翻拍图片显示诊断记录有5项:1.脊髓震荡伴截瘫;2.心包积液;3.双侧胸腔积液;4.脑震荡;5.全身多发性软组织伤。

接着出现了2月27日签名医生为王斌的修正诊断记录,显示有4项:1.脊髓震荡伴截瘫;2.心包积液;3.双侧胸腔积液;4.胸背部多处软组织损伤。

网友质疑,入院诊断的 脑震荡 是如何得出,仅隔一日又为何删除此项?同时, 全身多发性软组织伤 为何只转移到 胸背部 , 是医生诊断有误,还是另有隐情?

网上一份2月27日18点30分的查房记录似乎更加印证了网友质疑,翻拍的记录显示, 从视频所提供的受伤机制与患者目前的临床表现可能存在一定出入。遂经组织科室内讨论,一致认为尽早争取患者同意行下肢神经电生理检查 。

针对短时间内医院多次修改诊断的行为,记者从多名医护人员处了解到,正常一个病人的医疗诊断病历可分为初步诊断、入院诊断、修正诊断、出院诊断。根据病人描述病情和医生专业知识,在没有做出任何检查前,可以做出第一印象判断,即初步诊断;如果是具有一定资历的医生,可以直接写入院诊断, 但这些诊断都不是最终确认的,它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过程,不断修正诊断是一种正常现象 。

随着对伤情更详细的检查和进行各项辅助治疗,医生发现和之前的诊断有出入,可以重新写一个修正诊断。在整个治疗过程当中,它可以不断改变。 朱姓医生介绍, 出院诊断是经过一段时间住院治疗,出院前获得的最终诊断,这最具权威性。

视频被剪辑还是护士 诈瘫

那么多专家的诊断都不相信还能相信谁?哪个专家有那么大胆子敢伪造病历?

自从南京警方2月27日公布当天不到2分钟的监控视频后,质疑陈星羽 诈瘫 的声音就开始不绝于耳。之后南京市卫生局先后3次发布陈星羽病情恢复进展,让部分网友更坚信了他们的推断: 短短两个月,一名双下肢瘫痪的病人就能恢复行走,护士伤情是否有所隐瞒?

记者调查中,一些受访者从医学专业知识解释,不是定义为瘫痪的疾病就没有行走的可能。

从医10余年的南京某医院陈医生非常反感网友说陈星羽是 诈瘫 ,他认为这是对 瘫痪 一词的误解,不是所有疾病被诊断为 瘫痪 就无恢复的可能。陈医生称,很多急性瘫痪是可逆的,譬如脊髓震荡,康复的可能性非常大,即便是急性脑梗塞或者脑出血遗留下来的瘫痪,都有可能恢复。

对于网上的 诈瘫 质疑,南京口腔医院办公室一名不愿具名的工作人员不想多做任何解释。他表示,陈星羽收治入院后,卫生部门组织多次会诊,集中了神经内外科、脊柱外科、心理科、中医科、康复科等十几位相关医学专家。 有些猜疑我们不想去解释太多,那么多专家的诊断都不相信还能相信谁?哪个专家有那么大胆子敢伪造病历?

4月26日晚,南京市卫生局对外表示,除了相关医学专家会诊外,卫生部门还邀请了南京脑科医院心理科专家和南京市公安局及玄武区公安分局3名法医参加。与会专家在详细询问患者病情变化、共同查体,结合影像学复查及神经电生理及免疫学检查结果,综合心理学、中医学科意见,给陈星羽下了明确、客观的诊断:外伤损害是造成陈星羽一过性脊髓损伤的直接因素,患者存在的双下肢瘫痪,是由于脊髓一过性损伤(脊髓震荡)合并严重应激反应(急性应激障碍)导致。

南京市卫生局新闻发言人称,医院组织了学科专家,采用了康复、针灸、中西药物治疗,并加强护理及心理干预。治疗过程是比较痛苦的,但陈星羽与医务人员配合较好,所以取得了现在的预后效果。纵观陈星羽的康复过程,是符合该种瘫痪恢复的医学规律的。 目前,陈星羽虽然已经能站立行走,但腿部力量还不强,因此,还需要按照医嘱进行一些康复锻炼。

上周,记者见到了事发当晚和陈星羽一起值晚班的谭护士,据其称,2月25日凌晨现场和警方公布的视频 基本一致 。

当晚和董安庆夫妇起冲突的朱医生不愿再回忆当晚的事,他表示, 很多揣测是没有根据的。我们只关注每天来看病的患者 , 真相就是因为一个床位纠纷 。朱医生称,陈星羽是真受伤还是假受伤,有没有骂人,只能问她本人, 不过我相信她没骂人。作为事件本身,整个打人过程就陈星羽一个人在现场,其他人都是后面才出来的。

3月5日,南京市公安局曾发表声明,案件调查工作各个环节均严格依法开展,调取和公布的视频资料完整、真实。

主治医师承认脑震荡诊断有误

病历一度成为支持陈护士瘫痪之说的最有力证据。

南方周末记者发现,从警方召开新闻通气会的2月27日开始,陈护士若干电子病历的翻拍照片出现在网络上。包括:2月26日的的 入院诊断 、 病程记录 、 全院会诊记录 和 首次护理记录 ,2月27日及2月28日的 邱勇主任医师查房记录 ,以及2月27日的 修正诊断 。

目前为止,鼓楼医院未否认这些病历的真实性。《解放日报》记者引用鼓楼医院知情人士的说法,则从侧面印证病历属实: 把病历拍下、流传出去是不符合规范的做法 。

这些病历是否真实反映陈护士的病情,存在疑问。

由医学专业网站 丁香园 的官方微博贴出的鼓楼医院对陈护士的 入院诊断 中,共有五项:1.脊髓震荡伴截瘫;2.心包积液;3.双侧胸腔积液;4.脑震荡;5.全身多发性软组织伤。

据中国广播网报道,上述诊断是2月26日鼓楼医院召集多名医生对陈护士进行会诊得出的。

2月26日的 全院会诊记录 上载明, 脑震荡 诊断由 神经外科梁主任 提出,其依据是 患者有短暂意识障碍 。

所谓 短暂意识障碍 ,按陈护士的主治医生、鼓楼医院骨科主任王斌的说法,指的是陈护士曾说自己 昏迷了 。2月26日的 病程记录 也写道:患者于25日凌晨被他人用伞殴打,当即出现短暂昏迷,后患者自行苏醒。

她说她昏迷了,就要想到脑震荡。 王斌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而警方公布的监控录像中,看不出陈护士有昏迷的迹象。在被打之后,她能正常走动,能与袁争论,还能拨打电话,通话近20秒钟。

对于陈护士的 脑震荡 诊断,王雪梅认为 不可思议 。她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在法医做司法鉴定时,医院提供的病历是重要依据,以前仅凭 脑震荡 一项,就可鉴定为轻伤,当事人要负刑事责任。

南方周末记者查询《脑科诊疗学》、《司法鉴定概论》等多本临床医学及法医学教材得知,除了意识障碍之外,头晕、恶心也是脑震荡的临床表现。但2月26日的 病程记录 中明确提到, 苏醒 之后的陈护士无恶心呕吐,无头昏头晕。此外,发现、诊断脑震荡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是头面部外伤。

南方周末记者注意到,在2月27日由王斌签名的 修正诊断 中,陈护士的 脑震荡 诊断已经不再有。

王斌承认,脑震荡诊断有误。 后来发现陈护士没有脑外伤,说明昏迷不是脑震荡引起的,是急性应激反应引起的。 (记者注:急性应激反应引发昏迷系王斌观点,是否确切存疑)

至于 全身软组织伤 ,按王斌的说法,也是来自病人主诉。 来了一大堆人,这边也说伤了,那边也说伤了,你怎么办?人家说的话你不可能不相信。 王斌说。

在2月27日的 修正诊断 中,陈护士原来的 全身多发性软组织伤 改为 胸背部多处软组织伤 。

而按照王斌的说法,陈护士是 局部软组织伤 。 后来她状态比较好,问她怎么受伤的,她告诉大家打在哪个地方,哪个地方受伤,我们就明确了。

王雪梅提出疑问:诊断 软组织伤 一定有生活反应作为支持,比如表皮擦伤、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