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记泰兴市公安局鼓楼派出所民警周建
发布时间: 2023-07-11

他,1981年参军,先后荣获三等功5次,嘉奖10多次。1999年8月份他从部队带着一身荣光转业至泰兴市公安局鼓楼派出所,现担任国庆二村社区民警。在平凡的岗位上,他用心血和汗水诠释着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的态度,用最美的青春和满腔的热情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精彩的人生答卷,多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综合治理先进个人、优秀转业干部、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他,泰兴市公安局鼓楼派出所民警周建国同志。

十九年军旅生涯,十多次立功嘉奖

1981年中学毕业以后,作为有为青年,年仅18岁的周建国带着对军旅生活的向往之情,走进了火热的军营大熔炉,成为济南军区某部战士。

新兵连期间,周建国就把“当一个优秀的士兵”当作自己人生追求的目标,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勤学内勤事务、练习军容军姿、苦练投弹射击、负重越野长跑等军事技术。新兵连六个月的军训生活,他把农村父辈勤劳质朴的吃苦精神,运用到日常的军事训练之中,不仅练得了强健的体质,而且掌握了过硬的军事素养。新兵军训以后,他以认真负责的办事风格,被分配到部队某连炊事班,成为一名炊事员,负责全连100多号战士的后勤保障工作。

在炊事员的岗位上,他把火热的青春激情燃烧在军旅生涯的实际工作之中。为了让战士们吃好,他苦练烹饪技术,想方设法改善伙食,一日三餐做到顿顿不一样,受到部队领导的一致好评。不久,他被提升为炊事班班长,并且入了党。1984年,他还跟随部队来到祖国边陲南疆云南,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在艰苦的老山前线,周建国炊事班的战友们,为了使前方浴血奋战的战士们吃饱饭、吃好饭,冒着枪林弹雨,临危不惧,克服重重困难在猫耳洞中埋灶煮饭。用自己娴熟的技术,从埋灶到煮饭,从炒菜到开饭前后20多分钟,就能让战士们吃上热气腾腾的饭菜……稳固的后勤保障,为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从战火硝烟的战场凯旋以后,周建国以在战场上的突出表现,荣记三等功。1986年,他以对军旅生活的挚爱之心,被转为部队志愿兵,同年担任连部司务长,1994年担任团生活服务中心主任。在后勤保障中,不管条件多么艰苦,不管压力有多大,周建国都能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后因在部队后勤保障方面的特殊贡献,他被部队破格提拔为副连级军官。从1981年入伍,到1999年转业,军旅生活19年,他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在保家卫国的军营中,先后荣获5次三等功、10多次获得嘉奖。周建国以那一串串军功章、那一份份嘉奖,在火热的军营中践行了自己“当一个优秀士兵”的诺言!

铁脚板深入群众,从路人变成亲人

展开全文

1999年8月,周建国带着一身荣光,从军营走进警营,成为泰兴市公安局鼓楼派出所的一名社区民警。

周建国所在的社区是延令街道国庆二村社区,常住人口12000多人,房屋出租户1000余户,暂住人口2600人,企业、学校、商业门市420多家,治安情况复杂,管理难度较大。

初入警营,36岁的周建国,有些无所适从。面对完全陌生的工作环境,他利用业余时间向书本学习、向有经验的老民警请教、学习,很快掌握了基本工作技巧。在此基础上,他发挥在部队后勤保障岗位练成的“嘴勤、脚勤、腿勤”过硬本领,以军人优良办事作风,坚持不断深入基层,与基层老百姓交朋友,到弱势群体家中嘘寒问暖,与社区领导亲密接触。平时除了日常值班以外,他还每天带着笔记本下社区,了解民情民意,了解治安动态,密密麻麻的笔记上,记录了他走访的家家户户,记录了他随访学校、企业、商铺的情况。初入警营的3个月中,他足迹遍及辖区内的每一个角落,对国庆二村的社情民意概况做到心中有数,处理各类棘手的社会矛盾、家庭矛盾也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很快他就从“门外汉”变成了公安社区的“行家里手”。

“社区内,老百姓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找到我,都能100%得到解决。”周建国如斯说。残疾人刘某夫妇,身残志不残,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在辖区内永丰路上开设了一家“小刘家电”维修部。通过调查,周建国得知这对残疾夫妇家境十分困难,于是尽心尽力给予力所能及的资助,其家中有一儿子,今年读高三,周建国将其列为帮扶对象,经常上门嘘寒问暖,逢年过节上门慰问,尽力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在新冠疫情防控和老旧社区改造工作之中,由于历史遗留问题以及社区居民为了自己的利益,千方百计给工程施工带来了不少障碍。为此,周建国和社区工作人员利用一双脚、一支笔,不畏艰辛,一家家排查登记,一户户走访宣传,不断地和群众面对面进行交流,经常说得口干舌燥。由于长时间不停地苦口婆心做动员宣传工作,声音经常变得嘶哑,声带也因严重受伤导致咽喉疼痛难忍,无法说出话来,他因此留下了咽喉炎的病根。

兴化有一对70多岁的老年夫妻,本是渔民出身,长年累月生活在泰兴市襟江小学附近的紫金桥下,白天上岸爆玉米花维持生计,晚上到船上休息。30多年如一日,因生意十分火爆,他们不愿离开这块“风水宝地”。他们的日常经营行为不仅影响了襟江小学教学秩序,而且影响城市文明创建工作。城管和社区多次做工作,他们却以跳河自尽相要挟。周建国在多次劝说无效的情况下,组织社区、城管等部门,在取得兴化市地方政府和其子女的谅解以后,采取强制手段用大吊车将他们的两只渔船从河中吊起,用大货车运送他们回兴化老家,现场围观群众都拍手称快。

自创调解纠纷“四要法”,做到辖区矛盾零上交

据了解,延令街道国庆二村社区是2001年由东元村和永丰居委会合并而成,是典型的涉农社区。周建国24年如一日,用双脚丈量着国庆二村社区的每一寸土地,用心记录着每一位居民的家长里短,久而久之他与居民们关系从陌生到熟知,从路人变成了亲人。

辖区内有襟江小学、济川实验初中两所重点学校,都是享誉泰兴的历史名校,在泰兴城乡居民心中享有很高的知名度。许多居民为使自己的子女得到优质的教育,不惜举全家之力到这里购房入住,使自己的孩子能名正言顺入校读书。加之国庆二村处于城市商业圈中心区域,沿街的旺铺吸引了众多市内外有识之士前来创业,由此,国庆二村社区每年涌入了大量外来人口,仅房屋出租户就达1000余户,暂住人口超过3000余人,沿街商铺林立达410多家……三教九流众多的外来人口,催生出许多历史遗留的民生难题,如户口上不了、家庭矛盾纠纷、邻里纠纷、学子入学难,每年遇到类似问题达500多起……即使这样,周建国以其能说会道的“名嘴”效应,总能将一个又一个纷繁复杂的矛盾纠纷化解于无形之中,使其辖区内24年来始终保持着民调纠纷零上交的最佳记录。

来自新疆的一对维吾尔族夫妇,几年前,带着两个孩子在辖区内租房开设了一家“新疆烧烤店”,夫妻俩在人生地不熟的泰兴城区做生意,加之抚养2个未成年的孩子,日子过得相当清贫。周建国面对该户的实际情况,不仅主动上门办理了居住证,而且还主动给予更多的关爱和帮助。逢年过节,他都要带着油、米、慰问金,与国庆二村领导一起上门慰问。针对外籍学生入学难的实际情况,周建国主动与市教育部门和襟江小学进行沟通联系,将两个适龄孩子安排进入襟江小学读书。对此,来自新疆少数民族的艾力克木·吉力力夫妇十分感动。

国庆二村社区虽然存在许多矛盾纠纷,但周建国总能通过主动获取信息,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中。家住国庆二村韭菜桥附近的居民樊某,由于家庭经济窘迫,于2020年将一幢自建的三层房产出售给叶某居住使用,原本房产证上注明只有两层。但房产售出以后,樊某认为自己吃亏了,又后悔起来,就搬进了自建的第三层上居住,其理由是:“我出售的1-2层,第三层我没有出售!”而叶某认为,“我购买的是一幢住宅楼,就包含三层在内”。双方由此引发房屋产权民事纠纷,多次拨打110都未能得到妥善解决。在走访中,周建国得知后,主动与延令街道司法科取得联系并联合进行现场办公,通过多轮沟通调解,终于使矛盾得到化解,双方都心服口服。

自担任社区民警以来,周建国调解过的矛盾大大小小数以千计,至今无一人投诉,辖区群众亲切地称他为“周满意”。他自己也总结出了一套调解纠纷“四要”法:“真情感化、自身公正、借水行舟、解而不结。”力求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让纠纷当事人都满意。

汇聚各方合力,打造“平安前哨”

在延令街道的指导下,在国庆二村社区党委的支持下,周建国结合20多年的社区工作经验,创造性地在国庆二村社区成立全市第一家“网格+警格”警网融合工作室,着力打造了“网格+警格”警格融合服务品牌。他所在的警务室被命名为“周建国警务室”,是泰兴市公安局第一个以民警名字命名的警务室。

从2020年开始,在社区党委紧密配合下,他整合在职回社区的372名党员力量,成立了“永丰情志愿队”、“红袖真”平安义工队和“365矛盾调解”这三支队伍,着重抓好“民情联访、安全联防、矛盾联协、服务联做”四职工作。通过这种相互融合、互为补充的工作模式,在社区治理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社区信访矛盾逐年下降,连续3年被评为“泰兴市无上访社区”,获得了“泰州市文明社区”光荣称号。2020年警网融合工作室被泰州市评为一等奖,2021年省公安厅、泰州市公安局及政府多次到现场参观,赢得了所有参观人员的高度好评,国庆二村“平安前哨”工作站被评为一级“平安前哨”,国庆二村社区“警网融合”工作法被新华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目前,1963年9月出生的周建国,已进入退休倒计时,但他从来没有“船到码头车到站”的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