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杂耍卖艺的弱女子,变成白莲教起义军首领的王聪儿是怎样的人?嘉庆帝时白莲教大起义为何没能推翻清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从杂耍卖艺的弱女子,变成白莲教起义军首领的王聪儿是怎样的人

王聪儿是湖北襄阳人,自幼丧父,无奈只能跟当艺人的母亲学习杂技,并随母亲走南闯北卖艺谋生,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尝尽了人间疾苦,

后来,机缘巧合遇到了襄阳的白莲教首领齐林,加入了白莲教。

入教以后,王聪儿与齐林利用卖艺的方便条件,深入到贫苦百姓中,广泛宣传白莲教。王聪儿年龄小,聪明伶俐,很招人喜欢,所以有大批的民众在她的感召下加入了白莲教,她也很快成为了齐林的得力助手。不久以后,两人结为夫妻。

乾隆年间虽然是“康乾盛世”时期,但是由于很多地方政府的腐败无能,仍有大批民众饥寒交迫,流离失所,苦不堪言。而白莲镇在宣传说:“清朝就有灭亡,就要出现要出现新世界,入教的人都能分到土地”。这使经受够了地主剥削压迫的贫苦百姓,被宣传吸引,渴望得到土地,所以有大批民众纷纷加入白莲教。白莲教也在等待时机,准备举行起义,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白莲教的规模日益扩大,引起了清政府警觉。齐林在准备起义前夕,由于走露风声,被清军抓捕杀害。由于王聪儿是齐林的妻子,再加上她能力出众。所以被教徒推选为新首领,继续准备起义。

1796年,王聪儿见时机成熟,便率领民众于襄阳举行起义。攻占州府,杀贪官污吏,开仓放粮,造福贫苦百姓,一时声势浩大,令清政府胆战心惊。后来多支起义队伍合并。王聪儿因作战勇敢,指挥有方,又被推举为总指挥,继续与清政府进行坚决的斗争,歼灭了大量清军。

清政府恼羞成怒,从全国各地调集兵力,对起义队伍进行围剿。

面对实力强大的清军,由于起义军组织松散,缺乏凝聚力,没有优秀的指挥人才,加上后勤补给不畅。王聪儿领导的白莲教义军最终还是失败了。王聪儿跳崖自尽。

但是她领导的起义军给了清廷沉重的打击,也便清政府由强盛转向衰落。王聪儿这位巾帼英雄,也为历史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嘉庆帝时白莲教大起义为何没能推翻清朝

白莲教,兴于宋末。元朝时期最早的农民起义,就是由白莲教发起的。但是,白莲教有一个致命弱点,那就是依靠封建迷信神怪起家。这样的起事形式,存在着很多问题,可以迷惑普通老百姓,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起义军的不断进步单纯的靠着封建迷信,是无法牢固树立起来农村起义军的形象的。几百年来,白莲教不断变化方式方法。但是,其利用愚民的方式方法从来没有任何改变。从刚刚开始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改变,所以白莲教的起义就注定了失败。

太平天国运动真的死了1.6亿人吗白莲教起义真的死了1.1亿人吗

瞎说,以讹传讹

不知道哪位大神统计的

整个清朝人口最多的时候是4亿出头

如果真如你说的那样死了那么多人,那还得了

民国时全国人口4.5亿,假设太平天国和白莲教死了2.7亿人,这不符合逻辑啊,以当年那个医疗水平人口不可能增长这样快。

如果真如作者说的那样,两次动乱死了2.7亿人,那么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就如曹操说的那样:饿殍满地,千里无鸡鸣。我想太平天国的洪秀全等人也不会看到这种情况出现。

所以,根据以上所述太平天国死1.6亿,白莲教死1.1亿,纯粹是无稽之谈,胡说八道。

清朝白莲教起义的历史地位和影响有多大

清朝白莲教历史背景:封建社会的中国,一旦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秘密宗教便会在民众迅速传播,从乾隆中期开始,社会矛盾日益增长,朝政奢靡腐败,下层人民生活贫苦不堪,具有宗教色彩的白莲教在大江南北活跃了起来。

为何清朝白莲教起义会在川楚陕三省交界爆发,云中书翁为大家仔细分析:川楚陕三省交界地处偏僻,由于官府鞭长莫及,因此这里聚集了大量逃荒避税的贫民,在此开垦就食,人物以“数百万计”。这些人原本就是求生无路之人,此时呆在这里生计任然艰难,加上人员良莠不齐,是不是有差役、地痞前来敲诈勒索。川楚陕交界的贫苦人民受到欺凌无处申诉,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悲惨的现实就成了白莲教发展的丰厚土壤。

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外加教派首领的大肆鼓动,信教的活动也日益公开化,反抗当局压迫的倾向也日益明显,已形成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直接威胁清朝统治。

对于白莲教的发展,清廷也感觉如鲠在喉,必欲除之而后快。乾隆五十九年夏,清廷在全国范围内同时下手,采取严酷镇压措施逮捕各地白莲教的组织者。一时间各地教首相继被捕,许多教首家属被关押、杀头、流放。一些地方官吏衙役趁机从中中饱私囊,借机大肆搜刮钱财,众多百姓被殃及其中。鉴于这种情况,乾隆刘海粘,湖北各地幸免于难的白莲教教首秘密商定以“官逼民反”为号召发动起义,几日之内,义军风起云涌,数月之间,南至四川西阳、贵州青溪,北至河南邓州、新野,以及湖北西部五府一州等广大地区起义队伍人数达四五十万之众。

此后清军与白莲教起义军开始长达9年的战争。起初,起义军主要活动于湖北各地,但随着清军的不断打击,起义军拼死冲出包围圈北走鄂豫陕交界地区;紧接着就是四川教徒对白莲教起义的追随,一个多月时间就恒扫川东北各地地主武装;此时各路起义军大部分活动于川、楚一带,但随着清军的不断围剿,起义军不断被打压,时不时就有起义军领袖死亡,打仗也是败多胜少,外加清军实行坚壁清野之策,起义军粮饷补给愈发困难,轰轰烈烈的白莲教起义被清军镇压了下去。

川、楚、陕白莲教大起义,历时9年,涉及5省,为镇压起义军,清廷调集天下兵马,自提督、副将一下将领军官400余人被杀,兵士伤亡更是难以计数,耗费国库银就高达2亿两之多。虽然起义军被镇压下去,但清朝元气大伤,延续了一个多世纪的康乾盛世结束了,清朝也由盛转衰。

历史上著名的白莲教起义都有哪些

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年),元朝政府强征民夫堵塞黄河缺口,引发了全国规模的红巾军大起义,红巾军即与白莲教有密切的关系,元末朱元璋依附“明教”韩山童起义,宣称“黑暗即将过去,光明将要到来”,其实也是白莲教的一支.

明成祖永乐十八年二月(1420年)山东白莲教女教首唐赛儿‎发动起义,旋即失败

清顺治、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白莲教活动频繁.到了乾隆后期,清朝国力日衰,是白莲教鼎盛时期,在东北和南方各省广泛流行,其中又以大乘教流行最广.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清水教徒王伦聚众起义.

清嘉庆元年(1796年)至九年(1804年),湖北、四川、陕西三省,以白莲教为组织形式的农民反抗封建压迫的起义.1786年人口3亿9110万人,起义失败后,人口为2亿7566万人,相互屠杀损失了1亿1千万人口.白莲教起义军在历时九年多的战斗中,占据或攻破州县达二百零四个,抗击了清政府从十六个省征调来的大批军队,歼灭了大量清军,击毙副将以下将弁四百余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