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那个放弃百万年薪,回国当村官的秦玥飞,现状如何
发布时间: 2023-07-11

2005年,一位名叫秦玥飞的莘莘学子,以托福满分的成绩,考入了世界顶尖学府耶鲁大学,并拿到了全额奖学金,登上了飞往美国的飞机,开启了异国求学之路。

2011年,秦玥飞顺利地拿到了耶鲁大学的毕业证书,而作为高精尖人才的他,也即将迎来更加有前途的人生。

当时,有人开出百万年薪请秦玥飞到公司任职,如果选择这条路,就意味着秦玥飞往后的人生,一片辉煌灿烂。

然而让人诧异的是,最终秦玥飞却拒绝了这个邀请,并毅然决然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当然,像秦玥飞这样手拿耶鲁大学毕业证的人才,想要在国内闯出一片天地也是很容易的事情,可他再次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放弃都市的繁华,来到湖南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农村,当了一名村官。

那么,到底是什么让他决定放弃唾手可得的富贵荣华,又义无反顾地奔赴山村田野间呢?

如今,10年过去了,秦玥飞的村官之路,到底走得怎么样了呢?

1:

1985年,秦玥飞出生于重庆。

从小到大,秦玥飞在学习上就没有让父母操过心,从入学那天起他就是学霸,妥妥地“别人家的孩子”。

在父母看来,成绩优异的秦玥飞是有能力考入国内顶尖的清华或者北大的,可以说父母从未担心过他在学习上会有什么差错。

秦玥飞也没有让父母失望,到了高中时他的成绩依然是数一数二的。

不过和父母的想法不同的是,很有主见的秦玥飞却很有自己的想法他想要试一试,看看自己能否考入世界顶尖学府。

2005年,20岁的秦玥飞和万千学子一样,迎来了人生最重要的一次转折点,当时为了考入世界级的名牌大学,他参加了美国入学标准化考试,果然不出所料,他顺利地拿到了耶鲁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展开全文

而那一年,耶鲁大学在中国仅招收5人,竞争之激烈,难度系数之高,让多少人望而却步。

但秦玥飞却选择迎难而上。

最终,他不但拿到了耶鲁大学本科的录取通知书,还拿到了5万美金全额奖学金,以及学院主动提供的食宿、书费、旅行费等福利。

这年开学季,在父母的祝福和众人的羡慕声中,秦玥飞踏上了异国求学之路,飞机起飞那一刻,他的心情也是激动的。

到了耶鲁大学,秦玥飞并没有满足于眼前的成绩,他依然保持着刻苦的精神劲儿,几乎把所有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

六年的时间,他同时修习了经济学与政治学的双学位。

当然,秦玥飞绝对不是只知道学习的学霸,他的社交能力和组织能力也非常强,在学习之余他还担任了耶鲁大学中国留学生的学生会主席。

正所谓,“人才”是无价的。

在秦玥飞毕业时,为了将他招收到自己的公司,很多企业直接开出了年过百万薪酬,除此外更是有其他让人羡慕的高福利待遇。

但人各有志,不是所有人的眼里都只有金钱和名利,有些人心怀赤子之心,为了心中的信念和理想,他们甘愿放弃一切表面的浮华。

秦玥飞的就是这样的人,当别人羡慕他可以“拿到百万年薪”时,他却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放弃这一切,回到祖国的怀抱。

2:

2011年的夏季,收拾好行囊的秦玥飞,踏上了飞往国内的飞机。

当然,凭借耶鲁大学的毕业证书和过往的留学经历,就算回到国内,秦玥飞依然可以进入知名企业,依然可以拥有一份高薪的工作。

但,就在无数名校的学子浩浩荡荡地涌入北上广深时,秦玥飞却选择逆流而下。

他拿着一张薄薄的湖南省选聘大学生村官报名表,以及一份村主任助理的录取通知书,踏上了前往湖南衡山贺家山村的绿皮火车。

六年前,他是让人羡慕的留学生。

六年后,他却成为了一名村官。

最关键的是,这条路是秦玥飞自己选择的,坐在熙熙攘攘的火车里,看着车厢里那些陌生、淳朴的面孔,秦玥飞有愉悦、有憧憬,更有对未来工作的规划。

而在秦玥飞做出这个选择时,也承受了许多来自外界的压力,包括他的家人也无法接受。

面对众人的质疑和家人不理解的目光,秦玥飞没有动摇,他坚持“一意孤行”。

后来,有人问秦玥飞“你当年为何会做出这个选择?”

秦玥飞的回到是:“当年为了让我接受更好的教育,我的父母就带着我到处求学,在奔波的过程中,我能感受到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所以我觉得我应该选择一个符合我价值观的职业。”

这个价值观就是,让更多和他拥有同样出身的人,可以接受好的教育,过上更美好的生活,所以他选择回到乡村,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帮助村民们走向富强。

不过,刚到乡村时,秦玥飞也着实吃了不少苦头。贺家山的夏天酷暑难当,汗流浃背的秦玥飞坚持早晚冲凉,然而这个平常举动,却引发了村民的反感。

没过几天,村里就有了讽刺的声音,村民们纷纷挖苦说“留过洋的大学生就是不一样”,甚至还有人说:“他喝了洋墨水,就是嫌弃咱们这里脏”。

村民们的风言风语,完全出乎秦玥飞的预料,也让他有些惶恐,原来当地人并不关心他能为这个村里带来什么,他们最为关注的是新来的小领导,有没有把他们当成“自己人”。

当有了这个发现后,秦玥飞开始反思,中国人讲究“入乡随俗”,既然自己告别了繁华都市,来到了偏远的乡村,就应该融入到大家的生活中。

从那以后,秦玥飞开始有意识地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处事方式,因为只有得到村民的信任,才可以踏实地为大家做事。

3:

从此后,秦玥飞蜕变了。

他不但穿上了村民送给自己的解放胶鞋,还努力克服炎热,坚持一个星期洗一次澡,花哨的衬衣他翻个面穿,还端着碗站在门口边吃饭边和村民们聊天。

很长一段时间内,秦玥飞都只穿一个款式,一个颜色对的衣服,这样的做的目的就是,让村里的老人对他有印象。

为了尽快地和村民们融入到一起,秦玥飞可谓是煞费苦心,但这一切于他而言,都是值得的。

到了村里一个月,秦玥飞几乎没怎么休息,他穿着那双解放鞋,走访了258户人家。而不管走到哪家,他永远都是热情的,努力和村民们打成一片。

村民们看到了秦玥飞的变化,对这个小伙子的排斥之心也彻底消失了,不但会主动和他聊天,还会找他修家电、代写书信,甚至还会让他帮忙做农活。

村民们的“麻烦”,并没有让秦玥飞觉得反感和辛苦,反而他觉得这样的生活才充实。而不管走到哪里,他都习惯性地拿着一个小本子,里面详细记录着谁家的屋顶漏雨了,谁家孩子的学费没有凑齐,谁家老人生病了等等。

村里的问题,就是秦玥飞的问题,他总是第一时间努力地去帮助大家解决眼前的困难,他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留学生,而是实实在在的能够为村民办事儿的“村官”。

除了村民们的一些生活问题外,秦玥飞最关心的还有当地学生接受教育的问题。当他发现村里不少学生每天上学要走三个小时的路时,心里开始着急,迫切地想为孩子们解决这个问题。

于是,在秦玥飞的努力申请下,他为孩子们争取到了10部校车,还让附近几个连带村子也跟着受益。

从此后,孩子们再也不用担心下雨天时,踩着泥泞的道路去上学了,他们也可以像城里孩子那样,坐着校车去上学了。

非但如此,为了让孩子们可以接受更现代化的教育,他极力促成了贺家村的乡村信息化教学项目。

解决完孩子的问题后,秦玥飞又将目光放在了村里孤寡老人的身上,秦玥飞就开始到处投资,最终为村里建设了一个养老院,老人们住进了亮堂的养老院,心里对这个年轻的小伙子,充满了感激。

秦玥飞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村民的生活,只要村民们有需要,他都会想尽办法去解决他们的困境。

村里灯太暗,他就申请换灯,村里都是山路,村民无法走出山村,他就组织当地群众开山修路。

仅仅一年时间,秦玥飞就帮助村里,引进超过了80万的资金,建起了养老院,改善了学生们的教育问题。

在之后的三年里,在秦玥飞的努力下,村里修了水渠,重新硬化村路,而他的小本子里,也记满了村民的问题。

当然,成绩的背后,是外人看不到的努力。

4:

为了解决村里各种各样的问题,除了申请扶贫基金外,秦玥飞还要和同事们一起,坐车拥挤的绿皮火车,来到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寻找公益结构和一些企业,来给村里进行资助。

有的时候,为了拿到一笔资金,他们会跑三十多家不同的机构,最后可能才有一家同意资助的。

这个过程是非常考验人的,吃闭门羹、遭遇冷脸都是常有的事,但为了村里的发展和建设,秦玥飞却选择咬牙坚持。

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并不容易,生活也很苦,有些人只要有机会就到调离,2014年,秦玥飞的3年任期也满了。

因为表现优异,实实在在为村民解决了问题,组织上决定提拔这个年轻人。然而,秦玥飞却婉言拒绝了组织上的决定,加持和村里又续约3年。

在秦玥飞眼里,没有功名利禄,达成百姓心中所想,就是他生活的全部目标和心愿。

而且秦玥飞也意识到一个问题,乡村发展需要持续性,如果自己走了,那之前所做的一切就毫无意义了。

所以,留下来的秦玥飞又做出了一个决定,到贺家村三十公里以外的另一个村庄,去帮助那里的村民们解决问题。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