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海军志——2022中国海军潜艇部
发布时间: 2023-07-11

中国海军潜艇部队是全世界体系最完整的几支部队之一,拥有包括弹道导弹和潜艇,攻击型核潜艇和常规动力潜艇在内的多型号潜艇,并具备自主生产和维护能力,我国的第一型核潜艇091一出场就采用水滴形艇体,不过因为美苏长时间的封锁,我国的潜艇始终处于存在但不强的状态,远赶不上美俄顶尖水准,近些年经过大力发展差距已经越来越小。

弹道导弹核潜艇

约3艘096型弹道导弹核潜艇,这型核潜艇为我国最新型产品,在2022年国外卫星在葫芦岛有了意外发现,发现了一个12米直径的耐压壳分段和一个9米直径的耐压壳分段,猜测是为最新型的核潜艇准备的,这将中国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壳体技术一步跨越到北风之神级,大幅度降低水下噪声,前型094上的龟背也将变为历史。

展开全文

6艘094/A型弹道导弹核潜艇,是20世纪90年代末期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二代弹道导弹核潜艇,各项技术参数远远领先于092型核潜艇,目前全部6艘核潜艇都已经配置了巨浪3型潜射弹道导弹,这型导弹的最大射程达到了1.2-1.3万公里,是我国三位一体核威慑的重要组成部分,超远的射程让094哪怕仅仅潜伏在西太平洋也可以威胁美国本土。

攻击型核潜艇

5艘095型攻击型核潜艇,为还在建设中的第三代攻击型核潜艇,得益于雷电法王马伟明院士设计团队,采用第二代全电推进系统,具备了更大的功率和更小的噪音,采用全电推进还可以省去传动轴,采用无轴泵喷推进器进一步降低了噪音,搭配新研制的鱼10重型鱼雷和鹰击18反舰导弹,095型核潜艇在核潜艇部分领域达到甚至超过了俄美。

6艘093A/B型攻击型核潜艇,是对093基本型的改进版,将动力系统与舰体彻底隔离,换装了新型七叶螺旋桨,并配有消声瓦等设备,第二种改进版093B在指挥围壳后面布置了一个可以容纳拖曳阵列声纳的小龟背,同时在潜艇两侧布置侧视阵列声纳,具备更强的态势感知能力,和俄美国家的攻击型核潜艇差距进一步缩小。

2艘093型攻击型核潜艇,首艇在98年开始开工建造,相比我国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091进步相当大,整体更加细长,采用七叶大侧斜螺旋桨,对核反应堆进一步改进,重点改善了安全性能和功率,增加了导弹发射筒,可以携带12枚远程巡航导弹,装备了新的声呐探测系统,达到了美国洛杉矶级核潜艇早期型的性能。

常规动力潜艇

4艘039C型常规动力潜艇,这型舰艇换装了更先进的大尺寸可变距声呐系统、和输出功率更强劲的AIP系统,同时升级了武器系统,采用了第三代消声瓦,指挥围壳也采用了盖帽形设计,增大了内部容积和降低了噪声,目前这型潜艇已经正式服役。

20艘039A/B型常规动力潜艇,是中国第一型AIP潜艇,其中039B型潜艇首艇于2013年底下水,采用单轴柴-电间隔推进,能够发射国产鱼-6型线导反潜/反舰多用途鱼雷和鹰击18反舰导弹,并在指挥台围壳进行了填角。

13艘039/G/G1型常规动力潜艇,首艇1995年开工建造,水下排水量2250吨,采用柴电动力推进,艇首安装球型中频声纳,艇侧装有低频被动搜索声纳基阵,目前这型潜艇已经不再神秘,多次爆出了装填电池和内部环境的照片。

4艘035B型常规动力潜艇,水下排水量2110吨,主要目的为配合核潜艇实行高低搭配,进一步改进其外形,升级水声设备和武器系统能够发射导弹,采用拉长水滴形外壳,能够出色应对中近海区水下巡逻。

10艘636/M型常规动力潜艇,为中国从俄罗斯采购的先进武器之一,配有新型惯性导航系统,带有激光电视通道夜视潜望镜,拖曳式超长波,超短波天线和新型动力装置,能够发射口径系列反舰导弹,且并未采用猴版设备,本级隶属于南海舰队的372艇曾遭遇海底断崖,并成功自救上浮,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艘自救成功的潜艇。

潜艇辅助舰艇

3艘926型潜艇支援舰,于2010年年初服役,排水量9500余吨,配有尾部绞车和LR7新式微型救生潜艇,能够在水下500米执行任务,采用电力推进系统,能够在4级海况下进行全方位定位,是目前为止我国最优秀的潜艇支援舰。

4艘922III/A型潜艇支援舰,是中国解放军海军70年代起装备的打捞救生船级,属于较老的船型,曾多次执行军事和民生任务,其中北救122舰曾先后完成援救大舜号,中俄联演等一系列重大任务,曾2次荣立集体三等功。

3艘925型潜艇支援舰,首舰于1976年服役,配备长波通讯设备和直升机起降平台,也可作为科学考察船使用,搭载的救援艇最大下潜深度600米,艇上配备电视声成像声纳、定位声纳以及机械手等设备,满载排水量1.305万吨,曾帮助印尼打捞失事潜艇。

1艘饮马湖级多用途半潜平台,满载排水量20000吨,能够远距离运输作战舰艇,我国的基洛级潜艇就是使用的半潜船托运回国,在战斗中碰上舰船在海上故障或者战损,可以使用该型舰艇将其安全运回港口,同时可以作为陆战队远征基地船使用,搭载武装直升机来对登陆部队支援。

9艘636A型海洋调查船,是在前型李四光号测量船的基础上加以改进而来,是一个多专业,多学科,高新技术密集的海上综合测量平台,以数字化测量为主体,以计算机技术为支撑的现代海洋测绘手段,最大抗风力12级,配有直升机起降平台,但不具备极地航行能力。

6艘927型水声监测船,十分具有特色舰体棱角分明,满载排水量为5000多吨,采用双体船设计,能在海上强风和大风浪的恶劣海况下稳定工作,可以在全世界大多数海域航行,船尾备有拖曳式声呐收放口,最大检测深度450米,远海最大探测距离700公里,同时配有数据链。

2艘639A型双体测量船,为1500吨级测量船,是中国的第一型大型双体船的首舰,主要用于探测海底构造和水文资料,为军舰和潜艇作战提供可靠的资讯,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708所设计,吃水浅零航速下运动响应平缓,在风浪中运动不大,配有多种舰载探测设备。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