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的般若什么意思?《般若经》共有几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的般若什么意思

般若”是梵语,也就是古印度的言语,翻成中国的意思是智慧。

【般若 波罗密多 心 经】

整个经题八个字,可以把它分为四个段落来看。“般若”是第一段,“波罗密多”是第二段,“心”是第三段,“经”是第四段。

“般若”是梵语,也就是古印度的言语,翻成中国的意思是智慧。我们为什么当年译经不把它直接翻成智慧。这是在翻经体例里面有所谓五不翻。这个五不翻,第一个是秘密。我们看到佛经里面许多的咒语,都是音译的,没有把它的意思翻出来,这是第一种。

第二种是含多义。在我们中国找不到适当的词汇,我们就用音译,然后再加以解释,像薄伽梵这个意思,这个名相里面含着有很多的意思。

第三种,中国没有的,譬如经上讲的阎浮提,阎浮提是树的名称,是树木的名称。这个树木这个植物中国没有,所以呢就用这个音译。

第四是顺古,第五种是属于尊重。“般若波罗密”是属于尊重不翻。

在这个讲义里面有一个表解,简单的解释“般若”这个名相的含义。通常说般若有三个意思:第一个是“实相”。相是相状,实相就是真实的样子。第二种是“观照般若”,也就是实相之用。第三种是“文字般若”。在佛经里面,可以说是整个经典的文字都是属于文字般若,他的别名很多,像经上讲的真性、实相、自性、清净心、如来藏、如如、实际、一乘、法性、首楞严、中道、毕竟空等等。为什么一桩事情,佛要说出这么许多的名字呢?这是佛陀说法的善巧方便。

佛告诉我们,最重要的的是要我们会通佛说法的逸趣,不可以执著名相,名相只是工具、手段而已。因此佛说出许许多多的名相,让我们在名相当中体会真实的逸趣。智度论上说了一句偈子非常好:“般若是一法,佛说种种名,随诸众生类,为之立名字”,这首偈子非常重要!使我们了解,佛为一切众生说经,建立许许多多名词术语的因由。通常我们用智慧来译这个般若。

“智”是照见的意思,“慧”是简别的意思。所以智也有决断;智能断,慧能解,照了一切法,实实在不不可得,通达一切法,确实无有障碍,这是真正的智慧。“般若波罗密多”,后面这一句“波罗密多”,这也是梵语音译。“波罗”翻作彼岸,“密多”翻作到,合起来是“彼岸到”,这是外国的文法,按照中国的文法来说,应该倒过来讲,就是“到彼岸”。他们说“彼岸到 ”。

这一句话的意义,与我们中国成语里面所谓的“到家”这个意思很接近。中国人凡是一桩事情做的非常纯熟,非常圆满的时候,都说“到家”了。譬如:画画的功夫成熟了,我们说画家,他的功夫到家了;烹饪,我们说炒个菜,他的菜炒得也到家了,功夫到家了。换一句话说,这是“波罗密多”的意义啊!就是我们常讲的“究竟圆满”。

“般若波罗密多”合起来讲,就是究竟圆满的智慧,可见得这个与一般智慧是有差别。梵文里面这个“到彼岸”,它到底包含那些意思?古人批注里面有说:把生死比作此岸,将涅盘比作彼岸。那么换一句话说,我们用般若的这个究竟圆满的智慧,才能够离开生死,证得大涅盘的彼岸。

《般若经》共有几部

共有九部:《放光般若》、《光明般若》、《道行般若》、《胜天般若》、《胜天王般若》、《文殊问般若》、《金刚般若》、《大品般若》、《小品般若》。

《般若经》是大乘佛教空宗的主要经典,也是大乘佛教中形成最早的一类经典,由般若部类的众多经典汇编而成。“般若”是“般若波罗蜜多”的略称,是指一种大乘佛教的佛、菩萨所具有的不同于凡俗之人的智慧, 它既是大乘佛教修行所要达到的目的,也是观察一切事物的准则。

最早传入中国的大乘般若经是东汉末年的支娄迦谶在灵帝中平年间(公元178—189年)所译的《道行般若经》十卷。

般若与智慧有什么区别

般若是顿悟超脱,智慧是天性

玄奘法师及鸠摩罗什翻译的《心经》都论述了“般若波罗蜜多”境界,即顿悟超脱三界。

《心经》原文断句存在问题,俺修改如下: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以,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 远离颠倒梦想究竟。——

原文的“故”断句不对,《心经》中“以无所得”,才能达到“般若波罗蜜多”境界,因此“般若”是顿悟超脱世俗的思想意识,这个境界仅仅徘徊在“无妄”界河,比罗汉界高。

智慧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发展规律的总结及采取的应对措施,属于世俗化的思想意识,是人类天性,如《道德经》、《论语》等。

唐太宗曾经敕令玄奘法师翻译《道德经》,因此玄奘翻译的《心经》已经被唐太宗洗脑,接近“道家”思想,只有鸠摩罗什翻译的《心经》接近原旨,由于他们没有达到六祖慧能的“无妄界”,自然也无法准确翻译《心经》。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世间万物皆无妄,什么“佛、神”都是幻想,凭空自己扣顶帽子!

般若的由来

般若一词最早出现于东汉高僧支娄迦谶所译的《道行般若经》。

般若在中国多指为智慧,《世说新语·文学》载:“殷中军被废东阳,始看佛经,初视《维摩诘》,疑般若波罗密太多,后见《小品》,恨此语少。”佛教徒认为,般若智慧跟世间的智慧不同,“智慧轻薄,故不能称于般若”,是经由内观所产生的正见。般若在中国没有相当的名词可以代替,虽意为智慧,乃不足以表显般若的含义,所以译经家不直接汉译为“智慧”,而以音译。

《大智度论》所说:“般若定实相,甚深极重,智慧浅薄,是故不能称。”一般法会中大多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摩诃般若”即是大智慧。波罗译为“彼岸”,蜜多译为“到”,应为到彼岸,般若波罗蜜多即是“究竟圆满之智慧”,佛教称之为胜义智或实相智,如佛祖在菩提树下体验真理的智慧。

科学家之智是不究竟的、不完满的智慧,佛教称之为方便智。般若的思想可归纳为“假有性空”,所谓:“无明离欲而生明,彼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纯大苦聚。”

纹身般若是什么意思

佛学中的“般若”指的是佛的大智慧,终极智慧.

而纹身里所纹的般若则是一个女鬼的面部,它表示的是女性的“嫉妒”和怨恨。严格说来,般若是日本的一种鬼怪,更确切的说是一种怨灵,是因女人强烈的妒忌怨念形成的恶灵。它是美丽的女人因为嫉妒而变成了妖魔。是由妒怨的生魂所化的凶恶妖魔。它的寓意是一直在恨,用有毒的眼睛永远藏在黑暗之中伺机将成双的伉俪焚烧成班驳的焦土。这种般若一般分为笑般若、白般若和赤般若三大类.总之,这是个阴性的纹身,如果你八字够硬,阳亢的厉害,需要中合的话,可以纹,但老了以后就难说一般是不建议随便纹这个的。

金轮法王习得《龙象般若功》后,再入中原为什么还要带五个轮子

金轮法王是蒙古佛家密教的高僧,也是蒙古的国师。其实大家对佛家密教有所了解,便可以找到为何金轮法王随身携带五轮,而且形于外者是金轮,有了金轮法王的称护。其实金庸先生设计这个人物之时,引入了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