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散文作品经典(现代文学散文作品经典
发布时间: 2023-07-19

本文目录

现代文学散文作品经典

现代文学散文作品经典

现代文学散文作品经典,散文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文字是对于时代和感情最好的描述,人们经常会喜欢阅读,特别是看一些散文作品,这样可以体会生活中体会不到的内容,下面我为大家介绍现代文学散文作品经典。

现代文学散文作品经典1

有些事情并不需要太多理由,一个就足够。比如爱情。

遇见你,是我生命中的一场事故,连思考都来不及,我比我所想象的还要无可救要地陷进去了。

于是,我让爱在夜间飞行。每一个普通的天气,每一个普通的日子,我心的某个角落,有一朵波斯菊开得莫名其妙的快乐。

有人说,女人是花,那么,我说,爱情就是最好的养料。

只要有你,我可以以二氧化碳为生。

女人在爱情上是用不餍足的。我希望这种幸福的状态可以延续下去,但同时又有一种好景不长的预感。

我的快乐行走在美人鱼的足尖上。

在这个时代的如鱼得水和言不由衷,对他的心疼超过了心动。所以,我的心欢迎你,而我的身体却不做任何回应。

这一生,就让我们这样擦肩而过吧。

因为从一开始,我们就选择了一份固定的.情感,这就意味着你我放弃了未来无数的可能。

赵传在午夜的夜晚低吟:“我终于失去了你,在拥挤的人群。”

对喜欢的人和事,我一向选择在十分时放手,甚至不肯看它凋零的过程。

今天,一个普通的天气,普通的日子,一个普通的眼神,心,竟突然地柔软起来。这不是爱,绝对不是,只是迷惑。对,只是迷惑。

每想念一次,就有一种迷惑在心头。

现代文学散文作品经典2

假如欺骗了你,生活如何继续?

假如梦想被搁浅,真心被放逐远方,一切疲惫的托付却一直忘情辜负,灵魂凌乱而受伤,无处安放与梦想,不知哪儿有方向,哪里有嘹响,哪里才能寻觅的蓝天阳光,哪里有风徐徐轻抚脸庞,划过沧桑与绝望,如何让心自在飞翔,静静安躺,舒心地释怀与期待。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朋友,这也是生活呀,这毕竟也是一种成长,哪怕不情愿,哪怕很心酸,哪怕要很长时间走出灰色空间。看清这个世界,然后热爱她,朋友!相信渴望在远方召唤起航,生活在脚下虔诚仰望,梦想在心间萌芽疯长,人生总该让自己不虚此行,不悔此生。

相信吧,我的,一切都会过去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如果结局已经谱写,青春已经启程,那么就让灵魂于指尖舞蹈,弹奏心弦最美最动人心魄的乐章,如果怀抱信仰,那就勇敢地救赎与宽容所有的遇见与不安,让爱感召与感化所有的彷徨与心伤,让心不在孤苦的流浪,让清宁祥和静静流淌,悦纳生活,汲取丰盈充沛的营养,哪怕逆境也随缘无恙,真淳安详。

剪一缕暗香,轻舞飞扬;绣一幅山水,让意境明朗;转一次圣山,让雪莲绽放。经幡纸鸢,遥寄一川明月在云上;星斗云天,轻卷一帘幽梦安魂香。

如果灰暗不可丈量与逃避,那就破灭胆怯,角逐命运,怀抱希望走出人生的’低谷,迎接波澜壮阔的洗礼,走出忧郁沉珂的阴霾,用心灌溉,憧憬明月情怀,再归来,踏出一片海阔天空。

爱若虔诚,心如朝圣。

颠倒梦想,了无挂碍。

让一颗心,安心柔软,自在舒缓,随缘不变,不变随缘。从此之后过往尘烟,风轻云淡,碧海青天,山雨微澜。

命运以痛吻我,我却回报以歌。

有能力爱自己,有余力爱他人。

心植菩提,淡雅盛开。你若盛开,清香自来。释怀所有的一切,放下所有的不安,让勇气牵动激情,让青春放飞希望,在四季的变换里,不变的是我明媚的心与你眼里的晴朗。

观世间音,品众生情,慈悲为怀,从容相待,待到苍山洱海,千帆尽过,但愿我们依然襟怀雅量,磊落清明,会心不远,德和心安。

亲爱的朋友,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依然请笃正善行,让我们纯真信仰,怀仁善美,勇敢地相信自己、相信他人、相信未来。

名家散文精选

1、《背影》

《背影》是现代作家朱自清于1925年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这篇散文叙述的是作者离开南京到北京大学,父亲送他到浦口火车站,照料他上车,并替他买橘子的情形。

在作者脑海里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父亲替他买橘子时在月台爬上攀下时的背影。作者用朴素的文字,把父亲对儿女的爱,表达得深刻细腻,真挚感动,从平凡的事件中,呈现出父亲的关怀和爱护。

2、《春》

《春》是现代散文家朱自清的作品。《春》是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最初发表于1933年7月,此后长期被中国中学语文教材选用。

在该篇“贮满诗意”的“春的赞歌”中,事实上饱含了作家特定时期的思想情绪、对人生及至人格的追求,表现了作家骨子里的传统文化积淀和他对自由境界的向往。

1927年之后的朱自清,始终在寻觅着、营造着一个灵魂深处的理想世界——梦的世界,用以安放他“颇不宁静”的拳拳之心,抵御外面世界的纷扰,使他在幽闭的书斋中“独善其身”并成就他的治学。

《春》描写、讴歌了一个蓬蓬勃勃的春天,但它更是朱自清心灵世界的一种逼真写照。

3、《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是中国文学家朱自清任教清华大学时所写的一篇散文,因收入中学语文教材而广为人知,是现代抒情散文的名篇。

文章写了荷塘月色美丽的景象,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为后人留下了旧中国正直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徘徊前进的足迹。

寄托了作者一种向往于未来的政治思想,也寄托了作者对荷塘月色的喜爱之情。

4、《海上日出》

《海上日出》是巴金的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文章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重点描绘了晴朗天气和有云时海上日出的几种不同景象,展现了日出这一伟大奇观。文章的语言文字优美、易懂,易于学习。

5、《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革命烈士郁达夫于1934年8月创作的散文。1927年4月12日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

1927年4月12日直至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为止的这段时间被称为白色恐怖时期。郁达夫为躲避国民党的恐怖威胁,1933年4月,他由上海迁居到杭州。

1934年7月,郁达夫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今北京),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该文。《故都的秋》全文1500多字,运用了42个秋字来润色北国之秋的“清” “静”和“悲凉”,也处处渗透着郁达夫消极与积极情绪在纠结与斗争的痕迹。

故都的“秋”,其实是郁达夫的“秋”,是表现了他主观感情、审美取向、文学气质和人生态度的“秋”。本文的悲凉美感,跟传统的悲秋情结有关,跟作者的身世性格有关,跟作品的创作背景也有关。

散文 代表作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于1926年写的一篇童年妙趣生活的回忆性散文,此文被收入《朝花夕拾》。

全文描述了色调不同,情韵各异的两大景片: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作者写百草园,以“乐”为中心,采用白描手法,以简约生动的文字,描绘了一个奇趣无穷的儿童乐园。

其间穿插“美女蛇”的传说和冬天雪地捕鸟的故事,动静结合,详略得当,趣味无穷。三味书屋则是一个充全不同的世界,作者逼真地写出了三味书屋的陈腐味,说它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儿童在那里受到规矩的束缚。

但作者并未将三味书屋写得死气沉沉,而是通过课间学生溜到后园嬉耍,老私塾先生在课堂上入神读书学生乘机偷乐两个小故事的叙述,使三味书屋充满了谐趣,表现了儿童不可压抑的快乐天性。该散文入选初中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下册)。

2、《背影》

《背影》是现代作家朱自清于1925年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这篇散文叙述的是作者离开南京到北京大学,父亲送他到浦口火车站,照料他上车,并替他买橘子的情形。

在作者脑海里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父亲替他买橘子时在月台爬上攀下时的背影。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