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一个世纪谎言-列宁“德国间谍”案中的历史虚无主义分
发布时间: 2023-07-11

自苏联解体前后,俄罗斯学界就开始对列宁和十月革命相关史实进行重新审视和考证。在评价列宁时,他是不是“德国间谍”,作为一个原则性的历史-政治问题经常被提起。从历史事实看,列宁充当“德国间谍”的说法在十月革命前就已出现,之后半个多世纪间,为“坐实”列宁的“德国间谍”身份,西方国家先后伪造了“西逊文件”等“证据”,并在各种档案和回忆录中搜集材料,但最终结果却是几乎所有“证据”都被否定。自上世纪90年代初起,俄罗斯一些媒体不断追踪甚至“演绎”该“案件”,但除了重复西方说法外,并无新意。到2017年,俄罗斯学界发表权威论断,明确该说法并无依据。从该“案件”演变过程可看出,这不仅仅是一个以“叛国罪”为名的法律案件,更是一个政治事件,既有西方国家对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领袖的意识形态攻击,也反映了苏联解体前后历史虚无主义泛滥的消极影响。面对林林总总、说法不一的材料,必须以事实为依据,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展开研究分析,得出客观结论。

一、列宁“德国间谍”案的缘起

1917年二月革命发生后,成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流亡国外的布尔什维克党和其他党派人士都争取通过各种途径回国。当年3月底4月初,列宁等30余人乘火车经德国返回俄国,并在彼得格勒火车站发表《四月提纲》,公开进行革命活动。7月初,彼得格勒工人举行反战游行示威,临时政府认为布尔什维克是幕后指使,拟以“叛国罪”等罪名抓捕布尔什维克党领袖。7月初,一家右派小报登出文章,称“列宁通过受托人从德国人手里拿到了一大笔钱”。临时政府发出“通缉令”,追捕列宁、季诺维也夫等布尔什维克,列宁与季诺维也夫被迫避居芬兰边界。尽管受到通缉,列宁还是每天都在《真理报》上发声申辩,揭露临时政府的阴谋,如“政权在哪里,反革命在哪里?”、“黑帮报纸和阿列克辛斯基的卑鄙诽谤”、“诽谤和事实”、“德莱福斯案件重演”、“关于阴谋的谣言”等,指出,“关于列宁等人从事‘间谍活动’的‘案件’,完全是反革命政党蓄意捏造的。”最终,临时政府垮台,该案也随之终止调查。十月革命胜利后,有关列宁是“德国间谍”的谣言在苏维埃国家逐渐销声匿迹。

展开全文

【1917年,列宁在彼得格勒的陶立特宫发表演说】

二、从西逊到梁德列斯:西方国家各种“证据”的收集与被否定

不过,十月革命后,西方国家始终没有放弃对列宁“德国间谍”案的追究,这首先从收集“证据”入手。美国情报部门率先抛出“西逊文件”,之后又有德国外交部档案公开,以及后来的苏共档案解密。只是,当相关档案公布后,先前的全部“证据”都被否定。

1918年10月,美国公共情报委员会公布了一组由新闻记者埃德加·西逊提供的、证明布尔什维克与“德国钱”关系的文件,即“西逊文件”,共68份,该文件公布后,列宁“德奸”案似乎有了可靠“证据”。此外,曾任德国财政部副部长的德国社会民主党著名活动家爱德华·伯恩施坦也发表文章《黑暗的历史》,称“列宁和他的同事们的确从德意志帝国那里拿过一大笔钱。……这笔款子数目大得令人难以置信,至少有5000万金马克。”伯恩施坦还宣称,在1921年初的德国国会委员会外交政策会议上,一位委员称“布尔什维克从德国政府拿到了6000万马克”。此外,十月革命后逃亡西方的原沙皇政府和临时政府官员,如米留可夫、克伦斯基、策烈铁里等人的回忆录也成为上世纪中期前后西方收集和研究列宁“德国间谍”案的证据材料。不过,这些材料先后被否定了。

首先,“西逊文件”被否定。早在1932年,俄裔英国情报官乔治·希尔在所著《我的间谍生涯》中曝出,“西逊文件”中的俄文字母‘e’都有点缺损,应是出自同一台打字机。后经技术专家断定,几乎所有文件都出自同一台打字机,而全部文件却被认为来自相隔数百英里的不同地方。在确定为假造文件后,英国情报人员查出了伪造者,经审讯其承认了伪造行为。上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著名外交家、历史学家和苏联学家乔治·凯南从文件的来源、内容、技术性问题、相关人物的身份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研究,最终肯定“西逊文件”系伪造。1982年,美国档案工作者协会正式承认,其专家1918年认定“西逊文件”时有错误。这是美国官方的最终表态。实际上,从上世纪60年代起,西方学术著作中已经很少将“西逊文件”作为证据。

其次,德国外交部档案中未能找到列宁是“德国间谍”的证据。二战后期,盟军得到一批一战期间德国外交部秘密档案,并陆续公开。部分英美学者对这些档案进行了研究,出版了泽曼主编的《德国与俄国革命(1915-1918)·德国外交部档案文件》,哈尔维格整理的有关“列宁1917年返回俄国”档案资料等。其中显示,德国在一战时期的确曾投入巨资开展“和平宣传”,但没有布尔什维克接受德国政府“宣传资助”的任何证据,更没有列宁接受“德国钱”的证据。在此情况下,部分西方研究者猜测,德国政府已经“严谨”地销毁了列宁充当“德国间谍”的材料,而真正的“证据”应该在苏共中央档案馆中。

再次,从苏共档案中也没得到新证据。苏联解体后,1993年,苏共中央档案馆十月革命档案解密,列宁“德国间谍”案有望获得“新”材料,这是西方期待多年的“最终”证据。不过,苏共档案库中,用21个文件夹保存着临时政府侦察机构收集的有关“列宁与德国关系”材料,即便在斯大林时期也没被销毁,但其中并没有布尔什维克党“德国事务”的证据。

最后,美国学者梁德列斯得出客观结论。1995年,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授S.梁德列斯发表专著《重新追踪布尔什维克“德国黄金”问题:1917年指控的调查》。书中对1917年临时政府指控列宁和其他布尔什维克领导人“叛国罪”的主要依据进行了详尽分析,得出结论:没有证据证明列宁收取“德国钱”。到这时,证明列宁是“德国间谍”的所有可能的法律证据几乎全部被否定。

【1918年8月28日,列宁在苏联人民代表大会上讲话】

三、从苏联解体到十月革命百周年:列宁“间谍”案在当代俄罗斯的演变

1990年前后,在戈尔巴乔夫“公开性”、揭开“历史空白点”的推动下,在苏联有人开始重提列宁“间谍”问题。同时,苏联一些出版社还再版了十月革命后流亡西方的部分俄国政治家的回忆录,其中或多或少涉及列宁“德国间谍”案。1993年前后俄国政府解密了一战时期俄共档案,出现了一些档案研究成果。两相结合,俄罗斯史学界围绕该问题出现了多种说法,且争论不断。当代俄罗斯历史学家索博列夫认为,以“西逊文件”为代表,美国记者和历史学家曾用虚假的调查报告严重误导公众舆论,手段令人瞠目。正因此,有关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太多谎言被编造出来并添枝加叶地传播。半个多世纪后,当那些谣言和传说在西方几乎被遗忘时,却又在俄罗斯被“我们的记者和政论家当作纯粹的真理”到处散布。这种被西方媒体左右的社会舆论十分反常。

反常现象还体现在影视剧中。2004年俄罗斯电视第1频道播出了电影《谁为列宁付款?世纪之谜》,其中称列宁是“一个精明的双重间谍”,还“披露”了帕尔乌斯与托洛茨基和加涅茨基等布尔什维克的复杂关系。该片用很多“悬念”勾起观众无限好奇心,同时也令老一辈“苏联人”无比震惊,他们根本不相信布尔什维克党曾被德国外交部所操纵的说法。更多的是发表在各种报刊杂志上的文章,绘声绘色地描述列宁回国途中与德国政府合作,收取“德国钱”。还有文章演绎列宁让帕尔乌斯从德国“弄”钱的经过。更有文章猜测,一战时德国因多向进攻,并没有“额外黄金”支持俄国革命者。布尔什维克党主要是通过银行家进行“革命融资”,从而形成了布尔什维克-银行家的组合等。这些描述多为猜测或在西方说法上的演绎,有些连学术成果都不能算,却在网上传播很广。2009-2010年,当代俄罗斯历史学家祖波夫主编的两卷本《二十世纪俄国史(1894-2007)》出版,该书肯定列宁接受了德国资助并充当德国秘密代理人,帮助德国政府从内部瓦解沙俄。德国政府则派特种兵帮助列宁和其他政治流亡者经德境回国,并拨出5000万金马克资助俄国革命者。该书被中国学者称为“颠覆性”著作。的确,它颠覆的不仅是人们对苏联历史的认知,还有历史事实本身。

总体看,自20世纪90年代初,在俄罗斯,围绕列宁“德国间谍”案的书籍文章媒体材料不胜枚举。不过,多数并非为呈现历史真相,主要还是因该话题为“空白点”,很抢眼,有“卖点”。

这期间,俄罗斯严肃历史学者一直在为澄清事实而努力。还在1997年,历史学家斯塔尼斯拉夫·塔拉索夫就指出,从担任临时政府总理,到流亡国外几十年,克伦斯基从未断定列宁是“德国间谍”。索博列夫、罗金诺夫、斯塔里科夫等历史学家也努力澄清史实,反驳谣言。亚历山大·舒宾则著书详细计算布尔什维克党和列宁在一战前及战争期间的经费收支,断定,十月革命前布尔什维克党经费主要来源是各国社会民主党人的捐赠。他强调,不排除布尔什维克党接受过德国社会民主党成员的捐赠,不过,在接受捐赠时,必须核查资金来源,一旦发现赠款与德国政府有关联,即马上拒收。他肯定,1917年春夏,加涅茨基和科兹洛夫斯基以个人形式捐赠了一些钱,不过金额有限,不超过3万卢布。

2017年是十月革命一百周年,在俄罗斯集中出版了一批与列宁和十月革命相关的著作和文集。如前述,历史学家叶缅里扬诺夫著文披露了“西逊文件”的“出笼”过程,以及乔治·凯南和美国档案工作者协会承认“西逊文件”系伪造的情况。并指出,在美国官方和学界已经承认其错误的情况下,本世纪初,还有俄罗斯学者不顾已有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