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为什么没有收录李贺的诗?李贺的诗究竟好在哪
发布时间: 2023-07-17

本文目录

《唐诗三百首》,为什么没有收录李贺的诗

中国唐代诗人中有诗仙李太白、有诗圣杜甫是也、还有诗鬼之称的李贺,然而清人衡塘退士选编的唐诗三百首就偏偏无视他的存在,或许会有人以为这是一个疏漏,其实非也,试想一下一个饱读诗书的士大夫一个以唐诗为研究对象的大学究怎么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

这好比夏夜天空虽然繁星满天但最亮的依然除了月亮之外就是七斗星辰了,李太白可独占月色李贺诸神总得在七星之中占得一席之地才对吧,可是遗憾的是偏偏要将他给忽略了,为什么?

我作如是想,李贺早有自觉他在一首著名的诗歌中有云: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唱天下白"。此诗说明李贺的三观与中国的士大夫判然有别,与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价值观大相径庭,因此清人在唐诗三百首的时候故意将这个不见容于以高升进仕作为读书人终生目标为宗旨的大诗人奥特了。

以上答案纯属本人的杜撰,当作脑洞大开也不为过,謝邀,並㊗️朋友们冬安!

李贺的诗究竟好在哪里

唐朝(公元618-907年)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唐诗是中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唐朝诗歌分为初期--高祖武德元年-武后长安四年 盛期--中宗神龙元年-代宗大历五年 中期--代宗大历元年-文宗太和末年 晚期:文宗太和末年-唐灭亡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是“长吉体诗歌开创者。”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唐高祖李渊的叔父李亮(大郑王)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

李贺的诗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1、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选自唐·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若个,哪个。万户侯,食禄万户的侯爵。请您到凌烟阁上看一看,绘像于其上的大人物哪个是书生出身?此乃怀才不遇的牢骚之言,意指皇帝不重用文人,使自己没有用武之地。

2、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选自李贺《李凭箜篌引》。诗句描写李凭弹箜篌技艺的高超,使石破天惊,招来潇潇秋雨。想象奇特,出人意料。

3、不须浪饮丁都护,世上英雄本无主。

选自唐·李贺《浩歌》。浪饮:狂饮,没有节制地饮酒。丁都护:一作“丁督护”,为南朝时一种乐曲的名称。不要在丁都护这种哀伤的曲调中没有节制地饮酒,世界上的英雄本就不属于哪一种特定类型的人。这句诗词说明人需要积极向上,谁都有可能成为大英雄。

4、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

选自唐·李贺《致酒歌》。拏云:凌云。幽寒:处境困难。坐:徒然。呜呃:悲叹的样子。年轻的时候应该有壮志凌云的心,不应该总是顾念着暂时的困苦而空自哀叹。

5、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选自唐·李贺《雁门太守行》。敌人就好像黑云一样压过来,城池仿佛被要被压倒了,这时候风云突变,敌军如同黑云一般来势凶猛,城池仿佛要;风云变幻,一缕阳光从黑云的缝中透了出来,映照在守城将士的甲衣上,金光闪闪。

6、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

选自唐·李贺《致酒行》。我有时心烦意乱,不知所措,就像雄鸡一声报晓,黑暗就过去了,光明就到来了一样。比喻对未来持有乐观态度。

7、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

选自唐·李贺《天上谣》。浦,水边,岸边,小河流入江海的入口处。此二句乃是写星空之景。前句写视觉,以“漂”字将天河坐实为“河”,想象奇特,动感极强。后句写听觉,以“浦”字形象地写出天河也有汇入大海的入口,并以拟人修辞手法形容飘过天河河口的云彩学着水流之响发出潺潺之声。由此,视觉与听觉形象交相辉映,共同构拟出了一幅“有声有色”的天庭图画,让人思之味之,浮想联翩。

8、无情有恨何人见?露压烟啼千万枝。

选自唐·李贺《昌谷北园新笋四首》。无情有恨,是互文手法,意即有无情、有无恨。竹本非人,无论它有情无情、有恨无恨,何人会关心它呢?但是,浓露在叶、烟雾绕园之景何尝不让人感觉到它的千万枝都在哭泣呢?这是在运用设问手法,在一问一答中借写竹园之景而抒发诗人自己郁郁不得志之情。因为竹子本就是中国古代高士人格的象征,故咏竹实是咏人。

9、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选自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兰花凋零时走在送故人去咸阳的路上,苍天如果有感情的话那么它也会老去。

10、生来不读半行书,只把黄金买身贵。

选自唐·李贺《嘲少年》。这是李贺抨击唐代科举制度腐败之语。说的虽是唐代,但指斥的却是金钱介入考试的中国历代社会。

李贺这小鬼是个天才神童,七岁就以擅写诗歌著名。他的诗作在市井流传后,当时文坛大佬韩愈、皇甫湜知道了,感到给出惊讶,于是两人骑马前去看李贺这个小鬼,到李贺家不远处就看见一个头上扎着两个羊角,身穿一身荷叶衣服的七岁小鬼出来迎接,此娃就是神童李贺。于是到他家里去,让李贺做诗,李贺如同事先构思好一样,挥笔写下《高轩过》,原文如下:

华裾织翠青如葱,金环压辔摇玲珑。

马蹄隐耳声隆隆,入门下马气如虹。

云是东京才子,文章巨公。

二十八宿罗心胸,九精照耀贯当中。

殿前作赋声摩空,笔补造化天无功。

庞眉书客感秋蓬,谁知死草生华风。

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

这下可把.皇甫湜惊呆了。这么短的时间作出描写他们两位的诗,高轩过的意思有两位贵人来了。于是韩愈把自己骑的马让给李贺,三人同行而归,从此李贺李贺这小鬼就声名大振,声名远播。此后经常骑着小毛驴,背着行囊外出写诗,看到什么都能写成诗。厉害了,我的李贺!神童遇到伯乐,本该辉煌腾达,可是后来究竟怎么呢?

《雁门太守行》是李贺的一首经典诗作。这首运用乐府古题创作的诗作,主要通过描写战争的悲惨场面,来表达将士们视死如归,报效朝廷的决心。李贺在这首诗中对色彩运用十分准确传神,再现了战争场景中非常具有视觉冲击力,极其残酷血腥的一面,让人不寒而栗!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诗的首句,一个“压”字,便把敌军人马之多,来势汹汹,以及交战双方实力上的差距等描写得淋漓尽致。不知你读到这句诗,是否也想起了古代战争电影或者电视剧中,必有的两军对阵的宏大战争场面。次句,李贺巧妙的借助日光凸显守军将士的士气。只见他们披坚执锐,严阵以待,一缕日光从云缝里透射下来,映照在甲衣上,金光闪闪。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诗的三、四句则是从听觉和视觉上来营造了战争之地阴寒惨切的气氛。在诗人的笔下,此时正值深秋,万物凋零,可以是一片死寂,也正是在这样的一个环境里,战争的号角声吹起,战争规模宏大。至于战争的激烈和残酷,诗人并没有平铺直叙,而是以战后晚霞映照在战场上,把胭脂般鲜红的血迹透过夜雾呈现出一片紫色。极易使人产生联想,战争的残酷血腥不言而喻。

李贺擅长鬼神入诗

李贺这写诗颇有几分浪漫主义的色彩,而且想象力及为丰富,他写诗有个特点,经常喜欢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把鬼神写到诗里是家常便饭。看看这首《神弦》在讽刺女巫装神弄鬼的同时,把什么鬼啊、神啊都请出来了。

女巫浇酒云满空,玉炉炭火香咚咚。

海神山鬼来座中,纸钱窸窣鸣旋风。

相思木贴金舞鸾,攒蛾一啑重一弹。

呼星召鬼歆杯盘,山魅食时人森寒。

终南日色低平湾,神兮长在有无间。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