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香港回归一代看中国教育?新印度报纸和媒体怎么看中
发布时间: 2023-07-06

由香港回归一代看中国教育

  香港的同龄朋友们:

  你们好!我们是来自内地的“80后、90后”。可能你们同样在关注,今天,旺角暴乱的37名被告在九龙城裁判法院出庭受审。这37人中,最年轻的只有17岁。

  我们正在欢度春节,为什么会有香港的同龄人成为暴徒?互联网如此发达,我们不是没渠道相互了解、探讨,却为何要在社交网络“unfriend”、“unfollow”?

  这一次,有些话,我们想心平气和、坦诚地对你们说:

  我们是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成长起来的,人们把我们称为是“改革一代”。你们是在香港回归前后、一国两制下成长起来的,我们愿意把你们称为“回归一代”。我们和你们一样,都对自己的未来抱有梦想,对家园的发展抱有期待。

  听说,你们困惑于中西方身份之问,骄傲于“香港人”的自称;你们不安于家乡在世界的地位下滑,不满于内地人的“入侵掠夺”;你们热衷于校园里的“民主”口号,不屑于“建制派”的观点;你们自信于香港的文化传承,轻蔑于内地的文字和教育……

  尽管如此,家与国就那么容易分开吗?

  走在香港街头,我们会看到轩尼诗道、德辅道这些西化译名,但也能路过洛阳街、湖北街、奉天道这样浓浓中国味的路牌。基督教的盛行,并不妨碍关公、妈祖、土地庙遍布全岛……

  香港和内地青年,我们已经在网络上争论了太久,如果双方永远居高临下、指责对方,将永远也看不清彼此,更看不见历史的真相:

  指责香港“数典忘祖”的内地青年,我们也许知道电影《十月围城》,却不一定了解王学圻有真实的角色原型,他是一直倾力赞助革命的香港富商李煜堂(1851-1936);

  我们也许知道抗美援朝,却不一定知道是香港企业家霍英东,突破西方国家、港英当局“全面禁运”铁幕运来大量物资;

  我们也许看过纪录片中的“大逃港”场面,却不一定知道1962年5月的马路上,数百名香港人以躺倒的肉身,阻挡住港警的车轮,高声呼唤素不相识的大陆同胞:“快跳车!快跑!”

  指责内地“忘恩负义”的香港青年,你们也许知道九十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却不一定知道1998年3月19日,人民大会堂里掷地有声:“只要特区提出要求,中央将不惜一切代价维护香港的繁荣稳定,保护它的联系汇率制度!”

  你们也许熟知家常粤菜的“蚝油菜心”,却不一定知道这是500多个供港蔬菜基地的女工冒着烈日,按“供港菜心”的严格长度要求采摘的;

  你们也许知道香港每4天才供水4小时的历史,却不一定知道,是内地1万多人凿山劈岭,才让东莞东江倒流80多公里,开出了“香港人的生命线”——东深供水工程,五十年来供水从未中断!

  九七回归,回归的不仅仅是身份,更是文化血脉。从历史到今天,正是香港和内地互相给予,彼此支撑,才让中华血脉战胜战争的炮声,折断野蛮日寇的尖刀,穿越十年文革的浩劫,推倒租界铁网的阻隔而不可断绝!

  斗转星移,看到有香港同龄人在互联网上留言“我愿当港英余孽”,有香港同龄人支持所谓的“占中”和旺角暴乱时,我们感到惊诧。为什么同为兄弟,年轻的我们之间却有了这么大的疏离和隔膜?

  也许有人会说,我们香港年轻人要做“世界公民”,追求的是西式“民主自由平等”。但你们是否忘了,这些概念并非西方的独创,更不是中西方文明分野的标志。2400多年前,孔子畅想“天下为公,世界大同”;2200多年前,孟子喊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900多年前,范仲淹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300多年前,黄宗羲宣告“天下为主,君为客”……

  追求“自由民主”没有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样将“自由和民主”容纳其中。我们可以充分想象“自由民主”,但不应忘记,没有哪一种成功的民主模式是脱离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凭空移植的。

  即便同源于西方文化,英国、美国、日本的民主模式也各有不同;同样的西式民主,在伊拉克、在阿富汗、在利比亚,只是改变了制度,却没能解决仇恨、战乱和贫穷。

  我们知道,你们寻求改变,还因为让人感觉逼仄、失望的香港社会现实。

  站在历史的节点,西式理念遭遇层层困惑,香港发展也面临种种瓶颈。当你们把遭遇的现实问题归咎于内地时,是否想过,你们以为的问题的根源,也许正是解决问题的钥匙?是否想过,可以回过头来拥抱一直背靠和依存,但却被你们轻视、无视甚至敌视的这片大陆?回归不是单向的,更意味着香港与内地的拥抱、融合和重新认识。

  和你们一样,我们也给“世界公民”这个概念点赞。香港最大的魅力,就是对中西方文明、对自由观点和市场的巨大包容力。现在是我们摘下有色眼镜,真正去了解彼此的时候了。如果说,前150多年,“香港奇迹”的秘诀在于,你们打开了海洋文明的出口;未来的150年,再次创造“香港奇迹”的关键,应当就在,你们回身真正拥抱绵亘几千年的中华文明。

  我们想告诉你们,对于香港青年,采纳西方精华、回归东方怀抱,并不是一个“非A即B”的选择。站在东西方文明的交汇点上,香港之所以能吸引海洋文明的目光,是因为你身后有东方文化的璀璨光芒。

  邱立本先生曾用金庸小说打比方,形容自己和内地学者的读书进境:“实际上大家都是在练九阴真经,但彼此看对方的练法都像是‘倒练’九阴真经,不过殊途同归:到了21世纪,大家的武功都在同一个层次了。”在我们这一代,香港和内地的互读,可能也将经历同样的历程。

  听说街头发生冲突的时候,不少香港同龄人传唱过beyond《光辉岁月》里面的一句:“风雨中抱紧自由”,我们想把这首歌的另一句送给你们:“愿这土地里,不分你我高低。缤纷色彩闪出的美丽,是因它没有分开每种色彩。”

  此致

  敬礼

  四位内地年轻人

新印度报纸和媒体怎么看中国

去年去印度旅行的时候我常看《印度斯坦时报》(Hindustan Times)、《印度时报》(The Times of India),这是两份英文日报,主要城市都有出售。在报摊买这两份报纸的多数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中产人士和游客,也就是那些坐得起一等、二等火车车厢的人,而买土著语言报纸的似乎多是中下阶层的小店主之类,当然,更多的人不买也不看报纸他们更喜欢看有歌舞剧的电视。 印度媒体有新闻报道自由,我喜欢看他们吵吵嚷嚷纵论天下大事的热闹劲。难免,我会特别关注涉及中国的报道、评论,可有点惊讶的是报纸上对中国的看法如此负面涉及中国的环境污染、拆迁争议之类的新闻我倒觉得正常,毕竟这是中国实际存在的问题,但是我感到惊讶的是很多印度的政府官员、大学教授和评论家对中国怀有的强烈戒备心理,比如,中国参与斯里兰卡的工程,他们就认为这是中国在印度洋牵制印度,华为在印度出售电信设备也被怀疑有碍他们的军事安全,他们似乎认为中国人在南亚的每一个动作即使外人看来是商业性的都是针对印度的阴谋。 这些报纸上的发言者一点也不讳言他们最大的假想敌是巴基斯坦和中国,前者似乎正越来越远地落后于印度,但后者则是个强劲的对手。他们对中国过分在意甚至可以用怨恨来表达,让他们焦虑的主要是三件事:1962年两国发生的冲突,中国和巴基斯坦的伙伴关系,而现在则是经济发展方面和中国的比较。 我想怨恨的源头是1962年,在那次边界冲突中印度遭到挫败,但就对那片荒僻土地的战友而言他们现在并不吃亏。可是一个正在崛起的国家总是对最近一次重大挫折耿耿于怀,就像今天在中国不少愤青也对日本有仇视一样。就我个人的观点来看,今天的中国和日本并非你死我活的关系,同样,印度和中国也不是。尽管在国家利益上有局部冲突,但是目前的和平和商业合作对双方的利益更有好处。比如,尽管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外交关系更为亲密,经济合作也得到政府强力支持,但贸易额却还不到100亿美元,而在全球市场的自发作用下,中国和印度两国的年度贸易额已经超过了500亿美元,各自给对方提供的就业机会、税收收入是巨大的。 对中印经济和发展模式的比较不仅仅是印度人喜欢说的话题,实际上《金融时报》、《经济学家》这些有国际影响的媒体在过去几年做过很多这方面的报道,这些比较在印度引起的反响要比在中国强烈的多,印度人非常在意里面提到的内容,比如印度在信息产业上的优势、印度的民主制度的优劣等等,他们的媒体也经常把孟买和上海做比较。但就我在北京的生活经验而言,我接触的媒体圈、文化圈的人士大多对印度并不了解,也没有和印度比较的欲望,北京、上海人喜欢和伦敦、纽约、巴黎看齐,而不是和孟买、新德里拉关系。 在孟买海边的小餐馆我曾经和从班加罗尔来度假的塔鲁探讨过这个问题,这位电子工程师并没有去过中国,但他说的话却深得我心,他说别太相信媒体上的胡扯,那是新德里的政客和编辑的看法,因为他们需要树立一个敌人,他们就不断说那就是我们的敌人,人们相信了,就真的以为有了敌人。 问题是,如果双方都真的以为对方就是敌人,那可就不妙了。 让我们无言,他喝了一口咖啡,这是英国人传入印度的饮料,而我喝马沙拉茶,茶源自中国,也由英国人在印度普及,不过当地人喜欢煮茶的时候加上牛奶、香料和糖,类似巧克力奶茶,浓稠甜蜜。

国庆阅兵怎么跟北韩的阅兵很像,大家觉得呢

疑问:你是不是中国人?
你管他像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