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如何减肥?李敖为什么说钱钟书是“读死书的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产后如何减肥

生活中有很多女性在产后发现自己的身材不如意,就想采取措施来进行产后减肥,但一些女性在采取措施后总是达不到想要的效果,就让她们特别烦恼焦虑,其实产后减肥是有诀窍的,如果在产后减肥效果不佳不妨采取这几种方式。

产后减肥要怎样做才能达到效果?

一、要进行身体部位型减肥

可以选择一些高效燃脂的运动,通过一些APP搜索可以得到很多减脂动作,并且按照动作规范以及时间要求来进行运动,这些高效燃脂运动能在短时间内让身体局部热量被大量消耗,起到高效率的减肥作用,只是要知道在选择运动方式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来决定。

二、要配合有氧运动

如果体重比较高是不建议跑步以及快步走等运动方式,这些运动方式达到的减肥效果并不明显,可以选择一些有氧运动。如果体重超标不是特别高,可以选择跑步这种有氧运动方式,但如果体重超标比较高就要采取其他有氧方式来大量消耗身体的脂肪。

三、要注意自己的饮食

单纯通过运动是不能达到想要的减肥效果,还需要配合饮食,可能很多女性产后会进食比较多的高热量高营养食物,而这些都是导致体重失控的主要因素,所以要调整自己的饮食,尽量避免高热量高脂肪食物,才能避免过多的脂肪被身体储存,让体重不断上升,也可以多吃一些瓜果蔬菜瓜果蔬菜中的纤维比较高,可以帮助促进蠕动,排出毒素的同时还能有效燃脂。

四、要坚持

由于减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并不是在短时间内就可以见效,因此要坚持,循环渐进,不要过于焦躁也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同时避免过度减肥,过度减肥会给身体带来不可逆转的伤害,也会让哺乳期的妈妈在哺乳婴幼儿时给孩子带来影响。

五、保持足够的睡眠

可能很多新手妈妈在照顾孩子的时候睡眠容易有不足够的现象,但要知道但睡眠不足够身体的内分泌会紊乱,代谢也会下降,就容易影响减肥的效果,所以要保持足够的睡眠,可以让家里人帮忙带孩子,让自己有足够的休息时间。

温馨提示

在产后想要健康成功的减肥采取正确的措施才是最重要的,毕竟在网络上很多减肥谣言以及减肥误区容易让人达不到有效的减肥效果,所以在选择时不能盲目,要正确分别。

李敖为什么说钱钟书是“读死书的”

上个世纪80年代,外国人到中国来有三个愿望,一是登长城,二是游故宫,三是见见钱钟书。

1979年以前的钱钟书在大陆还是默默无闻,在海外确是声名显赫,尤其是美籍华人学者夏志清在自己的著作《中国现代小说史》中,称赞《围城》可能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最伟大的一部长篇小说,在美国学术界掀起一股钱钟书热。开放以后,大陆发现美国人居然这么崇拜钱钟书,国粹派终于扬眉吐气,有了自己的超级文化偶像。钱钟书变成了中国文化界的圣人,于是有人说中国有三件宝:长城、故宫、钱钟书。

钱钟书是当代中国的文化巨人,兼学者、教授、 诗人、作家、翻译家于一身,学贯中西,记忆力惊人,精通多种语言,能背诵无数的诗词和文献,能将经史子集随手拈来、头头是道。有人称钱钟书为“文化昆仑 ”、“大天才”、“大思想家”、“一代鸿儒”,而且有了专门研究钱钟书的“钱学”,这是大陆第一个还活着的学者就有专门研究自己的机构。

钱钟书是相当清高的,根本不把名利放在眼里,拒绝媒体炒作,哈佛大学牛津大学天价也请不动他,对那些吹捧者也是反感的,在给人信中说“钱学之名,牵累弟不少,年来清静,破坏殆尽”。对“文化昆仑”的称号,钱钟书则说是“昆仑山快把我压死了 !”。钱钟书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值得人们去研究的,导致后世很多人都只记住了他的狂妄,而记不住他的冷静。夫人杨绛曾经为钱钟书辩解说,钱钟书绝对是不敢以大师自居的,因为他从来都不把自己放在大师之列当中。

吴宓说过,“自古人才难得,出类拔萃,卓尔不群的人才尤其不易的。当今文史方面的杰出人才,在老一辈中要推陈寅恪先生,在年轻一辈人中要推钱锺书,他们都是人中之龙,其余如你我,不过尔尔。”钱钟书的确学问渊博,一部《管锥篇》就引述了四千位著作家的上万种著作中的数万条书证,论述范围由先秦迄于唐前,用文言文以读书笔记的形式写成,被誉为打通了文史哲。

对于钱钟书的评价历来就有两种极端看法,褒之者誉为博大精深,贬之者称为一地散钱,钱钟书到底是单纯的学问家还是思想家呢?

王朔说过,钱钟书是个“立体书橱”,只会背死书。李敖也说过,钱钟书读的书很多很细,但是思考力不够,他是读死书的。王朔和李敖都是有名的大嘴,想什么就说什么,这次两人对钱钟书的评价居然差不多。

吴组湘先生是钱钟书的同窗学友,他说钱钟书:“你的著作里什么都有,就是没有自己。”

当代著名思想家李泽厚曾在一次采访中说:“互联网出现以后钱钟书的学问(意义)就减半了。比如说一个杯子,钱钟书能从古罗马时期一直讲到现在,但现在上网搜索杯子,钱钟书说的,有很多在电脑里可能就找得到。 严复说过,东学以博雅为主,西学以创新为高。大家对钱钟书的喜欢,出发点可能就是博雅,而不是他提出了多少重大的创见。在这一点上,我感到钱钟书不如陈寅恪,陈寅恪不如王国维。王国维更是天才。”

何新认为,虽然钱先生博闻强记,学富五车,但自身却始终没有形成一种系统的哲学或主义,缺少一个总纲将各种知识加以统贯。所谓“七宝楼台,拆碎只见片断”。他也缺少一套宏观的方法论。所以现在一些人鼓吹的所谓“钱学”,我认为是一种缺乏根基的学术炒作。我想钱先生自已对此也不会感兴趣。

在《王元化晚年谈话录》中,当代著名思想家王元化认为钱钟书的书读得很多,连骈体文都会做,可以随意引述中外各家的资料,这是长处,但是钱钟书“没有什么思想内容,他思想内容非常平凡”。

学者许纪霖指出:“钱先生以知识渊博著称,前无古人,后无追者。但他不屑于建构理论体系和深入分析。舆论和有些‘钱学’研究者一旦陷入无节制的赞美,便会激起反弹。”

说钱钟书不是思想家很多人是不同意的,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夏中义认为,与顾准、李泽厚、王元化相比,钱锺书作为思想家的贡献之大,一点都不逊色。《管锥编》表述思想的语式,并不是现代学界所通用的白话语式,故又可说《管锥编》里的深刻思想,实是一种不宜用常规尺度来测量的思想。姑且称为“暗思想”。1979年《管锥编》初版至今,还几乎无人有能力认证《管锥编》里的思想,足以称钱为重量级“思想家”。证明不了,偏偏感觉就是,结果变成了一种假想。正如贺卫方所说:“有人认为钱锺书先生不是思想家,那不过是因为迄今为止还没有出现过这样类型的思想家而已。”

钱钟书是知识积累型作者,而非思想型作者,《谈艺录》、《管锥篇》都是评点感悟式文字,走的《日知录》的路子,缺乏“体系性建构”,也没有什么思想体系,为中国文化提供真正新的东西。有些人偏偏不承认,说是思想默存于学术,非要读出微言大义来。

李泽厚通过与刘再复对话的形式,断然宣称:‘谈论中国近现代史,特别是近现代文化史,前不可能绕过康、梁,后不可能绕过陈(独秀)、胡(适)、鲁(迅)。他们是重要的文化历史存在。可以不讲陈寅恪、钱锺书,但不可不讲鲁迅、胡适。”在思想家的眼里,学问家陈寅恪钱钟书的份量是赶不上思想家鲁迅胡适的份量。

青年学者王晓渔认为:“士林常把钱锺书和陈寅恪并称,我不敢苟同,两者并非同一路数。无论学问还是风范,我都更被陈寅恪折服。钱锺书先生认为陈寅恪先生的学问太Trivial(琐屑),我的感觉恰恰相反,陈寅恪的史学著作,一两句内气象万千,钱锺书的读书札记虽有螺丝壳里做道场的感觉,但终归感觉像微雕。钱锺书世事洞明,可是太聪明了一点,如果在一个正常的年代,倒也无妨。但是在一个不太正常的年代,‘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的陈寅恪,更让后人难忘。”

葛红兵从道义上指责钱钟书是“乌龟哲学”。“钱钟书在文章中做了什么?萨特说过:‘黑暗的时代不反抗就意味着同谋。’钱钟书,他反抗了吗?他躲在锅炉边看他的书——这是一种乌龟哲学。”“躲在故纸堆里生活,对时代的沉默不是‘乌龟哲学’吗?……他关心这个时代,但他为什么不讲呢?……如果一个知识分子他关注这个时代,但不向这个时代发言,他对这个时代一切都保持沉默,那么他能做什么样的学问?这很可疑。”

葛红兵的批评是一种典型的道德绑架和人身攻击。钱钟书一生平稳,没有大起大落,不关心政治只关心学问,既参与英译蒋介石《中国之命运》,又进入《毛泽东选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