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课程(三年级数学尖子生,应该到哪里去学奥数
发布时间: 2023-07-08

本文目录

三年级数学尖子生,应该到哪里去学奥数

数学尖子生?考试100分是吗?我觉得有点自封的概念,数学能力高低和成绩还是有区别的。我带的三年级学生里基本是95分以上的,但是课外数学差距还是很大。应该到哪里学?首先你要大致清楚三年级课外大致学什么?我是王老师,致力于小学数学的精品问答!今天大致梳理下三年级课外培优的一些内容,供您参考!途径很多,但是建议去有体系,有评定系统的机构去学,毕竟适合的,孩子能努把力够得着的才有益。

三年级课外知识

以某思考纲为例,从计算,应用题,几何,数论组合数学等几方面简单介绍下。

① 计算

乘除法巧算,凑24点填算符,等差数列等知识点。其中等差数列题型变化最大,求项数,求和,求某项,求公差,中间项,连续奇数求和等等。

② 应用题型

鸡兔同笼及相应拓展题型,还原问题,方阵问题,盈亏问题,日期问题,报数问题,和差倍进阶题型(几倍多几,几倍少几)等等,一般都分为基础题型和拓展提高题型。重点是掌握解题的策略和多思路解题,这样才能举一反三。我在悟空问答分享了近300种不同例题解题策略,可以先了解下。

如下为三个对象的鸡兔同笼问题。

③ 几何

通过一些如割补,平移方法技巧求复杂图形的周长与面积。基础是了解各图形面积推导步骤,而不是记熟公式。还有就是多边形内角和和外角和知识点。

④ 数论和组合数学

数论相对少,主要是利用奇偶分析。组合数学涵盖的就比较广泛了,如计数问题,逻辑推理问题,数独等拓展内容。

结语

课外数学也是知识体系,学和练要有效结合。学是一方面,了解一些常见题型的辅导方法才能促进孩子对于奥数的学习信心。

欢迎关注王老师头条号及悟空问答

学习更多好玩有趣的数学干货知识

小学三年级才开数学课,是否有利于孩子数学思维的发展

我认为这是一种可行的办法,只要在123年级的时候,学校要用这些时间让小孩真正的去学习语言,而不是放羊。

在我们还是小孩的时候,我们的周围有很多的文盲。他们一辈子都没上过学。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出。但是他们的计算能力却非常的好。

我有一个伯伯,一个字都不认识。在他十多岁的时候,看到别人打算盘很好玩。他就叫那位算盘高手教他。那位算盘高手先教他学会那些阿拉伯数字,然后就让他学习打算盘了。后来他打算盘比他的师傅厉害。

能够做到这一点,是有原因的。尽管他是文盲,但是他却有很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不管到哪里,他永远都是小孩的中心,小孩就喜欢听他胡说八道,段子,笑话,故事谁手拈来,我们也知道很多故事都是他临时编造的。

当时没有计算器也没有电脑,会打算盘,那就很了不起了。我们还可以看到,有一些小孩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数学了,学打算盘了,但是,打算盘的能力依然比不上他。

这不但跟一个人的智慧有关,也跟一个人是不是用心有关。

在我们客家话中还有一个词叫做阿婆算。阿婆算计什么意思呢?这个词就是用来描述那些没有什么文化的妇女,在做买卖的时候快速的计算方法。她们有一套非常快速的加减法的口诀。我经常听她们这样念:

一五六,意思是1+5等于六。

八七五,意思是,8+7等于15。

八六四,意思是8+6等于14。

人类由两个能力,一个是语言能力,一个是数学能力。语言能力要比数学能力发展要早得多。小孩在一到三年级是发展语言智力的最佳的时期,如果这个时候能够好好的教育,他们会学到很多的东西,以后对他们所看见的东西,听到的东西就会有很好的理解。

当他们的理解能力加强以后,他们再来学习数学,那就很简单了。一些小孩反映上课听不懂,实际上不是老师讲他不懂,而是他真的不能理解老师所讲的话,这就是语言理解的问题。所以有一些小孩在做数学题的时候做的很好,有一些小孩做数学题的时候就乱做,做的非常的差。

实际上就是因为有一些小孩能够好好的理解数学的题目有一些小孩根本就看不懂数学题目,或者是,尽管看了但是理解总是有偏差。从家长骂小孩的言语,我们就知道了:这么简单的题目,你都算不出来,你看到哪里去啦?

你看到哪里去了?当然,他看题目了大致看不懂啊!

所以在这里我讲一个观点: 如果一个小孩的数学学不好,他应该补习的不仅是数学,还有语文呢。

小学三年级,换了数学老师,现在上课听不懂,作业也不会怎么办

1.先问问孩子有没有认真听讲。三年级虽然是个转折点,但也不至于认真听讲了还啥都听不懂;2.跟数学老师沟通,说明情况,看看他有什么办法能让孩子听懂他的课;3.了解一下班里其他同学是不是也听不懂现在的数学老师讲的课,如果是,就必须找数学老师反映情况,他会改变教学方法做出调整,如果不是,那就是自家孩子有问题,也要了解清楚,才好对症下药。4.放心,如果是老师的原因,学校肯定会解决,要么让老师调整教学方法,要么再换一个数学老师。毕竟,减负不减质,教学质量还是很重要的。

小学三年级已经在学六年级的数学了,这样可行吗

不推荐超前学习,但并非完全不可。建议还是能按照学校正常的教学进度进行学习。

学习要量力而行,一至六年级教材的编排比较合理

我们都知道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奢望“一口吃个胖子”,循序渐进,逐渐提高,才是我们应该追寻的。一至六年级教材,是由众多教育学者一起制定的,本身就具有合理性。建议,上到了哪个年级就学习哪个年级的知识。如果想要预习,那么寒暑假预习下个学期的课程就行了,不宜超前学习过多。

跨年级学习文化课,导致孩子音体美方面发展受限

由于一个人每天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跨年级学习文化课,多数情况下会导致孩子每天可以用于音体美等方面的发展时间和精力受限。对于孩子,尤其是对于童年时期的孩子来说,还是应该在音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多多接触自然与社会,适当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虽然分数很重要,但是并非只有提前学习这一条路可走。想要考出高分,进入好学校,从学习效率的提升入手才是最正确的。

想考高分,就要提高学习效率、学习效果

学习是效率战、效果战,绝对不是时间战。虽然增加学习时间,超前学习,确实能够一定程度上看到分数的提升。我们平时经常提到“事半功倍”和“事倍功半”两个词汇,提高学习效率就是我们要通过有限的时间,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达到“事半功倍”。

盲目超前学习,增加学习时间,很可能导致孩子厌学,成绩一落千丈

超前学习,只是暂时跑到了其他同学的前面,但这并非一定就能让孩子一直名列前茅。举个简单的例子,2000米赛跑,如果开始跑就用尽所有力气全力冲刺,即便能处于第一位,但是这种第一位又能持续到哪里呢,300米?500米?800米?……2000米或者更长的赛跑需要策略,学习更需要策略。人不是机器,不能一直超负荷地学习。

更可怕的是,孩子一直超负荷学习,缺少了与其他同学、小伙伴的一起玩的时间,缺少了全面发展,独自超前学习,也更加孤独。最终对于学习的兴趣很可能越来越少,甚至厌学,成绩也一落千丈。这样的例子是存在的。

超前学习并非完全不可,但只适合一少部分人

现实中的确有例子,很早就结束了整个小学的课程,甚至小学没毕业,初中的课程也学得很好了,和正常的初中生比,毫不逊色。同时也没有忽略音体美的全面发展,和同学一起玩的时间也没有受到影响。因此成了家长追捧的模范榜样,也让自己家的孩子超前学习。

这是不是能说明超前学习很好呢?答案是:不能!超前学习只适合一少部分人。

超前学习适合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