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干是折腾出来的(从“骨干员工”到“优秀经理”的困惑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从“骨干员工”到“优秀经理”的困惑是什么

感谢邀请。

最大的困惑是角色的转变。

工作中基本有同样的现象:一个优秀的骨干员工,因为优秀被提拔成管理岗位,最终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甚至出了被提拔的优秀人才离职的情况。

① 不要废掉一个优秀的骨干

骨干员工之所以被称为骨干,是因为在当下的岗位上表现较好,很好的体现了自身的能力,并创造出可喜的业绩。但这仅仅是自身的能力匹配当下的岗位,不代表能够匹配管理岗位。

② 提拔上来一个平庸的干部

因为优秀的骨干员工并不一定胜任新的岗位,这就使得在新岗位上一蹶不振。不仅影响了这个岗位价值的创造,同时也培养出一名不合格的管理者。

③ 走不动又回不去只能离职

在不能胜任的岗位上是非常痛苦的,如果想回去没有面子?不回去又煎熬不下去,大部分情况下这只骨干会选择离职。

蜗牛君用以上三种情况来诠释迷惑的根源。普通岗位与管理岗位是两类岗位,对人能力的要求也截然不同,所以在当下岗位上做好是提拔的条件之一,但并不是胜任新岗位的全部要素。

为什么很多管理者都会觉得自己的下属不能干,执行力差

这看上去是下属的原因,实质上又是管理者的原因,所以光把原因归因给下属,是非常地不合理的,我认为这也有管理者的原因在里面,所以这有下属因素和管理者自身因素两个原因在这里面,只是我们习惯了归纳失败原因时,很容易先从外面找原因开始,往往对自己有选择性的“失盲”,认为自己没有多大问题的。

管理者为什么会觉得自己的下属能力不咋滴?

当你升上管理者的时候,一定要先改变自己对工作上的认知,比如你喜欢用自己的长处跟他人的短处比,或者是看人的时候是先看短处,这些习惯一定要先改,不然这问题就是先出在管理者身上,管理者自身成了一个问题,而不是问题在于其下属。

1.在与下属的沟通中,你要站在积极主动的位置上。

很多管理者有个不好的漏习,就是认为自己是上司,下属应该主动来跟自己沟通才对,自己就等着下属来找自己,如果下属不主动找自己,那么自己也不会主动去找他谈话。

另一个漏习就是害怕给下属带去“不好的消息”——对下属不良的、没达到工作预期的行为反馈,担心自己与下属的关系会因为这个反馈而闹得不愉快,关系变僵硬,更害怕自己被下属列为不喜欢的人行列里面去,日后工作不好开展。

以上两个都是管理者想太多,在思维上你是为公司积极地解决问题,并把下属带好,让其产出公司所期待的结果,那么你就要尽心尽力去带。这时就不要分谁先主动了,除非你们有约定,否则管理者应该走出去,积极地跟下属做正式《谈工作上的行为反馈》和非正式《谈爱好、家庭、新闻热点、孩子、教育、投资等》的沟通,让你更全面地了解这下属和被下属所了解你的为人,产出信任感,你也知道这位下属内心是在追求什么,目前具备什么样的技能,该怎样用好,让其拿到预期的结果,了解你的下属也有利于你的个人判断:真的是下属能力不行吗?

2.不敢说所有团队成员都是你亲自招进来的,但既然给了你来带队伍,你就可以选择跟什么样的人并肩作战

管理者可能是空降兵,也可能是从基层提拔上来的,不一定团队里面的所有人都是你自己亲手招回来的,在这之前你是没有选择的权力,但既然能让你来带这个团队,你现在就有这个权力了,要注意的是有权力并不是代表了可以为所欲为地滥用,更应该是站在客户的角度、团队的总体结果产出、公平公正公开以理服人、结果导向、价值观符合度等综合评估这人是留还是离开这个团队,很多时候你是可以用这几个维度的评估,来决定这个是否要留,不适合的就不要留下来了,要敢于请他们离开你的团队,同时还要为后面有潜质、有能力、有执行力和有结果的人腾空位置,让他们加入你的团队,跟你一起把团队总绩效做上去,使得客户满意,公司获得不错的收益。

3.不舍得放手让下属去干,更容不了下属犯一些他看上去显而易见的错误。

很多上司是从一线提拔上来的,他们有专业的业务知识和能力,并且引以为豪,可能这任务在他眼中看来,是没有多大难度的事,并且已经知道怎样做,也有能力把它做好,现在当管理了,只能眼睁睁看着下属把事情搞砸,自己还要给下属填坑,恨不得自己亲自上阵,把这件事做好,然后告诉下属这事怎样做,第1步、第2步、第3步分别做什么,自己看下属满眼的缺点,自然认为下属能力不行。

管理者是通过下属去拿结果的,要是每个下属做好自己手上事,甚至出色地超越了预期的目标,团队的绩效自然会高产出。而你每次的忍不住出手,都在做着跟下属抢活的事,而这事并不应该由你来执行,而你非得自己去捡起来,同时你也剥夺了下属通过做事、犯错误去成长的机会,使得他们的能力在原地打转,甚至倒退,且对上司产生依赖性,那么下属的能力怎样上来了呢?

不得不提的在团队管理里面,必须要有容错管理机制——这些出错你是承受得起的,并且风险可控的,不能承受下属的错误,下属要么就是只做同样的事不进步,要么就是怕出错而不敢做事,过程都做不好,人的能力也没有成长,工作结果怎样会好呢?团队的总绩效自然会下降。所以容许犯错但不是低级错误的管理机制,很重要,记得同时让下属亲自去处理自己“挖”出的坑,让其深有感触和体会,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并且让其去做改善建议和预防再次发生,比你用说教更有效。

4.因材施教,针对性给1对1的反馈,辅助下属养成新的、良好的工作习惯

辅导下属从来就没有一劳永逸,而市场业务在急剧变化的,所以你要根据下属的工作结果(考核的行为数据)、工作意愿度、工作状态和未来的自我提升计划,来做辅导,既要做到对当下的结果和行为做一个反馈,哪里做得不错,哪里是他的长处;而哪些是你看到的短处,并且遵循他个人的想法和意愿度,是否采取补短,还是扬长避短的策略,且根据公司的政策和规章制度,团队当下要拿到的结果,来给他定工作岗位和绩效,针对未来公司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结合他自己想发展的职业方向,给他一些提升建议,如果有必要,则你自己帮他争取培训资源或亲自辅导他。

因为每个下属的能力和悟性是不一样的,所以你要因材施教,更要跟踪观察、督促他们是否执行到位,直到新的、良好的工作习惯养成,同时提醒他们不要过度依赖过去的经验而形成“管窥”——手里拿着个锤子,看什么都像钉子,更要启发他们从多角度去收集信息,客观地看待问题,跳出自己依赖的专业经验,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想法和感知,从而会改变自己的执行动作,使得个人工作能力再上一个台阶。

5.管理者制定的工作目标合理吗?可达到吗?

从一线升职成为管理者的人,会容易进一个误区:他对市场非常了解,甚至现在当上管理了,也很了解,而这是过分依赖过去的经验和心得,并非当下这个真实情况。这时你更应该在有时间的时候,到一线去看看,走动式地跟下属聊一聊,并且去一线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靠谱,而不是坐在办公室拍脑袋,制定工作目标时既要考虑企业的战略安排,又要多方面收集市场的一手真实信息,以及集思广益——让在一线的下属提出他们的想法和工作建议,使得制定的决策既有效又能得到下属的支持,同时大家对同一目标有认知,知道团队努力的方向,管理者再给各自的工作进度和结果反馈,自然是同心同力,力出一孔。而不合理的管理目标自然是让下属泄气——既不想做,又做不好,还积累一堆怨气。

6.提供的待遇

离开待遇谈能力,算是耍流氓,虽然不都是高薪的人都很牛,在现在消息算透明的时代,至少这样的人能力不会差,在市场里面就是一分钱一分货的,会有水货挟在里面,但经不住时间的考验的。要是你觉得下属的能力差,那么反观一下你自己提供了什么样的薪水待遇,招来了什么样能力和素质的人,毕竟有能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