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在看《国乐大典》好奇怪非凡丝路是怎么打败笛韵天籁的?蒙古族到底有多少分支各分支是如何演变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有没有在看《国乐大典》好奇怪非凡丝路是怎么打败笛韵天籁的

1、《乐鸣东方》 指挥:余隆 演奏:中国爱乐乐团 北京凤乐团; 2、《与时代共舞》 演唱:玖月奇迹; 3、《国家》 演唱:成龙; 4、《欢乐的那达慕》 呼麦:色日固楞 马头琴:特格希巴亚尔 长调:王伟; 5、《洗衣歌》 演唱:蒲巴甲; 6、《一杯美酒》 演唱:玉米提 领舞:优丽丝·阿不来提; 7、《宁夏风情》 舞蹈:华炫歌舞团; 8、《壮族大歌·百色红》 舞蹈:华炫歌舞团; 9、壮族舞蹈《铜鼓舞》 舞蹈:华炫歌舞团; 10、《母亲是中华》 演唱:褚海辰 沈凌云; 11、《卷珠帘》 古筝:吉炜 苏畅 箫:桑婷婷 演唱:林志炫 指挥:黄屹; 12、《春江花月夜》 朗诵:刘烨 箫:张维良 琵琶:俞冰 作画:刘文生 舞蹈:黄琛迪; 13、《赛马》 演奏:邓建栋 马向华 孙凰 闫国威 赵磊 陈依妙 指挥:邵恩; 14、《天边》 演唱:呼斯楞 云飞 指挥:夏小汤; 15、北朝民歌《敕勒歌》 演唱:呼斯楞 云飞 指挥:夏小汤; 16、《今夜茉莉花》 演唱:周旋 指挥:黄屹; 17、《春天的故事》 合唱:中国歌剧舞剧院合唱团 指挥:黄屹; 18、《在希望的田野上》 合唱:中国歌剧舞剧院合唱团 指挥:黄屹; 19、《东方之珠》 演唱:罗大佑 合唱:中国歌剧舞剧院合唱团 指挥:黄屹; 20、《我的中国心》 演唱:张卫健 指挥:黄屹; 21、《故乡的云》 演唱:王晰 指挥:黄屹; 22、《阿里山的姑娘》 演唱:温岚 指挥:黄屹; 23、《龙的传人》 演唱:金润吉 指挥:黄屹; 24、《七子之歌》 合唱:银河少年电视艺术团 中国歌剧舞剧院合唱团; 25、《乡恋》 演唱:李谷一 合唱:中国歌剧舞剧院合唱团 指挥:黄屹; 26、《雁南飞》 演唱:单秀荣 合唱:中国歌剧舞剧院合唱团 指挥:黄屹; 27、《敢问路在何方》 演唱:蒋大为 合唱:中国歌剧舞剧院合唱团 指挥:黄屹; 28、《大海啊故乡》 演唱:朱明瑛 合唱:中国歌剧舞剧院合唱团 指挥:黄屹; 29、《长江之歌》 领唱:金婷婷 合唱:中国歌剧舞剧院合唱团 指挥:黄屹; 30、《光阴的故事》 演唱:黄晓明 指挥:夏小汤; 31、《飞天月舞》 琵琶:赵聪 小提琴:李炳熹; 32、《读唐诗》 演唱:娄艺潇 大卫(俄); 33、《悯农》 演唱:娄艺潇 大卫 字数限制,下半场看图

蒙古族到底有多少分支各分支是如何演变的

最近才弄清楚一个问题:一条河,无论是来自她的上游源头,还是她的下游,都可以算是这条河的支流。所以,在讨论蒙古族有多少分支的时候,也应该全面考虑,不能只往下分,还得看看上游的诸多源头,是怎么汇聚成一个民族的。

蒙古族的上游,则是早已消失的柔然

可能有人不解,柔然是怎么和蒙古族联系上的?这个说法,并不是我一拍脑袋随便乱说的,而是出自于蒙古国的高中历史教材。他们的历史教材,又取自于《蒙古秘史》和波斯人写的《史集》。

柔然的南面是北魏。北魏是鲜卑人建立的。鲜卑人曾经是草原霸主,趁着中原内乱,入主中原。

鲜卑人南下后,草原上的权力真空,迅速被柔然添补。柔然,也就成为新的草原霸主。

但不论是北魏还是柔然,都是同一个民族——鲜卑拓跋部。柔然向北魏称臣,北魏看不起这群草原穷亲戚,才会将其蔑称为蠕蠕。

实际上,柔然与北魏就是“一体两面”。一体,指的是同一个民族;两面,指的是草原和中原。

后来,柔然又被突厥人打败。突厥曾经是柔然的锻奴,所以突厥反抗柔然的过程,又被戏称为“铁匠起义”。

这样一来,被击败后的柔然余部,就化作不同的部分:

一部分,仍然留在草原,臣服于突厥,也随之突厥化。这部分就是后来的乃蛮部、克烈部、蔑儿乞部。这部分人数最多。

另一部分,只有两万人,一路向西跑,定居东欧,与当地部族融合,成为阿瓦尔人。阿瓦尔人又向西打进欧洲,击败匈人。

近几年,总在炒作匈人就是匈奴。匈牙利是匈奴后裔。实际上,阿瓦尔人早就在没多久之后把匈人灭掉了。不过阿瓦尔人又被马扎尔人灭了。马扎尔人才是现在的匈牙利人的祖先。

不过,关于柔然余部西迁的历史,现在也有争议。

最后一部分,人数最少,只是两个部落(也可能是两个氏族,或两户人家)。这两个部落一路向东逃,到达一个叫做“额尔古涅·昆”的山谷里定居。额尔古涅,就是现在的额尔古纳河附近,位于黑龙江与内蒙古的边缘,中俄交界。

这两个部落,一个叫做涅库斯,一个叫做乞颜。捏古思,意为狼;乞颜,意为鹿。这是以狼和鹿为图腾的柔然遗族。

乞颜这个名字,大家应该就很熟悉了,成吉思汗所属的部落就是乞颜。直到成吉思汗的十一世祖朵奔伯颜,这个部落的人口才繁盛起来,于是才各自改了姓氏。也就是说,孛儿只斤氏是乞颜部的众多姓氏之一,孛儿只斤源于乞颜。

乞颜,又被译作“奇渥温”,是蒙古族的核心部落。

这里还要插一句,有些别有用心之人鼓吹所谓的“蒙元非中国”,但别忘了下面这个关系:

北魏在中原分裂为东魏西魏,随后又被北齐北周替代,之后北周灭北齐,杨坚建立隋朝又取代北周,再南下灭了南朝陈。等于是,隋朝同时取得了北方鲜卑人和南方魏晋的两个法统。而柔然也向北魏称臣,蒙古又是柔然的后裔。所以,成吉思汗从根源上,也跑不出一个中国。怎么就蒙元非中国了?

再说回来。乞颜部流落到草原的边缘地带的大兴安岭、额尔古纳河一带后,繁衍生息了五百年。而在这五百年时间里,草原的霸主,由突厥变成回鹘,再由回鹘变成黠戛斯。

最终,黠戛斯被契丹征服。

契丹人出自于鲜卑宇文部,在语言风俗上,都与蒙古相通。并且也是起源于东北。大概,契丹人的崛起,与高句丽的灭亡有关。曾经的东北霸主高句丽,被唐朝所灭,契丹也就得以在东北发展起来。到了唐朝末年,契丹整合了东北和草原,称霸北方。

而在征服黠戛斯的过程中,蒙古诸部也参与进来了。

乞颜部,也就由大兴安岭一带,迁居到了不儿罕山(肯特山,今蒙古国肯特省,在乌兰巴托西北)。也算是,时隔五百年,这个柔然余部终于重返草原。

契丹人对乞颜部的统治还算有效。但契丹被女真灭了之后,草原就处于一种濒临失控的状态,女真人对蒙古诸部的统治,手段相对残酷。例如,成吉思汗的祖上被女真人施以木驴之刑。

而契丹人与蒙古人的联系,远比我们现在的认知要深得多。即使被金朝所灭,向西逃窜的耶律大石,还与蒙古诸部保持一定联系——耶律大石从蒙古诸部调兵西征中亚。

契丹人的直系后裔是现在的达斡尔族。这样算来,达斡尔族与蒙古族,也算是互为分支了。

在成吉思汗统一草原之前,草原上分布着不同语言的众多民族。有回鹘失败后,欲图反攻黠戛斯的桥头堡——乃蛮部,有受到高昌回鹘影响的汪古部。这些部落都是上层说突厥语,下层说蒙古语。这也是为什么成吉思汗在征服这些部落后,把上层贵族杀掉,把底层民众分配到各个王爷手下的原因之一。

前面说到回鹘败亡后,向南逃跑的部分融合与汉地,向西逃跑的部分进入西域,成立高昌回鹘。还有一支也是向西跑,只是中途留在甘肃、青海等地,被称作黄头回鹘。黄头回鹘又演变为现在的裕固族。东部裕固语,就属于蒙古语族。

而蒙古族的构成中,也有乃蛮、汪古等回鹘人因素。因此,也可以说,裕固族与蒙古族也是互为分支。

也有众多说蒙古语的部落,从九姓鞑靼演变而来的克烈部、蔑儿乞部、塔塔儿部,居住在蒙古高原中部和东部地区。

以上部落被整合为一个蒙古汗国,随即也就成为一个民族。不过,这些部落在成吉思汗征服过程中,也有逃跑到其他地区的人。例如,哈萨克人中也有克烈部、乃蛮部等部落。<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