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毁人设一直火,就只有这男
发布时间: 2023-07-06

你家的全家福是怎样的?

大概,是一家人端端正正地坐着,长幼有序,脸上洋溢着淡淡的、幸福的笑容,然后齐声说“茄子”。

但有一家人的全家福却是:

“哎呦!”(捂头)

“哇!”(大哭)

“yue!”(吐了)

有请他们登场——浅田家!

二宫和也+妻夫木聪+菅田将晖,男神大集结。

还有宅男们的理想“老婆”之一,黑木华。

《浅田家》,是日本著名摄影师浅田政志作品集的名字,他在日本摄影界是一个特别的存在。

多特别?

“不就是拍张照嘛。”

他的故事,绝对能将这种想当然的声音一扫而空。

01

看过浅田政志的家庭影集《浅田家》的人,往往会产生强烈的好奇。

到底是怎样的成长经历,拥有一群怎样的家人,才能拍出如此不同寻常的全家福?

浅田政志1979年出生在日本三重县,他还有一个哥哥。

他的家在日本挺少见。

父亲是一名“家庭煮夫”,带孩子、做家务,母亲是一名医护人员,负责搞事业养家。

父亲不用工作,每天除了变着花样给老婆孩子做好吃的,也有点业余爱好。

摄影。

兄弟俩从小到大的成长影像,都是父亲用相机记录下来的。

△ 本文截图字幕来源:猪猪日剧字幕组,下同

十二岁生日时,政志以一身浮夸的洋装入镜为代价,换来了第一次接触老爸相机的机会。

“祝你生日快乐

你不是想试试拍照吗”

从拿到相机开始,政志就体现了与众不同的摄影天赋。

他拍摄人物时,如果不理解,没有情感,就不愿意按下快门。

政志的青梅竹马若奈,是他的第一个模特。

在海边,羞涩的女孩问政志,你喜欢我吗?

“应该,喜欢你。”

在若奈听到答案的那一瞬间,政志按下了快门。

没错,从小就很会。(我说的是摄影)

高中毕业后,政志遵循着他的摄影爱好,只身前往大阪的摄影专业学校学习。

同时,第一次离家的他,也开始了漫长的叛逆期。

非主流发型+惊悚花臂,课堂上也从不见踪影。

本来,按政志这个情况,是压根无法毕业的。

但是,老师给了他一个机会。

“如果这辈子你只能再拍一张照片

你会拍什么?”

这一张照片,就是政志能否顺利毕业的筹码。

于是,两年多未回家的政志,突然出现在了家人面前。

“其实我今天就是想跟你们商量这个事

才回来的”

原来,他想要拍一张“最具有浅田家风格”的照片。

源自一次他十岁时的记忆。

那一天,父亲、哥哥和政志,爷仨在家全体负伤,一齐出现在了母亲工作的医院。

政志的下巴,3针。

哥哥的脑袋,4针。

孩子他爸更厉害,脚上缝了11针。

老妈本来还生气,多丢人啊。

但再看着他们这副模样,又憋不住,笑了。

妈妈一笑,一家人也都跟着笑了起来。

他们回到妈妈工作的医院,穿上病号服,还原出当年的场景。

咔嚓。

从此,奠定了浅田的风格,他一发不可收拾。

爸爸的心愿是当消防员。

于是一家人登上(厚脸皮借来的)消防车,变成“救火一家人”。

妈妈沉迷于帮派连续剧,浅田一家在别人的豪宅前,让妈妈当了一次“老大的女人”。

此外他们还出演了——《夺冠》。

《饮食男女》。

《小偷家族》等一系列大片。

这是浅田政志的照片告诉我们的第一件事——家。

多有趣的浅田一家。

但就像是他要出版写真集时,出版社社长说的:这没什么特别,就是你的家庭相册啊。

那么这照片中的力量究竟在哪?

02

当初决定为父亲拍照。

灵感来自于他们在海边的聊天。

毕业后一事无成的政志,很好奇父亲赋闲在家这么多年,究竟活成了自己心目中的样子了吗?

父亲倒是很坦然:“完全没有啊。”

当年为了妻子的事业和理想,他甘心退回家庭,成了周围人眼中异样的一个。

“你妈从小就一直想当护士

后来真的当上了

40岁成了护士长

经常值夜班

所以家里的事情都是我在做了”

如今两个孩子都长大了,他觉得很幸福,很满足。

但心里还是有一丝缺憾。

本来,他是想当消防员的,这个愿望从来没有和儿子提起过。

政志才发现,原来照片不仅可以记录当下,还可以去到平时到达不了的地方。

是呀。

照片,就代表着一种向往。

就连我们不也常常是这样吗:

一位叫高源的摄影师,在天安门广场拍照40年,拍出60万张合影。

与天安门合影,是几代中国人的向往。

在北京日报的这段视频里,高源说,他遇到过很多人,是拿着亲人的照片来让他合影的。

生前约定在天安门合影没能实现,于是如今以这样的方式还愿。

一张照片,能够将普通人的梦想显影出来。

更幸运的是,政志的梦想还成真了。

在30岁时,他凭借这本《浅田家》影集,拿到了日本最高摄影奖——木村伊兵卫摄影奖,一举成名。

在领奖台上。

他们拍了一张全家福。

下次《浅田家》再版,又可以多收录一副作品了。

这个奖不只属于政志一个人。

是整个浅田家,造就了他。

大学时,政志带着大花臂回家,母亲很难接受,但没责备。

而是提醒他,千万注意别感染。

“你听好了政志

这个纹身可能会左右你以后的人生

至少要做好这个心理准备

还有千万注意别感染了”

在政志最不得志,赋闲在家的那段时光,母亲从未表现她的担心,也从不抱怨政志的落魄。

只是会偶尔拿着望远镜,远远观察坐在海边沉郁的儿子。

政志逃掉哥哥安排的面试那天,父亲也没生气,反而对他说了这样一句话:

“你要是能如愿成为理想中的自己就好了”

家里的每个人,都最大限度尊重政志的人生选择,也尊重他的迷茫和痛苦。

然后,默默帮助他成为理想中的那个自己。

即使是总喜欢教育政志的哥哥。

在政志告诉他自己打算去东京时,他仿佛逃出魔爪,一脸喜大普奔。

“你赶紧卷包袱滚蛋”

直到坐上火车,打开哥哥送的一包东西,政志才发现那是一本相册。

上面粘着三个字:浅田家。

三十岁成名的政志,立志将拍摄家庭照作为一个摄影师的方向。

他要从浅田家开始,去拍日本更多的,各种各样的,幸福或者不幸的家庭。

此时的政志,离他想要成为的摄影师,还差最后一步。

03

《浅田家!》也是一部日本“后3.11时代”电影。

2011年,3.11大地震发生。

政志独自一人,从东京前往受灾严重的岩手县,寻找他曾在这里拍摄过的高原一家人。

曾经高原一家的房屋已被夷为平地,整个灾区满目疮痍。

政志没想到的是,在这里,他有了一段非同寻常的“救灾”体验。

他遇到了一个特别的人。

当大家都忙着抢救财物,此人却独自在抢救和整理受灾的照片。

这些四散在废墟里的家庭影集,被他收集、清理,挂在张贴板上等人认领。

“我可以帮你吗?”

看到这一幕的政志走上前去。

政志留在了灾区。

目的不是拍照,而是帮地震中的人们,找回他们的家庭照片。

一开始,人们不理解,也不理会。

都急着找人,找重要的财物,谁管照片呢?

可渐渐地,随着灾难平息,来认领照片的人多了起来,参与找照片的人也越来越多。

这样的转变,最明显地发生在一位父亲身上。

他的女儿在地震中失踪,最初,他忙着找女儿,对政志他们寻回照片的工作嗤之以鼻。

“你们很碍事啊

你们就算不做这些也可以”

直到后来,他终于找到了女儿,但不幸女儿已经遇难。

这时他才发现,失去女儿后,自己竟然找不到一张她的照片。

当人们失去了什么之后,剩下的就只有记忆。

但能够让记忆更明晰的,是影像,是照片。

受灾的家园、房屋能够很快得到重建。

而灾难中遗失照片的寻回,恰恰是对人们心灵的重建。

这也是后3.11时代,《浅田家!》对灾难重建的某种反思。

如何抚慰灾难中那些创伤破碎的心灵呢?

这一命题,对当下经历疫情的全人类来说,同样值得思考。

在政志一行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