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被电信诈骗37万的案例?甘肃女大学生家中刚脱贫就被电诈37万元的事情经过是怎么样
发布时间: 2023-07-10

本文目录

大学生被电信诈骗37万的案例

大学生家中刚脱贫就被电诈37万怎么回事?近期,有大学生接到电信诈骗,自称警察的人表示他的身份证在疫情期间散播谣言,有违法犯罪的信息,让大学生做了一系列的操作后骗了不少钱,其实,在日常生活中看到陌生号码就别接,除非打第二次,自称警察或要验证码的也别信,学会分辨骗子,以免钱财皆空。

大学生被电信诈骗37万的案例 

5月31日下午4点,一位自称是甘肃省通信管理局的人联系了王青青,称有人用她的身份证在上海嘉定营业厅办理了一张电信手机卡,并用这个号码在疫情期间散布谣言、发布诈骗信息,涉嫌违法犯罪。

诈骗分子又说,如果想要撤销冻结令只有“申请加速审查”一个办法,在“审查”的每一个阶段都会收到一个验证码,王青青要在5秒内读给他并删除。诈骗分子还强调一定不能打开短信,否则会被当地公安机关侦测到,导致案件泄密。

当这位大学生按照诈骗分子的操作进行时,所有的钱37万被全被转走,目前报警已经十多天,被骗钱款尚未追回,公安局民警表示案件正在全力侦破中,会尽量追回王青青的损失,但对于案件调查的细节,不方便透露。

这个看似简单,只是刚好在他身上适用,其实这世间的骗局,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如果找个人专门针对设计一个骗局,基本上没有人能不上当。

大学生为什么容易被电信诈骗

现在大部分大学生是家里的独生子女,从小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没有一点社会成长的经验,而且诈骗分子的手段层出不穷,花样翻新,大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较差,这是骗局发生重要原因。

财物被诈骗受害人要及时报警,由公安机关根据具体情节审查是否符合立案标准。根据具体情节和数额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

如何防止电信诈骗

任何情况下,都要牢记六个一律:

1、接电话,遇到陌生人,只要一谈到银行卡“安全账户”、“涉案”、“中奖”等,一律挂掉; 

2、只要一谈到“电话转接公安局、法院”的,一律挂掉;

3、所有短信,但凡让我点击不明链接的,一律删掉;

4、所有短信,但凡让我回拨不明电话的,一律删掉;

5、微信不认识的人发来的链接、回拨电话,一律不点;

6、任何索要短信动态验证码的,一律是诈骗!

甘肃女大学生家中刚脱贫就被电诈37万元的事情经过是怎么样的

2020年5月31日下午4点,甘肃女大学生王青青(化名)正在家休息,一位自称是甘肃省通信管理局的人联系了王青青,称有人用她的身份证在上海嘉定营业厅办理了一张电信手机卡,并用这个号码在疫情期间散布谣言、发布诈骗信息,涉嫌违法犯罪,之后通过一系列的手段让王青青前后转走37万元。

1、假的“报案证明单”

王青青回忆说,诈骗分子又称,让她到上海嘉定公安局办理一个报案证明单,证明此事与她无关即可。“民警”在简单了解情况后,让王青青添加了他的QQ号,让她在视频里进行情况说明,并录像。之后,“民警”称被冒用身份证一事已解决,并询问了地址,表示会将报案证明单邮寄给她和“甘肃省通信管理局”。王青青松了口气,并且更加相信“民警”身份。

2、假的“撤销冻结令”

不久,“民警”又联系上了她,表示在上传报案证明单时,发现王青青涉嫌一起海外洗钱案件,数额高达280多万。“他说法院已经下了拘捕令和冻结令,目前还没有发布。”

紧接着,诈骗分子又说,如果想要撤销冻结令只有“申请加速审查”一个办法,在“审查”的每一个阶段都会收到一个验证码,王青青要在5秒内读给他并删除。诈骗分子还强调一定不能打开短信,否则会被当地公安机关侦测到,导致案件泄密。

王青青对此深信不疑,并按照“民警”的引导,将收到的11个验证码全部按要求告诉了“民警”。事后王青青才知道,这是转走她支付宝里52600元需要的11个验证码,而这些钱是她在备战考研之余,打了一整年工攒下来的学费和生活费。

3、诱导办理借款

骗走了王青青的积蓄,诈骗分子并未罢手,而是又引导王青青通过360借条、京东金融等软件实名注册并借钱,并将借来的22500元一并骗走。而王青青当时深信“他说这些钱调查结束后都会返还。”

4、开始向亲属借钱

6月1日,王青青又接到了“民警”打来的电话,称她的冻结令已经被拦截了,但拘捕令仍在,期限是6月1日晚。“他说拘捕令一旦下来我就有前科了,前途被毁,也会影响我读研究生,我太着急了,因为努力很久才考上的研究生。”

诈骗分子安抚她,说考虑到她即将入学,可以跟检察官申请“交保”,暂时压下拘捕令。在王青青同意后,一名自称是“雷建纲”的检察官与她通了电话,要求6月1日下午3点前,缴纳10万元“保费”,否则将把拘捕令下达到王青青所在地的派出所。

听闻后,王青青开始紧急找身边人借钱,最终从叔叔家借来了10万元,“我叔叔是普通农民,听说我有急事要交保费,他也很着急。”在诈骗分子引导下,王青青在银行柜台办理了一张交通银行储蓄卡,并把钱存了进去,“他们让我每隔两小时汇报行程,怕我畏罪潜逃,还说是秘密帮我的,不能透露给任何人。”

在找同学借钱时,大数额借款引起了好友的怀疑,并告知了辅导员,“辅导员担心我进了传销组织,就帮我报了警。”王青青说,派出所打电话给她时,她正准备转账给“民警”,本想将借钱的原因说出口,但想到“民警”要求她保密的提醒,刚到嘴边的话又咽了下去,只说家里有急事,便错过了一次挽救的机会。

次日凌晨,诈骗分子称10万元中存在洗黑钱的成分,已经被冻结,要求提供资金方的账户,并转入此前她新办的银行卡进行调查 。“我叔叔为了帮我,把家里存折都给我了,我就把钱都转到了卡里。”当晚,20万元又被“民警”以调查为目的全部转走。

5、发现被骗

6月4日,王青青查询自己银行卡内的金额有没有被退回,却发现密码已经被变更。到银行查询后,发现卡里已经一分钱都没有了。“我打电话给那个民警,他说不是诈骗,让我不要去报警,否则数罪并罚,我会被逮捕。

诈骗人员全程引导王青青存款,并让她不要接派出所电话,挂掉电话后,王青青随即派出所进行报警。

6、案件进展

6月9日,临洮县公安局主办此案件的民警王警官,他表示,公安局已经接到了王青青的报案,并且在进行全力追查,尽力挽回受害人的损失,但最终被骗金额是否能全部追回,无法确定。关于目前调查的具体进展和情况,因涉及到调查的隐蔽性,民警称暂时不方便透露。

扩展资料

谨防电信诈骗要做到“六个一律”、“八个凡是”

一、六个一律

1、陌生人只要一谈到银行卡,一律挂掉;

2、陌生人只要一谈到中奖了,一律挂掉;

3、只要一谈到“电话转接公检法”的,一律挂掉;

4、陌生短信,让你点击链接的,一律删掉;

5、微信不认识的人发来的链接,一律不点;

6、陌生170开头的电话,一律不接。

二、八个凡是

1、凡是遇到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的;

2、凡是遇到通知“家属出事”要先汇款的;

3、凡是在电话中索要个人和银行卡信息及短信验证码的;

4、凡是陌生网站要登记银行卡信息的;

5、凡是遇到通知中奖、领奖要你先交钱的;

6、凡是遇到让你开通网银接受检查的;

7、凡是遇到自称领导(老板熟人)要求汇款的;

8、凡是叫你汇款到“安全账户”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