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毕业,高校教师跟公务员选哪个好一些?硕士毕业,拿到高校教师岗和银行开发岗的offer,该怎么
发布时间: 2023-07-19

本文目录

博士毕业,高校教师跟公务员选哪个好一些

博士毕业,我认为还是继续做学文为好,所以选择当高校教师。

当高校教师,一方面可以专业对口学以致用,发挥真正的作用,不辜负这一二十年的苦读,弄得好还可成名成家流芳百世。另方面大学教师不是坐班制,又有寒暑假,工作相对轻松。大学教师工资待遇不低。所以要是我的话,我宁可当大学教师。

硕士毕业,拿到高校教师岗和银行开发岗的offer,该怎么选

能在本校拿到教师岗非常幸运,虽说现在暂无编制要自己去考,但我觉得那也是迟早的事,硕士毕业能被本校相中也算出类拨翠者。就像附题描述的就冲着人工智能学院去 我认为这将是近几年的热门专业。大学老师时间较充裕可积极参与老导师的研究课题,相信也能在课题任务中挑大梁 ,这也将提高自己的业务技术能力,将来成果转化成生产力就能见到效益。而四线城市一个商业银行去搞开发,其毕竞是企业,你再怎么努力能赶超得过国外金融机构或一线大城市金融街上的银行吗?发展前途受限。而且有些银行可能全员都要分摊揽储指标,若你市场渠道及人脉不够就压力山大。故我认为当然应选留校当老师。

如何在中国成为高校教师

 一、虚心求教

  “虚心使人进步”尽人皆知,可对讲授专业课程的教师而言,绝不仅仅是在专业知识方面谦虚进而提高自己,更重要的是如何将自己所学所掌握的知识很好地传授给学生,需要在“教”字上狠下功夫。显然,若没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就可能会出现“无米下锅”的现象,但有“米”后还需掌握适用的教学方法,将知识合理而巧妙地讲授给学生。专业教学传授的知识对大学生而言往往都是比较陌生比较新鲜的,讲授的专业知识过于渊博和庞杂,有时也可能造成学生难于理解进而导致效率低下甚至厌学,这种现象在大学校园屡见不鲜,尤其是那些新专业教师的课程更为常见。

  多数成功高校教师的经验总结认为“虚心求教”是提高教学水平的最佳手段。好的教学方法不可能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应该是具有个人风格、易于学生接受、专业特点突出、合理又科学的成套方法。因此需要“求名师、求学生、求同事、求自己”,求名师是需要你利用闲暇时间不断地去听课,听教学名师的课也听纪律、语言等方面知名教师的课,细心体会慢慢琢磨,再结合自身特点提炼后融进自己的课堂;求学生是要求自己换位思考,备课时假定一些场景,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分析自己预讲授的知识点,之后在课堂上主动与学生目光交流及时发现问题,课间或课后多与学生交流及时发现自己授课方法的不足;求同事是要求经常去听与自己讲授专业课程相同或相似老师的课,也要去听不同专业新教师的课,学会模仿优点和避免缺点;求自己则是要求自己真正悟出高校专业教师的教学理念,将他人授课的不同方法、不同手段、不同风格、不同魅力等所有优缺点按照自己的为人原则、做事风格、语言特点及对所授专业的理解等充分融合。总之,只有“虚心求教”才有可能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风格,找到适合自己的一整套教学方法,在“教书育人”的“教书”上达到基本要求。

  二、诚心待人

  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教师仅仅“教书”远远不够,还必须能“育人”。若想真正“育人”就必须做到心怀坦荡正直无私,拥有一颗真诚的心。父母对子女有至诚的亲,患难朋友间有至诚的义,父母对子女的诚体现在“毫无所求”、朋友间的诚体现在“纯净如水”。而老师对学生的教导与期望同样是一种“至诚”,应该体现得更纯净、更无私。

  许多专业新教师因自己教学经验不足、学生对专业兴趣不够、知识体系过于繁杂等因素,课堂上可能出现学生睡觉、玩手机、交头接耳甚至说笑打闹等影响教学质量的现象。这时需要以一颗真诚的心来对待,把这些让你生气或使你消极的学生看成自己尚不懂事的孩子或心情不好找你乱发脾气乱撒火的朋友,你会发现一切情绪都会好转。之后,再从容地与学生进行思想和情感上的交流,让学生感受到你的真诚,你的课堂会越来越有吸引力,你自己也会越来越自信,那时你也就过了新教师的第一道心理关了。

  三、耐心教导

  培根说过“无论何人,若是失去耐心,便失去了灵魂”,高校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高级工程师”,若自己丧失了灵魂又何以塑造学生的灵魂呢?在当今快节奏的世界里,在物欲横流的社会冲击下,能固守本心专心讲好一门课的老教师们已经很值得尊敬了。对于刚刚从教的专业新教师,能否切实地认识自我价值并在教学这件事上耐下心来呢?耐心在“教”的方面,是指当面对一些特殊教学环节时应该持有的态度。譬如学生在课堂上出现不解、迷惑,进而造成注意力不集中现象时,一名合格的或优秀的老师一定会停下来,互动一下、询问一下,然后回过头来再耐心地讲解,一遍不行两遍,两遍不行就三遍,再不行就四遍,直至学生真正理解掌握,这感觉有点像小学教学,需要非常耐心地“灌输”给学生。许多人说大学生不再是“灌”知识的阶段了,其实对于工科专业而言,很多重点难点知识要求学生必须熟练掌握,此时“灌”是最有效的教学手段。而对于一些一般知识点和了解性知识点,则可以变换方法使学生能以轻松的心态去接触、吸纳。耐心在“导”方面,则是要求老师除传授专业知识外,还应引导学生就主要知识点进行课外扩展,告诉他们此知识点的应用领域及重要性,这方面的耐心对大学生成长及发展的影响甚至比“教”上的更为重要。总之,成为一名合格大学教师,耐心是必不可少的一种品质。   四、恒心做事

  贝多芬说“涓滴之水终可以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强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无数的成功者足以证明,一个人在确定了奋斗目标后,若能持之以恒不断奋斗,目标就可以达到。一名大学教师的奋斗目标一定是成为好老师、优秀教师,而终极目标可能会是成为一名教学名师。大多新教师都清楚在做学问、做研究工作时必须持之以恒、不怕失败,因为他们已经有所经历,走过了一小段科研之路,他们可以恒下心来坚持去做。若开始一个新研究方向、一个陌生课题,开始时可能会无所适从,试验过后发现进展受阻,则可以改变方向、寻求合作来解决。专业教学则不行,在没能结合专业特点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风格,真正找到适合自己整套教学方法时,无法求人帮忙或改变目标,这个过程往往是比较痛苦的,需要忍耐和坚持,渐渐地这些痛苦的事情却带来很多好处,中国不是有句老话“吃一堑长一智”吗?在专业教学工程中遇到挫折时请多想想试验五万次发明出镍铁蓄电池的爱迪生吧,因为成功的教学经验、教学方法是需要持之以恒不断摸索去积累和丰富的,持续的摸索已经成为每个优秀大学教师的成功钥匙,更应该成为专业新教师提高和前进的法宝,专业教学领域没有“秘籍”。

  五、良心育人

  良心其实是一种社会关系和道德关系的综合反映,是一种自我情感及情绪的意识统一。就大学教学而言,师生关系是一种人与人之间教与学的社会关系,不涉及物质层面也没有明确的责任与义务;从道德关系上看却属于思想层面的一种特殊利益关系,是教师之给予与学生之汲取之间的关系,存在着付出与回报这一客观的利益关系。一名合格的、优秀的教师一定是本着善良和仁义之心,将“教”和“导”这种给予作为自己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而从未考虑过任何回报,是有“良心”的、无私的奉献。大学专业新教师也会有自己评价体系中的“良心”,但这时往往是或多或少存在着譬如对父母的“孝”、对兄弟姐妹的“亲”等“有私”的“良心”,还没有上升到无私奉献的高度。当前中国高校对大学教师道德素养的考评无法直接衡量,可新教师应该升级自己的“良心”版本,向无私高尚靠拢。不能以“完成课程讲授、完成教学任务”等基本规定要求自己,要时刻提醒自己“我的课对学生专业发展有何影响?学习方法有否帮助?做人做事品德能否提高?”,让问题的答案来评价自己的授课,让学生来客观评价教学。即使授课经验不足、授课方法不完善,也能让学生感受到你的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