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的使用方法?艾灸的功效与作
发布时间: 2023-07-19

本文目录

艾灸的使用方法

   艾灸 是一种 中医 的医疗手法,那它的具 体操 作手法是什么?又有哪些特点呢?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有关资料,希望您喜欢。

   艾条灸的 使用方法 及 注意事项

  艾条灸的使用方法:

  艾灸大致可分为 穴位 艾灸、局部艾熏和全身艾熏。施灸时离皮肤10~30mm,至皮肤温热发红。

  1、穴位艾灸

  取艾条一支点燃后,在穴位上方约10~30mm处熏灸或灼灸,一般每个穴位灸10分钟左右,至皮肤温热发红,而又不致灼痛或 烧伤 皮肤为宜,施灸的方法分温和灸(将艾卷的一端点燃,对准要灸的穴位或患处,进行熏烧)、回旋灸(艾卷点燃的一端与施灸皮肤虽保持一定的距离,但位置不固定,而是均匀地向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地进行灸治)和雀啄灸(艾卷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的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地移动)。也可以配合各种艾灸器使用,如温灸盒、温灸架等,主要是为了固定艾条、使用方便。

  2、局部艾熏

  可以用3~6根艾条,用胶带捆成一排,距离皮肤10~30mm,上下来回艾熏。

  如 痛经 ,用6根艾条,来回熏小腹至肚脐,一周2次,一次30~40分钟,促进小腹的 血液 循环。

  如 肩周炎 ,可用3~5根艾条从颈部风池穴到肩峰穴、肩井穴等穴位灸5分钟左右。在艾熏时,一定要保持室内温度适宜,不能受凉。

  如腹部受凉、 腹泻 等,可以用几根艾条熏小腹至肚脐的位置,可以祛寒。

  如小孩子遗尿,同时伴有手脚冰凉、面色苍白、舌质淡、舌苔白等症状,可以用1~2根艾条熏肚脐及周围,熏5~10分钟,然后再到背后熏脊柱及肾,可以补气、祛肾寒。

  如有口臭,舌质暗紫或者舌苔发黑,说明脾胃寒气非常重并伴有经络淤阻,可以用3~5根艾条熏小腹到肚脐周围,每天20分钟,隔天一次,坚持一周,口臭就会消失。

  3、全身艾熏

  (1)全身熏艾条前要喝生姜红枣桂圆羹,以 养生 补阴。用3片生姜,10粒红枣(去核),10粒桂圆(去核),加水煮15分钟,倒入粉碎机打成糊状喝下。

  (2)将生姜切成薄片,上锅蒸软后备用。

  (3)夏季用6~8根艾条(冬天用8~10根),捆成一排,点燃。

  (4)将蒸好的姜片贴在后背上。点燃的成排艾条,保持离姜片半寸到一寸的距离,上下慢慢移动,通常熏30~40分钟。

  (5)在小腹及肚脐的周围都贴上姜片,上下熏20~30分钟。

  (6)在双小腿的外侧、内侧,从脚踝至膝部上下、来回各熏30~50下。

   常用家庭温和灸方法:

  将艾条一端点燃,让燃端靠近皮肤穴位,使穴位很快得到温热。将艾条慢慢上提,距皮肤3~4厘米,保持不动。灸时,温热感会使皮肤发红却不灼痛,局部、远端部位还有酸、麻等舒服感觉。

  要点:每次选3~5个穴位,每个穴位灸5~10分钟,过多易疲劳,过少达不到温热效果。

  艾灸 经验 :

  开始,艾条燃端距穴位不能太远,不然温热感出现太慢。

  艾条上提时,速度要快,避免热感中断;患者感觉太热,可上、下、左、右或回旋移动艾条,以连续地温热刺激**位。

  为局部皮肤感觉迟钝者、小儿、老人施灸,可将左手中、食指**,放在受者**道两旁,从而感知其局部受热度,随时调节。当患者有痒、发热、痛感时,用手指揉、搓、按帮助缓解不适。

   家庭艾灸注意事项:

  1、艾灸火力先小后大,灸量先少后多,程度先轻后重。2.在头面、四肢末端皮薄而多筋骨处艾灸,灸量宜小;在腰腹部、肩及两股等皮厚而肌肉丰满处艾灸,灸量可大一点。

  3、体质强壮者,灸量可以大;久病、体质虚弱、老人、小儿,灸量宜小。

  4、出现晕灸,须立即停灸,让患者头低位平卧,注意保暖,轻者休息片刻或喝点温开水,重者掐按人中、内关、足三里。

  5、精神紧张、大汗、劳累或饥饿时不宜灸,妊娠期妇女腰骶部和腹部不宜灸。

   哪些人不适合艾灸疗法?

  当然,艾灸也有它的禁忌证,并不是什么人都适合艾灸,比如大醉大怒大惊大喜过劳过饱时禁灸, 皮肤过敏 者、孕妇、妇女月经期间不宜艾灸,有热 性病 、阴虚阳亢以及邪热内积的人不宜艾灸,所以最好在医生指导下施灸。如果在艾灸中突然出现 头晕 、眼花、恶心、心慌出汗、颜面苍白等症状也就是晕灸时,应立即停止施灸,开窗通风。如遇温度过高有热烫感,应及时停止或增加艾灸的距离,以免灼伤。

艾灸的功效与作用

1、首先,艾灸有温经驱寒的作用,通过燃烧艾条,能够对身体的各个穴位起到刺激,驱赶体内的寒症,起到运行气血的作用,效果十分显著。
2、其次,艾灸能够行气通络,它可以起到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平衡机能的作用,临床上可用于疮疡疖肿、冻伤、不孕症、扭挫伤等作用。
3、再者,艾灸还有养生保健的作用,艾灸上穴可使人胃气盛,阳气足,精血充,从而加强了身体抵抗力,达到防病保健之功。
4、艾灸的功效多,效果明显,但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产生不适,因此,在进行艾灸时应该到专用的地方进行指导。
更多关于艾灸的功效与作用,进入:https://m.abcgonglue.com/ask/d533c81615836564.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艾灸的功效、作用及注意事项

  艾灸是一种使用燃烧后的艾条悬灸人体穴位的中医疗法。艾灸产生于中国远古时代,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下面就由我为大家介绍下艾灸的功效、作用及注意事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艾灸的功效与作用

  艾灸最适合女性养生,是因为在中医 文化 里,男性属阳,女性属阴,女性多有寒证,以及气血不足、经络不畅等症状,如手脚冰凉、痛经、月经不调、胃痛,这些都是由于寒凉引起的亚健康问题。而艾草是纯阳植物,点燃艾草在人体特定的部位上施以灸治,是补充人体阳气最好的 方法 。

  1、温经通络,行气活血

  传统中医认为,气血通畅,才能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气血有“遇温则行,遇寒则凝”的特点,艾灸疗法可以使高温透彻身体肌骨经脉,使寒冷的气血温暖起来,流动更加畅快。

  2、驱寒逐湿,消淤散结

  艾火的纯阳热力和药力,能够迅速打开气结,消散淤血。正阳气进入体内,能够清除湿浊之气,散寒回阳。推荐阅读:中医艾灸的作用 艾灸注意事项有哪些

  3、温中补气,保健强身

  艾灸疗法历来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