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紧紧围绕什么
发布时间: 2023-07-11

本文目录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紧紧围绕什么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进一步明确了全面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时代背景、战略重点、推进方式和发展目标,为建设美丽中国、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深入推进指明了方向。

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只有从制度上得到确立和保障,才能实现真正持久的生态文明,并且为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扩展资料: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就必然要尽最大努力关注对人民息息相关的环境安全和生态文明。

参考资料来源:共产党员新闻网——第一节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要在哪几个方面保障改善民生

1、回应群众关切。民之所望,施政所向。改革是亿万人民的坚强意志,一次全会就是一次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正是因为尊重人民意愿、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改革才得以稳步推进。汇聚更多民意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更多地回应了人民的呼声。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等“15个方面”的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统部署,也成了中央高层与普通群众同频共振的时代最强音。

2、突出民生优先。以人为本,以民为先,民生为大,是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决定的。加快解决民生难题、早日补齐民生短板,既是广大群众的热切期盼,也是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用很大篇幅阐释和部署了民生问题方面的改革,特别强调,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3、增进群众福祉。发展成果让人民共享,改革红利惠及全体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必须加快社会事业改革,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好满足人民需求。

4、筑牢生命线,真正把人民群众当主人。筑牢生命线,就要真正尊重群众、依靠群众,努力让群众满意。一是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要搞清人民群众是谁、在人民群众面前“我是谁”,把人民群众当主人,自己甘当公仆和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筑起防范“四风”的思想堤坝,拉近与群众的距离。

5、对照导航仪,当好人民的服务员。群众路线是思想和工作的导航仪,为我们明确为什么出发、朝哪里走以及干工作为了谁指引方向。我们坚持建设公共财政,努力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一是踏实干、干实事。工作是否到位,要看群众是否真正感受到变化、得到实惠。

6、 守护力量源,做群众智慧的汇聚者。群众呼声是第一信号,群众期盼的就是我们要做的,群众不满的就是我们要改的。我们通过发放征求意见函、抽样调查、聘请社会监督员、民主评议等方式,对工作和作风问题进行排查、整改,借群众的眼睛找“灰尘”,借群众的批评正衣冠、排毒素。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践行群众路线 保障改善民生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品味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的民生厚重

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是什么

  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内容如下:
  一、从三个维度把握“全面深化改革”这一主题
  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主题是“全面深化改革”,这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前6次三中全会有所不同。尽管前6次会议也都与改革有关,但主题仅是某一方面改革。这次则包括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国防和军队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等等。之所以确定这样的主题,一方面是为了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相适应,另一方面也是实践需要,当前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区,只有坚持全面改革,才能继续深化改革。
  《决定》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新愿景、新目标,汇集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反映了社会呼声、社会诉求、社会期盼,凝聚了全党全社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共识和行动智慧。《决定》又不仅仅是一份蓝图。它详细合理地布局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工作机制、推进方式和时间表、路线图。《决定》明确了一系列的战略任务,更注重在落实方面下工夫,确保改革的可操作性。
  第一,全面认识“全面深化改革”首先要求我们从现实的需要上认识到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经过35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已然成为“世界引擎”。但是,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已在降低,传统的发展方式已经不可持续。在经济方面迫切需要增强发展后劲;在政治方面迫切需要推动体制创新;在社会管理方面迫切需要化解突出矛盾;在文化发展方面迫切需要激发创新活力;在生态环境方面迫切需要健全法律保障……这一切对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了更加紧迫的要求。
  同时,我们所面临的国际形势也更加复杂,新技术革命不断兴起,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着后起国家追赶和发达国家的经济、科技优势“两面夹击”的压力。
  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全面深化改革既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也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让群众过上更好的生活,必须依靠全面深化改革。
  第二,全面认识“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我们从战略的高度上认识到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改革就是体制变革、结构变动、利益调整的过程,有时难免“伤筋动骨”。尤其是当前我国改革进入了深水区和攻坚期,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矛盾更多、困难更大,牵一发而动全身。
  在过去35年的改革实践中,我们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基础上积累了丰富的改革经验。但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从全球视野、全国大局的角度对改革的各种要素进行统筹考虑,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全面系统而又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领域的改革。
  第三,全面认识“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我们从发展的路径上认清全面深化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关键是要进一步形成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进一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进一步提高政府效率和效能,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为此,《决定》从15个领域部署了60项具体的改革任务,这就是对我国改革的整体思路、基本方向、关键领域、重点任务、先后顺序的进一步明确。
  全面深化改革不是一哄而上,而是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通过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由重点领域改革的“一子落”,激发改革棋局的“全盘活”。
  同时,我们还要看到,距离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这一战略目标满打满算还有七年多,《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和阶段目标不能够无限期拉长。所以《决定》明确提出,“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二、从六个“进一步”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