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发布|用活“孝贤文化”资源 擦亮“孝贤鱼台”道德建设品
发布时间: 2023-07-11

1

1月16日下午,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济宁市特色道德建设品牌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鱼台专场。介绍鱼台县“孝贤鱼台”品牌建设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人

田   磊 鱼台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张仰才 鱼台县委组织部副部长、两新组织工委书记

史   立 鱼台县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乔志宇 鱼台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主任

1

鱼台地处鲁西南,位于鲁苏两省交界处,因境内遗有鲁隐公观鱼台而得名,素有“鱼米之乡、孝贤故里、滨湖水城”之美誉。鱼台是“千年古县”,是儒家“孝贤文化”特色文化区域,孔子著名弟子,七十二贤闵子骞、樊子迟、宓子贱的故乡,“芦衣顺母”、“五里三贤”等佳话流传不衰。

塑造孝贤故里道德楷模,承继与时俱进传统美德。近年来,鱼台县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践行“稻改”精神,通过深化研究、打造品牌、加强教育、培塑典型、搭建平台、健全制度和强化宣传等措施,发挥孝贤文化的积极作用,建设传承传统美德,不断积聚社会孝德正能量、引领社会新风尚,倾力打造“孝贤鱼台”道德建设品牌。

不断深化孝贤文化研究

为打造“孝贤鱼台”品牌

提供文化基础

充分利用深厚的孝贤文化资源,深化孝贤文化研究,成立闵子骞、宓子贱、樊子迟等孝贤文化研究会,深入挖掘古迹遗址、民俗风情、历史传说、名人名篇等孝贤资源,通过举办孝贤文化研讨会,出版发行《孝贤故里论坛》论文集、《孝贤故里孝贤故事》连环画册等研究成果,做好思想与学术交流;成立孝贤书院,聘请杨朝明为荣誉院长,统筹集中孝贤文化资源,共同推动鱼台孝贤文化整体发展,为孝贤文化奠定坚实的文化资源基础。

展开全文

持续打响“孝贤文化”

为打造“孝贤鱼台”品牌

提供思想动力

通过孝贤文化主题公园、孝贤阁等场所建设,继续扩大孝贤文化的知名度,深层次、多角度挖掘丰富孝贤文化,进一步打响“孝贤鱼台”品牌。持续弘扬“孝贤家风”特色文化,深入推进“鱼家美院”提质增效工程,大力引导广大妇女和家庭参与庭院内外环境卫生整治,践行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推动移风易俗和乡风文明建设。通过开展评选、家家参与创建,2.2万余户干净整洁、家风向上的“鱼家美院”成为文明新风的倡导者。

加强孝贤文化宣讲教育

为打造“孝贤鱼台”品牌

提供思想保障

将孝贤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公民个人品德、营造良好社会风尚。

一、打造教育硬件设施。在农村和社区广泛规划建设“孝贤文化主题公园”“孝贤文化一条街”和“百孝村”,建起“感恩墙”和“孝贤壁”,设立孝贤文化教育基地,切实提高公共文化的道德教育力度,引导广大受众知恩、感恩,让孝贤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浸润每个人的心田。

二、广泛开展宣讲活动。组建孝贤文化宣讲团,开展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等活动,特邀孝贤模范讲述孝贤事迹,邀请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孝贤文化。持续推进家庭文明创建工作,召开孝贤家风专题会议,举办“创鱼家美院·做最美家庭”主题故事会、“家风故事我来讲”等主题活动23场,层层挖掘、选树和宣传群众身边的“最美家庭”和感人故事,新增全国级“最美家庭”1户,省市级“五好家庭”“最美家庭”7户,省市级“三八红旗手”“好军嫂”16名。

三、拓展培训教育方式。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邻里中心、百姓大舞台等教育阵地,以学习培训、经典诵读、道德论坛、文化讲堂等学习形式,邀请专家学者、行业标兵、爱心企业家等人士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大力宣传宣讲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要义,加强孝贤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学习,引导人们从自身做起,做良好道德风尚的建设者,做文明进步的推动者。

加大典型挖掘培塑力度

为打造“孝贤鱼台”品牌

提供先进榜样

通过举行“感动鱼台·十大孝贤人物”“道德模范”“好媳妇”“好婆婆”“模范两长”“优秀两长”“见义勇为”“孝贤之星”等典型的评选表彰,树立一批尊老爱幼、孝老爱亲等先进人物,汇聚道德建设正能量。县乡村三级开展“好媳妇”评选活动,并召开高规格的全县表彰大会,共表彰“鱼台县十佳好媳妇”10名、“鱼台好媳妇”100名,进一步弘扬了孝贤家风,传递了崇德向善的正能量。

创新活动形式搭建平台

为打造“孝贤鱼台”品牌

提供丰富载体

选树道德模范、非遗传承人、文艺爱好者等美德健康生活方式辅导员,打造“刘传卫工作室”“刘东华工作室”“杨景元工作室”等“美德健康工作室”,将倡树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和“五为”文明实践工作有效结合,开展各类“五为”志愿服务活动3800次,惠及群众96000余人次。组织开展赡养费发放和志愿者关心关爱老年人活动,让老年人感受到温暖和真情。广泛开展送戏(电影)下乡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惠民活动,发挥好村级文化广场、农家书屋、幸福食堂等各种文明创建载体的作用。

建立健全考核激励机制

为打造“孝贤鱼台”品牌

提供制度保证

把思想道德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来抓,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规划、分级负责,采取有力措施,促使公民道德建设迈上新的台阶。高规格举行城乡“两长”聘书颁发仪式,聘任“两长”8100余名,提高“两长”的身份认同感。按照“一年一次、分级负责”的原则开展“两长”表彰活动,对表现优秀的城乡“两长”优先评先树优,既要披红戴花,也要给予物质奖励,目前已举办两次县级表彰活动,累计表彰“模范两长”216 名、“优秀两长”504名。

加强孝贤文化宣传引导

为打造“孝贤鱼台”品牌

营造浓厚舆论氛围

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普及工作,及时报道各级各地弘扬孝贤文化、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先进做法、典型经验和突出成就,及时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的学术成果,广泛宣传报道孝贤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引领广大干部群众向好向善。

百善孝为先。有效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消除老年人后顾之忧,鱼台县走出破解农村养老难题新路径,通过签订《赡养老人三方协议》,建设名副其实的“孝贤故里”,筑牢维护老年人权益的“四梁八柱”。鱼台县以法德结合,把赡养老人由老人与子女间的“私事”变成村委会与子女间的“公事”,推动“孝贤鱼台”建设“有名有实”。截至目前,全县9748名70岁以上不与子女共同居住的老年人,均已签订三方协议,累计收取赡养费2350万元,发放赡养费2350万元。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下步,鱼台县将持续深入挖掘鱼台孝贤文化精髓,打造新时代孝贤文化载体,结合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工作,举办孝贤文化节,提高“孝贤故里”知名度,擦亮“鱼米之乡 孝贤故里 滨湖水城”名片,用实际行动打响“孝贤鱼台”道德建设品牌。

现场答记者问环节

大众网记者

鱼台县涌现出“中国好人”马金娥、曾现平,“山东好人”王爱民、李香菊,“济宁好人”孙庆盈、王娜,“孝贤人物”闵维君和姚思琪等一批典型人物,请问是如何培树这些先进典型的?

乔志宇

鱼台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

主任

鱼台县建立健全先进典型的培树、评选、表彰、礼遇机制,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倡树文明新风。主要有四个方面的措施:

一、积极发动,深入挖掘一线模范人物,丰富典型事迹。近年来,鱼台县每年都开展“身边好人”“好媳妇”“好婆婆”“最美志愿者”和优秀城乡“两长”等层次丰富、形式多样的典型评选活动,广泛发动镇街村居、机关单位、中小学校和厂矿企业,推荐农民、工人、干部、教师和学生等思想品德好、综合素质高、专业技能强、作出贡献大的先进人物候选人,做到典型来自于基层干部群众、来自于经济社会发展一线,先进典型人物事迹丰富,从而使典型更具有可学、可推广性和可持续性。

二、严格把关,广泛征求各界意见,确保事迹过硬。鱼台县对各镇街各部门推荐的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在严格审查申报材料的同时,还通过向其左邻右舍、同事、同学等了解真实情况,向纪检、政法和发改等有关部门多方面多角度了解核实,切实把立得住、叫得响、过得硬的先进典型选树出来,确保典型人物事迹经得起群众、组织和历史的考验,能够真正起到示范带动作用,提升公民道德和社会公德水平,弘扬社会正能量,促进社会和谐。

三、精心培塑,全面报道典型事迹,发挥示范作用。鱼台始终高度关注先进典型的成长、发展和完善,结合工作实际和个人性格特点、岗位职责加以精心指导,使先进典型健康成长、推进工作,并坚持由低到高、由近及远呈“递进式”,在各级媒体广泛报道其先进事迹,在全县营造了“比典型、学先进、争赶超”的浓厚社会氛围,倡树文明新风。

四、健全机制,落实关爱礼遇政策,加强动态管理。制定政治嘉许、健康关怀、景区开放、节日慰问等关爱礼遇政策,增强先进典型人物的荣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