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博物馆必看的展品(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
发布时间: 2023-07-10

本文目录

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

第一件:司母戊鼎

司母戊鼎,又称后母戊大方鼎、后母戊方鼎,是商朝的一件价值连城的青铜文物,其作用主要是用于祭祀。

司母戊鼎出土于1939年,从1959年开始就一直藏于国家博物馆。这件巨物重达832.84公斤,连耳高133厘米。

据考证此物后母戊鼎是用陶范法铸造而成的,在商后期铸造后母戊鼎至少需要1000公斤以上的原料,且要在大约二三百名工匠的密切配合下才能完成,制作水平是当时最为顶尖,几乎可以代表整个商周时期的巅峰工艺。

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现为国家一级文物,2002年列入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名单。

第二件:孝端皇后凤冠

孝端皇后凤冠,一件从上大下全部是珠宝的文物极度奢华,上面有九龙四凤,上有翠盖,下垂结珠,周身布满了各种宝石,翡翠,珍珠,工艺也及其复杂,上面还用了很残忍的翠鸟羽毛点翠技术,左右两条口衔珠宝流苏。

冠后部饰六扇珍珠、宝石制成的“博鬓”,呈扇形左右分开。此冠被列为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孝端皇后凤冠是明朝明神宗孝端显皇后(万历皇帝的爱妃)的凤冠,1956年在明十三陵附近被考古队挖掘出土。当时清理到这件文物时队员全部被震撼到了,马上向上级报告。

第三件:彩绘鹳鱼石斧图陶缸(一件罕见的绘画珍品)

在国内的各个大小博物馆中你也许见到过类似的文物,这是一个时代的陶器风格,其最有价值的一件现给就珍藏于国家博物馆。

彩绘鹳鱼石斧图陶缸是新石器时期仰韶文化的文物,其主要作用是陪葬品。1978年在河南汝州附近挖掘出土。

其文物为为红陶砂质,高47厘米,口径32.7厘米,底径19.5厘米,器腹外壁的一侧就是著名的鹳鱼石斧图,有学者认为这是中国最早的一副画作,是现在中国画的老祖宗,是最原始的中国画雏形,

同样也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史前图画,它的价值无可估量,是迄今中国发现最早、面积最大的一幅陶画。

彩绘鹳鱼石斧图陶缸在200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64件不可出国展出的珍贵文物之首。

国家博物馆的四大镇馆之宝是什么

1、四羊方尊

商代最大方尊,设计上精巧绝妙。在肩部耸出四个卷角羊头,尊腹则为羊的前胸。四羊方尊集线雕、圆雕、浮雕等雕刻技巧,端庄典雅,铸造精细,是商代泥范法铸造工艺的巅峰之作。这尊器具几经波折,才得以保全。

1938年,湖南宁乡的农民在挖土种红薯时,发现了这个满身泥土的宝物。抗战期间,四羊方尊随湖南省银行内迁沅陵,但车队遭到日寇轰炸,四羊方尊被炸成了20多块。此后,破碎的四羊方尊一直被丢弃在湖南省银行仓库的一只木箱内,直到解放后才被修复。现在几乎看不到破损的痕迹了。

2、后母戊鼎

曾被称为司母戊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母亲戊而作的祭器。后母戊鼎重达832.84公斤,在当时属于国之重器了。器身上饰兽面纹及夔龙纹,耳外廓饰双虎食人纹。在鼎腹内铸有"后母戊"三字,字体雄健丰腴。

后母戊鼎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商代青铜礼器,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止出境展览文物。

3、陶鹰鼎

陶鹰鼎看上去威武而雄壮。鹰的前胸为鼎腹,饱满粗壮,器口开在鹰的背部。鹰的双目圆睁,周身光洁未加纹饰,喙部呈有力的勾状。鹰鼎整体结构简洁,体积感很强,鹰的双足和尾部为鼎足稳定地撑柱于地,后收的双翅围过鼎的中后部,形成一种前扑的动势,配上鹰头部的大眼、利喙,使这只鹰显得威风凛凛,桀骜雄猛。

4、大禹治水图玉山

大禹治水”玉山,高224厘米、宽96厘米、底座高60厘米,是中国玉器宝库中用料最宏、运路最长、花时最久、费用最昂、雕琢最精、器形最巨、气魄最大的玉雕工艺品,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玉雕之一。

它描述的是千古流传的大禹治水的故事,是根据清内府所藏宋代或宋以前的《大禹治水图》画轴临仿而成。夏禹是久传民间的圣王,大禹治水是数千年来人们一直传颂的伟大功绩。

以上内容参考 人民网-博物馆日:中国四大镇馆之宝谁最牛?

以上内容参考 人民网-国际博物馆日:盘点那些深藏不露的“镇馆之宝”

国家博物馆的十大镇馆之宝陈列在哪

1、上海博物馆——上虞帖

上海博物馆是中国南方屈指可数的大型博物馆,创建于1952年。收藏有各类文物一百余万件,其中:珍贵文物十四余万件,其中藏有大量国宝级的精品。

2、南京博物院——金兽

南京博物院位居目前我国博物馆的前三甲,其前身是1933年蔡元培等倡建的国立中央博物院,是中国创建最早的博物馆、中国第一座由国家投资兴建的大型综合类博物馆。早在2007年,经过专家甄选和市民投票,南京博物院就选出了18件“镇院之宝”,它们横跨数千年,涉及各个品类。

3、湖南省博物馆——素纱襌衣

湖南省博物馆是了解汉初文化的最好去处,这里有著名的千年不腐女尸和丰富的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2017年,阔别5年的湖南省博物馆新馆正式对外开放,在原址上改扩建,占地面积达4.9万平方米。辛追娭毑、素纱襌衣、T形帛画……那些教科书上才看过的东西,都能亲眼目睹。

4、河南博物院——汝官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

中国省会城市的博物馆很多,但可以称得上为博物院的却很少,华夏中心河南便拥有一座规模宏大的博物院——河南博物院。这里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仰韶文化所在地,从商周时期到唐宋,中国史一直围绕河南书写,难怪这里出土文物天下无敌。

5、陕西历史博物馆——镶金兽首玛瑙杯

陕西历史博物馆是独一无二的带有“历史”而没有“省”的博物馆,缘由是它最初就是按照国家级博物馆来建设的。地下文物看陕西,坐落在西安这座千年古都,陕西历史博物馆展示的不仅是陕西的古代文明,更是古代中国最兴盛的周秦汉唐历史文化浓缩。

各种华丽丽的金银器,各种拥有着无与伦比的梦幻色彩的唐三彩,各种见过的没见过的听过的没听过的稀奇古怪的文物们,都能在这里寻得。

6、湖北省博物馆——越王勾践剑

位于楚地中心的湖北省博物馆,在特色上一骑绝尘,它是寻觅楚文化魅力的绝佳地点,有着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乐器陈列馆。从气势磅礴的大件青铜器,到巧夺天工的小件漆器,没人能拒绝一眼千年的力量。

7、浙江省博物馆——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玉琮

作为浙江最大的收藏展示中心,浙江省博物馆收藏了河姆渡、良渚文化最精华的文物内容。越窑、龙泉窑青瓷,五代两宋佛教文物,历代漆器等,都是极具地域特色及学术价值的珍贵历史文物。浙江作为越国故地,无数文人墨客书画家的故乡,书画是值得重点关注的门类。

8、辽宁省博物馆——宋人摹顾恺之《洛神赋图》卷

清末,末代皇帝溥仪曾托其弟,将一批书画珍品偷运出宫。后经许多人的努力,这些1922年从清宫佚出、1945年在长春伪皇宫流散的珍品,1949年陆续入藏新中国建立的第一座博物馆——东北博物馆,也就是现在的辽宁省博物馆。

清宫散佚书画是辽宁博物馆响当当的招牌,不少都是美术史教科书的级别。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