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苏联入侵阿富汗(苏联为什么入侵阿富汗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苏联为什么入侵阿富汗

1979年12月底,就在西方国家都沉浸在圣诞节的狂欢气氛中时,苏联却突然发兵攻击阿富汗,动用了6个整师分东西两路对进。凭借自己强大的装甲部队,苏军在短短一周的时间就达成了既定目标,基本控制了阿富汗的关键要隘。

当时,任谁都不会想到,这场阿富汗战争竟然会将苏联拖入了泥潭,犹如当年美国深陷越南一样难以自拔,十年后只能灰头土脸的宣布撤兵。甚至于,很多人都评价阿富汗战争好比压垮苏联的最后一根稻草。

接下来,我们一起回顾这段历史,还原苏联入侵阿富汗的前因后果。

阿富汗位于亚洲的中南部,虽然自然环境并不优越,但地理环境却非常突出,处于亚洲联通欧洲的“十字路口”, 历来就是大国的博弈之地。基本上,谁掌控了阿富汗,谁就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在“美苏争霸”时期,这里更加的惹人注目。

二战结束后,阿富汗与相邻的巴基斯坦就“普什图斯坦问题”而产生了激烈的冲突,甚至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苏联抓住时机,表示将会坚决支持阿富汗,共同打击当时亲美的巴基斯坦,将阿富汗拉入到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从此,阿富汗开始亦步亦趋追随苏联,撸起袖子和美国对着干。但是,随着国家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阿富汗国王查希尔开始有了自己的主张,越来越引起了苏联人的不满。

在勃列日涅夫上台主政后,苏联的对外政策更加激进,而且不仅仅针对英美等国,还采取了一种“非友即敌”的标准。出于地缘政治的考量,苏联对于阿富汗的“中立”或者“骑墙”态势愈发不能接受,于是决定扶持新的代理人。

1973年,苏联暗中支持首相达乌德发动政变,推翻了查希尔国王的统治后成立民主共和国。达乌德在执政之初,急于讨好苏联,竟推行了非常露骨和谄媚的亲苏政策,招致国内各支部落和宗教势力的反对。

对此,达乌德采取了严厉的手段进行打压。结果,就连原来采取观望之势的封建地主和资产阶级也不干了,共同对付达乌德。受此影响,他又调整了对苏的政策,搞得自己里外不是人,两边都不讨好,最终在政局不稳下被推翻了。

1978年4月,阿富汗人民民主党上台执政,他们成为了苏联新的代理人,苏、阿之间度过了一段蜜月期。一年后,哈菲佐拉·阿明通过政变上台,担任了部长会议主席和国防部长的职务,成为了阿富汗新的领导人。

作为一名民族主义者,阿明坚决反对苏联对阿富汗的控制,主张奉行一条独立的民族主义路线。甚至于,他还主张与英美进行积极接触,利用在大国之间搞平衡,逐步增强阿富汗的实力和地位。

对于苏联而言,这是万万不能接受的,豪横的勃列日涅夫终于失去了耐心,决定发起“最后的战役”。1979年底,苏联重兵入侵阿富汗,并很快攻占了首都喀布尔,还在当日夜就攻陷了达鲁拉曼宫,将一国领导人阿明击毙。

之后,苏联扶植卡尔迈勒成为了自己的傀儡,妄图彻底将阿富汗变为自己的附属。可惜,这位新代理人无论从能力还是资历都远远不及,根本无法安稳阿国内的局势。

对一个主权国家进行赤裸裸的侵略,毫无国际道义可言。而且,苏联人还简单粗暴地击毙了该国领导人,终于引起了全世界的哗然。

在英、美等国的鼓动下,世界各国都开始强烈谴责苏联,纷纷要求它立即撤军并通过政治手段解决阿富汗的一系列问题。1980年1月,联合国专门通过了《要求外国军队无条件和全部撤出阿富汗》的决议,对苏联施加压力。

一意孤行的勃列日涅夫竟然完全不以为然,坚决不同意从阿富汗撤军。而作为“美苏争霸”的另一方,美国自然不会放过这次打击苏联的机会,它公开号召全世界抵制1980年在莫斯科举行的第22届夏季奥运会。

最终,包括中国在内的67个国家都抵制了这场奥运会。而且,即便参加赛事的许多国家,也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了对苏联的抗议。

随着战争的深入,阿富汗原本就脆弱不堪的经济很快就土崩瓦解了,国内的各种矛盾迅速激化。逐渐地,阿富汗人回过味来了,终于明白这一切的根源皆在于苏联人的侵略。于是,阿富汗国内的各种势力都开始抵抗苏军,在美国人的扶持下,各种反苏力量都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搞得苏军疲于应付。

为了遏制这种势头,勃列日涅夫在盛怒之下向阿富汗派驻了更多的军队,企图暴力镇压这些抵抗者。结果,苏军完全陷入了四面楚歌当中,巨大的军费开支和人员伤亡都成为了隐痛。

1985年,在戈尔巴乔夫担任苏共总书记后,终于下定决心从阿富汗脱身,开始就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展开多方谈判。自此开始,阿富汗问题终于出现了转机和希望。

1988年,通过数年的谈判,各方已经达成了解决方案,在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的主持下,苏联、美国、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在日内瓦共同签署了和平解决阿富汗问题协议。就联合国监督、难民返回、边界争议等方面都达成了书面协议。

1988年5月15日起,苏联按照签订的合约开始撤军,并在1989年2月15日全部撤出了阿富汗。至此,苏联才终于从阿富汗的泥潭中拔了出来,只留下了破败不堪的阿富汗。

欢迎关注@文史不假,历史真的很精彩!

苏军入侵阿富汗时,阿富汗的地形对战争的影响起到了多大的作用具体有哪些

感谢邀请。

阿富汗这个国家很有趣,在苏联入侵之前,历史上英国殖民者也曾经想入侵这个国家,但是遭到顽强抵抗,这些抵抗者是如何抵御武器精良的外来入侵者?他们就是靠当地的地形。当然英军错误判断形势也是招致失败的原因。如果当时英国人有像入侵印度时的耐心,或许阿富汗早就被征服。

之后来到阿富汗的就是苏军,大约有11万武器精良的苏联军队入侵阿富汗,他们要在这里帮助亲苏的阿富汗政府平息叛乱,但是事与愿违,在这里他们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抵抗。苏军的先进武器也是很难起到作用。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阿富汗的地形的优势,阿富汗被称为山地国家,到处是山脉和山地。这种地形对于阿富汗来说可谓是天赐的,产生两个方面的直接好处:一是,山地多,苏联军队的先进军事装备根本进不来,进来了也发挥不了战斗力,因此,使得大国到这里军力就自然下降了一大截了。同时,山地地形利于打游击,世界大国入侵阿富汗后,阿富汗军队很快可以化整为零,打游击。而山地地形正好是很好的掩护,当地人对地形熟悉,打一枪换个地方,任哪个国家都搞不定。

在苏军入侵中最能体现地形优势的就是著名的潘杰希尔山谷争夺战。这个山谷是前苏联通往阿富汗首都的必经之路,也是阿富汗著名的反苏游击队马苏德游击队的根据地,因为山势陡峭,马苏德游击队在这里不断打击苏军的运输队,给苏军造成了巨大的麻烦,所以苏军出动大量的军队,进行过9次的扫荡,但是潘杰希尔山谷只有9个山口,对于机械化的部队进出非常不容易,同时,美国援助的毒刺导弹已经到达,对于苏军的武装直升机给于沉重的打击,因为不低飞,不能攻击目标,高飞不起作用。这里成为苏军武装直升机的坟场。而坦克,装甲车在这里行动不便,不能爬山,所以只能靠人员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