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等功臣马占福,在老山战役中牺牲,母亲生前心愿:想给他扫
发布时间: 2023-07-11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落叶归根是每个中国人的执念,无论结果如何,死后都希望能够葬在故土,葬在家人身边,但是即使是如此简单的愿望,也有很多人无法实现,他们之中就有不少为国牺牲的烈士。

1979年爆发的中越战争,是一次意想不到的战争,我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作为中国手把手教出的“好学生”越南,竟然会主动挑起战争,昔日并肩作战的战友,最终还收走到了彼此的对立面。

近代以来,越南也饱受帝国主义殖民侵略之苦,先后被法国和日本控制。

二战结束以后,越南又陷入到内战之中,形成了以越南共产党领导的北越,和法国拥立的南越相互对峙的局面。作为同样信奉马列主义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在立场上天然倾向于支持北越,更何况越南共产党的领导人胡志明,还曾经在中国参加过社会主义革命。

在以中国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援助下,北越政府逐渐取得了战场上的主动权,多次击退法国军队,赢得了谈判桌上的话语权,只是南北分裂已成事实,一次谈判修复不了破裂的国家,在外部势力的介入下,越南战争正式爆发。

展开全文

借助越南的热带雨林,在充分领会了游击战的精髓后,神出鬼没的越共士兵成为了美国大兵挥之不去的噩梦。但是在越南战争期间,随着越南外交政策的改变和中苏关系的恶化,导致了为苏联马首是瞻的越南,开始在国内推行排华政策,打压华侨。

1975年,在消灭了南越政府后,北越成立了统一的越南政府,此后更是变本加厉,不断在中越边境制造摩擦,甚至开始公然侵占中国领土。

越南和中国在近代的遭遇出奇相似,但是相同的遭遇并没有让我们走到一起,缺乏战略纵深的越南,不能像中国一样坚持外交独立,最终让越南倒向苏联,成为了遏制中国发展的重要棋子。

出于多方面考量,对于越南方面忘恩负义的行为,我们并没有在第一时间予以反击,而是选择静观其变,直到1978年,越南开始入侵柬埔寨,我们也开始了作战准备。

越南靠着苏联的援助,短时间内形成了一股不可小觑的战力,而且由于多年战争的历练,越南军队的实战经验可谓是十分丰富。

而我国由于长时间没有经历过大规模作战,各部队之间缺乏协同,而且实战经验不足,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缔造共和国的杰出将领们依旧活跃在前线。

1979年2月14日,对越自卫反击战正式打响。杨得志、许世友率领的两路大军以钳形攻势展开攻击,虽然战果斐然,但是牺牲也同样惨重,其中又以老山战役尤为激烈,从1984年到1993年,中越双方在这里进行了长达九年的血战。

1984年入伍的青海籍战士马占福,就是老山前线的一员,为了夺回属于中国的领土,他们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

1987年1月,马占福所在的417团4连受命攻占310高地,这里地形复杂、工事密布,注定将展开一场血战。

我们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沾染着烈士们的鲜血,一个国家如果不能捍卫自己的国土,又如何捍卫自己的人民,我们顾忌国际局势隐忍不发的退让,在越南眼中却变成了无能的表现,一味退让换不来和平。

1月5日天还没亮,早就埋伏了一天的马占福和战友们一起冲向了既定目标,他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摧毁了高地附近23个防御工事,快速向前冲去。

路上的暗哨要比之前侦查的多了许多,子弹从四面八方飞来,马占福和战友们,只能根据枪口冒出的火光判断敌人的位置。

随着部队的不断深入,马占福身边的枪声也越发密集,突然一阵剧痛袭来,让他瘫倒在地。马占福立刻匐匍前进找到了一处掩体,简单处理了伤口后,继续观察着越军暗处的火力点,因为视野不好,他又探头出去观察,却不幸被流弹击中,陷入昏迷。

等到马占福苏醒,战争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就在他准备跟随大部队继续冲锋时,他发现不远处的敌人正在一个山洞口架设机枪。

几乎是本能一般的反应,马占福第一时间引燃爆破筒,用身体堵住了敌人的枪口,用尽最后的力气呼喊着战友,让他们小心敌人的炮火后就随着一声巨响和五名敌人同归于尽。

马占福烈士壮烈牺牲后,他的遗体被安葬在了云南省的麻栗坡烈士陵园,继续和牺牲的战友们守护着祖国的边疆,马占福的家人在收到这个噩耗后,陷入了无尽的悲痛,虽然国家予以了慰问,但是失去家人的痛苦无法用金钱和荣誉衡量。

马占福的母亲在思念中离开了人世,因为家庭条件困难,加上身体状况不好而迟迟未能成行,母亲临终前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到千里之外的烈士陵园,看看自己的儿子,替他清理坟茔。2012年,马占福的弟弟马占贵,终于完成了母亲的遗愿,在马占福曾经战友的资助下,他跨越大半个中国来到了庄严肃穆的陵园,在哥哥的陵前转达了母亲的思念。

共和国的英雄不会被忘记,即使马占福的家人不能远赴千里,但是人们从未忘记这些为国家浴血厮杀的将士。他们的陵墓永远干净整洁,因为来来往往的人们,不会让允许这里杂草丛生,这里永远是属于爱国者的净土。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心系家国的烈士,处处都是他们的家乡,人人都是他们的亲朋,即使百年之后,仍会有人记得他们的丰功伟绩,也许墓碑上的碑文会有字迹斑驳的一天,但是他们在我们心中的形象却永远不会模糊。

生在盛世,就要不负盛世。庄严肃穆的烈士陵园是那段历史的最好见证,也许今天我们不必担忧战争,但是我们不能忘记战争,好战者亡而忘战者危,这份来之不易的和平,需要靠我们继续维护。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