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王朝的资料?南明王朝是怎样一步步走向灭亡
发布时间: 2023-07-06

南明王朝的资料

南明中国明王朝灭亡后,明宗室先后在南方建立的一些地方性政权的统称。包括弘光政权、隆武政权、鲁王监国、绍武政权及永历政权,前后共历18年。弘光政权顺治元年(明崇祯十七年,1644)五月初三首先建立。由马士英、史可法等奉明福王朱由崧监国于南京。五月十五日即皇帝位,年号弘光。朱由崧,明神宗之孙,福王朱常洵之子。初封德昌王,进封世子。崇祯十六年嗣封福王。次年初,农民军扫荡北方,朱由崧流亡淮上。时南京之明残余势力议择君以定南都,然后挥师北上。曾出现拥潞王与拥福王之争,最后马士英恃势逼史可法等同意立福王朱由崧为帝。马士英等以拥戴有功,把持朝政,起用阉党余孽,贪赃枉法,与高弘图等东林余党针锋相对。清顺治二年三月,宁南侯左良玉称奉太子密诏,入诛奸臣马士英以清君侧,起于武昌,进逼南京。时清军迅速南下,连续破徐州,渡淮河,兵临扬州城下。随后,清军渡长江,克镇江。弘光帝被迫出奔芜湖。五月十五日大臣赵之龙、王锋、钱谦益等献南京城投降;二十二日朱由崧被获,解北京处死。弘光政权覆灭。隆武政权顺治二年闰六月初七,明福建巡抚张肯堂、礼部尚书黄道周及南安伯郑芝龙、靖虏伯郑鸿逵等,奉唐王朱聿键称监国于福州。闰六月二十七日称帝,改福州为天兴府,以是年为隆武元年。朱聿键,朱元璋九世孙,端王朱硕熿之孙。崇祯五年嗣立唐王,九年因率兵勤王擅离南阳获罪,弘光时获释。顺治二年五月避乱经杭州,适南都已亡,郑鸿逵等迎之入闽。隆武政权建立之初,俨然有所作为,集廷臣议抗清战守。即位不及半月,即下诏亲征,影响颇大。江浙、安徽、江西各地义军纷起,响应抗清号召。然而军政大权掌握在地方实力派郑芝龙手里,隆武本人也为其挟制,实际并无建树。三年七月,清军攻下浙东浙南,即挥师南下。郑芝龙暗中与清军洽降,撤兵还安平镇。福建门户敞开,清军长驱直入。隆武帝出奔汀州,八月二十八日被清军追及擒杀,隆武政权灭亡。鲁王监国清顺治二年闰六月二十八日,在浙江余姚、会稽、鄞县等地抗清义军及故明官吏缙绅的扶持下,明鲁王朱以海监国于绍兴。朱以海,朱元璋十世孙,鲁王朱寿镛第五子。崇祯十七年二月嗣王位。鲁王政权建立后,控制浙东绍兴、宁波、温州、台州等地,拥有浙中义师及原明总兵方国安、王之仁部,且凭借钱塘江天险,曾汇兵合攻杭州。但其政权腐败,热衷于与隆武朝争夺皇统,势同水火。顺治三年六月不战而溃,朱以海出海至舟山。清军迅速平定浙东,鲁王大臣张国维、朱大典、孙嘉绩、王之仁等先后死,方国安、马士英、阮大铖等降清。该政权建立不到一年即告灭亡。绍武政权顺治三年十一月初二,大学士苏观生、隆武辅臣何吾驺等于广州拥立朱聿键之弟朱聿�为帝,改元绍武。同年十二月十五日,清军李成栋部攻入广州,朱聿�等皆死。绍武政权仅存41天。永历政权顺治三年十一月初八日,明两广总督丁魁楚、广西巡抚瞿式耜等拥戴桂王朱由榔于肇庆称帝,以次年为永历元年。朱由榔,明神宗之孙,桂恭王朱常瀛少子。初封永明王。为人懦弱寡断,昏庸无能。在抗清名将何腾蛟、瞿式耜、堵胤锡、郑成功等的支持下,尤其是大顺、大西农民军与之联合抗清,永历政权得以生存下来,支撑台湾及中南、西南数省半壁江山,声势颇大。顺治五年春收复了湖广、湘桂部分地区。顺治九年收复广西全境。接着北取长沙,东扫江西,收复二州16郡。但永历朝政腐败,统兵将帅专横跋扈,朝廷中宦官专权,朋比为奸,内讧激烈。顺治十五年四月,清军主力从湖南、四川、广西3路进攻贵州,年底进入云南。大西军精锐损失殆尽。十六年正月永历帝狼狈西奔,进入缅甸。十八年吴三桂率清军入缅,同年十二月永历帝被俘。次年四月与其子等被吴三桂缢杀。南明最后一个政权覆灭。附南明完全帝系表庙号谥号姓名年号在位时间都城孝皇帝朱常洵明安宗赧皇帝朱由崧弘光1644—1645应天(监国)潞王朱常淓1645杭州(监国)威宗太子王之明1645应天(监国)鲁王朱以海1645—1655绍兴舟山(监国)益王朱慈炲1645抚州端皇帝朱硕潢裕皇帝朱器墭敬皇帝朱宇温顺皇帝朱宙栐明绍宗襄皇帝朱聿键隆武1645—1646天兴(监国)靖江王朱亨嘉1645桂林唐王朱聿鐭绍武1646广州(监国)益阳王朱术?1646龙游韩王朱亶塉定武1646—1664房县明礼宗端皇帝朱常瀛明昭宗匡皇帝朱由榔永历1646—1662肇庆安龙滇都淮王朱常清东武1648南澳(监国)益王朱由榛1647揭阳(监国)楚王朱容藩1649夔州延平武王朱成功1661—1662承天延平王郑袭1662承天延平文王朱锦1662—1681承天延平王朱克臧1681承天延平王朱克塽1681—1683承天1.还有郑成功本名郑森,后过继给朱聿键为儿子,赐名郑成功。郑袭为朱成功弟弟,但未过继给朱聿键,所以用本名,其他的为朱成功子孙,故用国姓。2.王之明虽非国姓,但亦监国三日,且国号未更,故列入。

南明王朝是怎样一步步走向灭亡的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皇帝上吊后,明朝算是灭亡了。但是因为明朝宗室和文武百官大量南逃,在淮河以南,清军的势力范围还未到的地方,先后建立了六个政权,以明朝为正朔,史书称为南明。

南明王朝从1644年到1683年,前后坚持了约40年。最终还是寡不敌众,趋于灭亡。

南明第一任皇帝是朱由崧,1644年4月25日,崇祯煤山自缢后,朱由崧五月份就在南京被拥立为皇帝,改元弘光。此时南明还控制着大部分国土,李自成的大顺军夹在南明和清军之间,清军还在关外。看形式,对南明很有利。

但是好景不长,1644年9月,清朝顺治帝迁都,随机南下,虽一路上遇上不少抗清武装,但依旧是势如破竹,很快就与南明在淮河边面对面了。此时大顺被赶去西边,张献忠在四川称帝,建立大西政权,改元“大顺”,跟李自成的大顺杠上了。

1645年,清军继续南下,很快攻破南京,朱由崧被俘,押往北京,第二年被处死。此时清军已占领半壁江山了。五月份李自成被杀,大顺政权灭亡。留下大西政权和清朝、南明三足鼎立,不过大西这只足有点发育不良。

朱由崧死后,朱聿键在福州正式称帝,改元隆武,这是南明第二位皇帝。但是屁股还没坐热,清军就来了,攻入福建,朱聿键在准备北伐的时候被捕,绝食而亡。这时清军的地盘比南明大了。这时大西政权的张献忠死了,孙可望带领大西军到了云贵地区,变得聪明起来,不再明目张胆地称皇帝了。

1646年隆武皇帝死了,他的弟弟唐王朱聿?抢在朱由榔之前,十一月初五在广州正式称帝,改元为绍武。这是南明第三位皇帝。朱由榔十一月十八日在肇庆称帝,改元永历。此时是两帝并存。并且广州和肇庆相隔没多远。不过可以看出,南明王朝的大本营在一步一步地往南迁移。这时清军已经占领大部分领土了,南明算是偏不安一隅。十二月份清军攻入广州,当了一个月皇帝的绍武帝自缢而死,真是命苦的娃子。朱由崧跑得快,相继逃往梧州、桂林、全州、柳州,过着东躲西藏的日子。

1648年,四月,两广提督李成栋反清复明,清广西巡抚耿献忠反清复明,接二连三的很多地方都反清复明了。因此看下图,这时候南明的领土又增大了。可把永历帝乐坏了,当即还都肇庆,心里美滋滋的。这是第一次抗清高潮。

真是造化弄人,没高兴多久,1649年,李成栋兵败而死,其他几位反清复明的领头者也相继而亡,江西、湖南地区再次落入清军口中。不过这时候孙可望准备投了南明,此时整个云贵大后方都是南明了的。

1650年正月,瞿式耜,张同敞在桂林被孔有德捕杀,清军再次占领湖广,其他刚刚收复的失地也相继丢掉。南明又一次一朝回到解放前了。

1651年,朱由榔被孙可望武力绑架到安龙府,然后被软禁了三年。南明继续丢城失地,眼看着越来越小了。

好在这时候,孙可望和李定国联合抗清,以大西军为主的南明军队全面反攻清军,李定国真是个打战人才,相继收复湖南、广西,杀了敬谨亲王尼堪,名震天下。东南沿海的郑成功抗清军队也乘机发动攻势,收复不小地方。南明的领土又一次增大了。这是第二次抗清高潮。

1654年,孙可望欲自立,后来事情败露,杀了十七朝臣。李定国把朱由榔护送到昆明。南明的大本营再一次南移。

1656年,孙可望与李定国不合,两军内讧,在曲靖交水大败孙可望。接着,孙可望与清军大战数月,最终不敌,孙可望顺势投降了清军。企图借兵复仇。

孙可望投降清军后,被封为义王,他深知西南军情虚实,尽数报与清军,因此让李定国等西南抗清武装吃了大亏。1658年,清军三路大军入攻云南,云贵沦陷。这时南明已经没有多少地盘了。

1659年,李定国护送朱由榔撤到云南保山,后又由永昌退到腾越(云南腾冲县),一路上追兵不断,后由腾越逃到缅甸境内,被缅甸王莽达收留。可惜这时缅甸也乱了,莽达的弟弟莽白发动政变,杀死其兄莽达后继位。1661年8月12日,莽白发动咒水之难,杀光了永历帝身边的官员和侍从近卫。吴三桂入缅甸,莽白把永历帝献给吴三桂,1662年6月1日,永历帝被吴三桂用弓弦勒死,这时候明朝皇统彻底灭亡。基本上全国地区都被清军占领了。

不过也就在这时候,东南沿海又忙活起来,郑成功率水路大军直接杀到南京城下,不过最终失败,撤回厦门。1661年三月,郑成功率25000人登陆台湾,准备夺取台湾为新根据地。1662年,台湾荷兰军队向郑成功投降。1663年接宁靖王朱术桂入台,名义上仍奉永历帝为正朔,继续沿用永历年号。是为明郑时期。同年,清军攻破厦门,明郑势力全部撤回台湾,此时在大陆的大规模抗清活动基本全部结束。

后1681年明郑政权内讧,郑克臧被杀,郑克爽独揽大权。清军乘此机会,以施琅为水师提督着手征讨台湾。16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