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舍里氏的名人有哪些?索尼是如何走到最后成为大清四朝元老
发布时间: 2023-07-19

本文目录

赫舍里氏的名人有哪些

赫舍里氏是古代满洲贵族的姓氏,当初金国时期就有很多大臣是赫舍里氏,但是赫舍里氏这个姓氏真正出名,是在清朝康熙皇帝时期,而最有名的三个人其实都是一个家庭出来的,这三个人分别是赫舍里·索尼、赫舍里·索额图和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

首先来说说赫舍里·索尼,赫舍里·索尼是康熙皇帝时期的大臣,他也是赫舍里·索额图的父亲、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的爷爷。当初在皇太极去世以后,赫舍里·索尼便拥护了顺治皇帝继位,顺治皇帝去世前又让赫舍里·索尼辅佐康熙皇帝,赫舍里·索尼因此成为了康熙皇帝登基之初的四大辅佐大臣之一,但是赫舍里·索尼不像鳌拜那样贪慕权势,他是一心一意辅佐康熙皇帝的,所以他不仅仅获得了个善终的好结果,而且还成为了赫舍里家族最有名的忠臣。

其次要说的就是赫舍里·索额图了,索额图作为权臣索尼的儿子,即便是不是嫡子也不是长子,依然在朝廷中获得了很高的地位,索额图本身也是很有才能的,也很受康熙皇帝重视,但是无奈在九子夺嫡中,被康熙皇帝认为是废太子一档,所以逐渐被康熙皇帝削掉了官职,最后还被幽禁至死,而索额图也算是成也家世、败也家世。

最后,赫舍里氏最有名的女子,想必非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莫属了,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作为康熙皇帝的发妻,不仅仅是康熙皇帝最爱的女人,更是康熙皇帝心中的白月光,康熙皇帝还因为喜爱她而立她的儿子为太子了,但是因为孝诚仁皇后是赫舍里氏,所以赫舍里氏的大臣自然是要帮她的儿子夺取皇位的,而她的叔父索额图也是因此而死的。

索尼是如何走到最后成为大清四朝元老的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能够在四位皇帝在位期间为官,并且平安、顺利终老一生的官员,实属不多。

绝大多的数官员,都在前进的道路上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而失掉仕途之路,甚至是失去生命。

然而,在清代历史上,却有这样一位奇人——他不仅是四朝元老,而且还功勋卓著,死后获得了极高的荣誉。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大名鼎鼎的、康熙初年位居“四大辅臣”之首的索尼。

看过古装电视剧《康熙王朝》的朋友,一定会对里面的索尼印象深刻——因为孝庄太后正是他的帮助下,才最终阻止了鳌拜一党的篡位野心,保住了爱新觉罗氏的皇位。

通过这部电视剧,大家对于晚年有权有势的索尼,有了不少的了解。

但是,对于青年时期的索尼,大家所知道的却是一片白纸。

那么,青年时期的索尼,究竟是一位什么样的人物呢?

今天,我们就来讲述一下这方面的故事。

其实,和大多数满清元勋一样,索尼青年时期也是上过战场,仰仗着不朽的战功,才最终有了自己后来的位置——在清朝初期,没有战功的大臣,是根本在内部站不稳脚跟的,这是当时的历史大环境所决定的。

索尼,赫舍里氏,满洲正黄旗人。他的父亲和叔叔,在清太祖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初期,前来投奔。

很快,努尔哈赤就为他们一家人安排了一份非常不错的工作——翻译官。

之所以给他们安排这份工作,是因为他们一家人都是语言天才——精通满文、汉文和蒙古文字。

要知道,努尔哈赤此时打交道的主要对象,除了稳定住自己内部外,就是笼络蒙古部落和汉族的明王朝。

所以,在努尔哈赤看来,翻译官的职责,并不比前线的将军们低——毕竟他们如果工作失误的话,极易引发双方的战争。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索尼除了这份工作之外,不久后还得到了另外一份极其重要的职位——那就是一等侍卫。

清代皇家警卫人员,除了御林军外,还有三个等级的侍卫。

不要小看这个一等侍卫,因为一等侍卫一共也就九人,而且都是从上三旗中的精英子弟中挑选出来的,武艺都非常出众。

除此之外,一等侍卫的地位,也非常之高——正三品的高级武官,仅仅只比兵部二把手(兵部侍郎)低一级。

最为重要的是,他们常在皇帝身边行走,很容易被皇帝所提拔——著名的大贪官和珅,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自此以后,索尼便跟随在努尔哈赤身边,一边跟随他行军打仗,一边现场担任翻译官,工作干得不亦乐乎。

皇太极即位后,索尼依旧被保留了原有的一切官职和地位。

天聪二年,皇太极亲征蒙古喀尔喀部落,由于兵力不足,便打算从已经归顺的蒙古部落中,抽调出一部分兵力,来协助自己进攻喀尔喀部落。

其中,早年间和后金联姻的蒙古科尔沁部落,却并没有派出一兵一马前来助战(努尔哈赤把自己的一个亲侄女,嫁给了科尔沁部落的首领)。

因为在他们看来,不管如何,大家都是蒙古人,没有蒙古人帮助外人打蒙古人的道理。

然而,他们的这一举动惹恼了皇太极。

很快,皇太极就让索尼和另外一个侍卫——阿珠祜,前往科尔沁部落,去当面训斥他们的部落首领,争取让他尽快派兵助战。

有人认为这是一个可以出去耀武扬威的任务,有人却认为这是一个有去无回的任务——因为,此时双方的关系有些尴尬,极有可能会因为一句话,或者是一个小动作,而彻底翻脸。

一旦如此,前去劝说的使者,一定不会活着回来。

所以,索尼他们此行,实际上是勇闯“虎穴”,生死难料。

好在,科尔沁部落首领的老婆,是皇太极的堂姐。索尼等人到达科尔沁后,既没有接受当地人的馈赠,也没有见他们部落首领的面。

而是先去见了皇太极的堂姐——也就是部落首领的老婆。

因为只有先和她沟通好了,才能真正了解科尔沁部落首领的心思。

最终,科尔沁部落首领,看在自己老婆的面子上,才同意出兵协助皇太极征讨喀尔喀部落。

索尼两人,此行才算有惊无险,顺利完成了皇太极交给他的任务。

赫舍里皇后和索尼是亲爷孙女吗

是的,索尼是赫舍里的亲爷爷,而且索额图也并不是赫舍里皇后的父亲,他和赫舍里皇后是叔侄女关系。

索中堂索尼怎么死的

清朝索尼是病死的。于康熙六年(1667年)六月病逝,谥号文忠。

赫舍里·索尼(1601年—1667年),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开国功臣之一、一等公爵。由于其父赫舍里·硕色和叔叔赫舍里·希福通晓满语及蒙、汉文字,一起入值文馆,被清太祖努尔哈赤赐号为“巴克什”,授索尼为一等侍卫。后随清太宗皇太极征伐后,屡建战功,累进一等伯。

历经福临传位之争,在顺治初年由于不依附多尔衮,被诬告,遭连坐消爵,顺治十七年起复任职。后于顺治十八年,顺治驾崩,遗诏让索尼担任四大辅臣之首辅佐康熙继位,为子孙铺开了从政道路,达到一生权力高峰。索尼一生历经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清世祖顺治、清圣祖康熙四朝,堪称清朝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四朝元老之一。

康熙六年(1667年),索尼去世,谥号文忠,其三子索额图继承大学士、辅政大臣之位。

扩展资料:

索尼主要成就

索尼兼通满、汉、蒙古语言、文字,在后金对外交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承担着对蒙古诸部的联系工作。

天聪二年(1628年),皇太极亲征喀尔喀,征兵外藩科尔沁而不至,皇太极除派遣希福“往驱之”进兵外,“复诏索尼与侍卫阿珠祜赉谕饬责土谢图额驸奥巴。”索尼通过与奥巴所部斗勇斗智,迫使“奥巴叩首,决计入朝”而“悔罪输诚。”

索尼不但发挥擅长蒙古语的本事,而且在对明朝的战争中,亦发挥其汉语特长。如在天聪三年(1629年)正月,大军至镇子镇,“索尼同文臣达海颁汉字诏谕,降其民,复招抚沙河驿。越日,拔永平,与达海等奉命执黄旗于城上,以汉语遍喻军民,皆归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