咿咿呀呀的意思(一个半月宝宝总喜欢跟大人“啊啊”的说话,怎么回事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一个半月宝宝总喜欢跟大人“啊啊”的说话,怎么回事

恭喜你呀,宝宝总喜欢“啊啊啊”地跟你说话,说明不管是Ta的语言发育,听力发育,还是大脑发育都很正常呢。我们要好好地利用这个阶段跟宝宝建立更多的联结。

我女儿现在8岁,现在的她伶牙俐齿,喜欢表演,讲故事,很早就表现出比同龄小朋友更强的语言能力。在我的日记中,她刚满一个月的时候,就开始“咿咿呀呀”表达。

不要小看这个“咿咿呀呀”哦,这是小宝贝快速发育的标志呢!Ta在告诉你“妈妈,我在长大!

那么我们怎么利用好这个阶段呢?

1,积极地回应宝宝的“啊啊啊”,能更好的促进小宝贝语言的学习。小宝贝都是通过模仿大人的说话去学习语言的,你给Ta更多的回应,跟Ta说更多的话,Ta模仿起来会更快。

2,多给小宝贝听力方面的刺激,比如听儿歌故事等等。这个时期的宝宝对外界的声音非常敏感,也非常感兴趣。小宝贝听多了儿歌故事对Ta以后的语言发育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3,多和小宝贝亲子互动。不要以为这么小的宝宝感受不到,就把Ta丢在床上不管不顾。一周岁以内的宝宝最重要的是安全感的培养。如果你能够经常跟小宝贝进行一些互动,比如回应Ta的“啊啊啊”,和Ta多说说话,给Ta多做抚摩,多抱抱Ta…这些小宝贝都能够感受到,大大地增强Ta的安全感及对你的信赖。

衷心地希望你能利用好这个阶段,培养出一个聪明伶俐的宝宝!

孩子三岁了还不会说话,只会咿咿呀呀,只会叫爸爸妈妈,是自闭症吗

今年9月份,我家孩子22个半月的时候,不说话,不应名,玩起玩具来拒绝外界的声音,经常会垫脚走路,经常把玩具翻倒玩轮子,小孩子在他5步之内,必哭,不太会主动跟大人说要什么。出去玩,坐任何电梯都要哭。我家是男孩,因为这些症状,我们带他去地级市的妇保医院做了评估表。评估表提示自闭症高风险。再我们反复询问是否自闭症的时候,医生说了句“那本残疾证有那么重要吗?不管是不是自闭症,你们都该给孩子做康复训练”我是打算直接预约语训做康复治疗的,因为我始终认为我儿子不是自闭症,但是我老公非常想要一个结果。而且妇保也说,你想做康复治疗,五项还是必查的,所以最终还是开了检查单。但凡接触过这类的,应该都知道哪五项,遗传代写病的项目,血,尿。听力障碍的 听力检测,还有脑部的 脑电图,脑部核磁共振。因为不知道血尿查的是遗传代谢病,检查当天我家孩子腹泻严重吃着药导致首次检测出现了异常反应,后又复核正常,这里多写几个字,给即将做这块检查的家长做个参考。

二)

妇保判定完的第二天,我老公为了一个诊断结果,可能也是因为不满我不承认孩子不是自闭症,从而会延误孩子的治疗,他约了省会城市的一个康复专家的号,第四天我们带着孩子过去了,在门外我们碰上了一个星妈(她没有跟我明确的说他儿子是,但是从一些话当中判断出来的)很高兴的是,她儿子在见我的上一次检查中被医生诊断为一切正常,而且现在在普通小学中正常的学习。所以即使被确诊了,也请父母不要崩溃。一切都会变得越来越好。星妈看了眼我的儿子,她确定的说,你家儿子肯定不是自闭症。你进去了,医生应该也会跟你说实话,这医生还是很好的。我问她为什么,她说,你家儿子的眼神很好,我见过很多的病人,看人的眼神都是飘的,根本不会对视,我家的还会对视,同时她也说,我家看着脸蛋肉嘟嘟的,就是因为养太精细了,没有咀嚼肌,说话肯定受影响,让我给孩子练练口技,吹吹口哨,甚至,甘蔗多给孩子嚼,回头我想想,我公婆真的养的很精细,吃什么根本不需要孩子说,肉菜什么都剁成泥,甚至苹果都要切成好几块。。。。总之喂养太精细,没让孩子的咀嚼肌发育好,是那位星妈给我的建议,而且也从眼神这个外观判断出,我家孩子不是。当然,如果医生也这么草率的话,那医生估计也不可能成为省内最有名的专家了

三) 检查等

可能关注这个问题的在关注这块,血尿的相关检查就不说了。主要讲一下评估,我们在地级市做的是M-CHATR/F,计分是9分,评估结果是高危。

这个评估表格我看等级着的是针对18-36个月的孩子,我家孩子22个月多,印象比较深的是:

1.走台阶,能不能扶着墙自如的上下楼梯

2.倒走,横走是否会

3.能不能写横着的“一”字

4.会不会模仿大人的动作,比如说给布娃娃喂水,比如说模仿大人搭小火车。

5.能用积木搭几层塔

6.会不会走独木桥

7.能不能分辨正方形,长方形等形状,并匹配到正确的形状盒子里去。

8.能不能听指令,并且很好的执行。比如说,让他拿什么东西会不会拿

9.要东西的时候,会不会手指(并不是拉着家长的手去拿)

10.能不能把球举到头顶扔(就是手完全举起的状态)

11.无意义的音能发几个

12.还有一些需要专业判定的双侧肌力跟双膝反射。这个自己测试不了,看看就行

这些东西除了后面三样是询问家长的,前面几样都是通过游戏的形式的,但是这个专家医生年纪还轻的或者说现在说话晚的孩子太多了,后面排着很多的评估检测,所以整个流程,她走的很快,给我的感觉是,我家孩子还没反应过来,就已经被判定为不合格了,加上我一直把孩子扔在老家,所以对于倒着走,横着走,我也没注意到,直接说了不能,其实他能,最重要的就是,判断图形那块,我家孩子是很喜欢的,所以想一直玩这个玩具,闹起了情绪,当评估项目走的过快的时候,判断完全就偏了,加上这个评估是针对18-36个月的,我家本来就偏低,有些指标低,相对也是正常。而且我家的发育本身的确要慢于同龄人2个月左右,语言这块简直了!!!

在我眼里,这是一个失败的测试,内心是不太认可的 。但是这个是权威的评估量表,必定是有科学依据的。

后面我们去省会做的纸面评估内容相差不大,但是测试的那个医生估计刚毕业没多久还是怎样,反正整个非常的耐心,很多内容,我觉得是我儿子刚巧凑到做到的,她也会让孩子再多做几次,看看是不是真的会,这个真的点赞。当时我出来的时候都跟老公说,做测试,这个医生做的仔细多了,当时内心想的是,如果这个测出来,的确是孤独症的话,我估计都不能嘴硬了。那几天其实我跟我老公都在整夜的失眠,我是不相信,但是又怕。我老公是完全陷进去了,甚至省会医院的权威说不是的时候,他过了好几天才缓回来。

省会医院做的评估叫做 GDS-C ,医生也是凭这个表格中的3项判定,我家孩子绝对不可能是自闭症。写的内容是这样的 1.个人-社会 我家的孩子能指认身体的部位(耳,口等),穿衣脱裤的时候喊他他会抬手抬脚。评测出差不多是24个月的能力 2.手眼协调 :我家孩子测试的时候竟然搭了9层塔(当时我也是震惊的。比较第一次测试的时候,让我家的搭到4层就没继续了)。当我们把东西藏起来的时候,他也会找出来。会朝人扔球(没把手完全伸直举起),会将球扔进篮子,会模仿画竖线(不会横线)。这个评估结果显示,我家孩子差不多24个月的能力。3.就是我上面说的图形匹配,我家孩子在很小的时候我就给他买了图形匹配的板,所以这块他表现突出是正常的,但是有些测试内容还是没有涉及到的,他做的也比较好。所以说测试结果显示我家孩子有31个月的智商,可能是不准,但是24个月的智商肯定是有的。

然后另外两项,1.听力与语言,恩,我家测试出来是7个月水平,贼尴尬。2.运动是20个月水平,也就是说,这个表格下来,我家孩子除了运动跟语言比实际年龄低甚至低很多,但是其他都是正常水平。医生也就判定我家孩子不是自闭症。我估计着,如果是自闭症,没有语言的基本伴随智力等行为的低下。有语言的阿斯伯格的话,那就是另说了。 以下是省会医院的测试内容(部分)

1.能不能模仿大人搭小火车(后来被进来的一个人制止了,说相对23个月没到的太难了。)

2.能不能把颜色准确的分类放进不同的颜色杯,并盖上盖子

3.能不能画竖1,横一

4.大小圆(分2个/4个),大小方(分2个/4个),能不能正确放好。方形 圆形能不能正确放对,多种图形能不能放对。注意这个是有时间限制的,我估计着超过2分钟没做出来的话,应该就不算了.

5.能不能拉开布找玩具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