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出现的神秘谶言内容是什么后来成真了吗?谶言是什么意
发布时间: 2023-07-19

本文目录

隋唐时出现的神秘谶言内容是什么后来成真了吗

其一:隋炀帝三征高句丽

公元614年的正月刚刚过去,大隋皇帝杨广,便又把目光聚集在高句丽。

朝堂之上,杨广如头发怒的猛兽一般嘶吼着,百官都吓得低头不敢言。终于杨广似乎平静了下来。其实,他要的就是这效果——朕是天子,平生最恨敢进谏者。

于是一道圣旨发出,杨广要三征高丽。大隋天下随着这道圣旨的发布,终于乱套了!

其实几乎所有人都清楚,高句丽的确必须要打,却绝不是这个时候。因为自杨广登基以来,天下就一刻不得消停:开凿大运河,西征吐谷浑,二征高丽,迁都洛阳……

这些都是庞大工程,大隋的民力早已尽瘁,国库也已空虚,四方更是风起云涌,早在第二次征讨高句丽时,杨玄感便趁机造反,给了大隋沉重一击。若此刻再征高句丽会是啥结果?谁都猜得出!

果然圣旨发出去后没多久,唐弼就竖起了反旗,立李弘芝为帝,拥兵十万,自称唐王!消息传开后,几乎所有人都大吃了一惊,不是因为“唐王”反隋声势浩大,而是如今的洛阳城内,一则神秘“谶言”,正在迅速传播。

其二:神秘“谶言”

所谓“谶言”自古有之!早在杨广登基不久后,便已经出现过一则。一位名叫安伽陀的方士劝谏杨广:务必杀尽天下姓李的人,因为姓李的人会夺了你的天下(李氏当为天子)。

但当时的杨广正踌躇满志,对这则“谶言”没怎么放心上。同时这则谶言影响力也比较小,之所以造成这种状况,就是因过于直白了。

对人们来言,真正的谶言应如同猜谜,如“亡秦者胡也”,“代汉者当涂高”。反观“李氏当为天子”,太直白,失去了神秘性。所谓:天道无常,人道岂能直白得连三岁孩童,都能听得懂乎?

所以,有时候“好好说话”效果并不好。相反几乎没人能听懂的话,却反而在某些情况下,竟能变成“天意”。这其实也是一条历史规律!

就如公元214年的这则在洛阳城内外大肆传播的“谶言”,对于所有人来言,显然是真的,几乎没人能懂——到底是啥意思?于是不识字的人在猜测和传播,识字的人,也在猜测和传播。

比如,一位叫李玄英的秀才,就正面对这则“谶言”,冥思苦想了已经多日了。谶言曰:桃李子,得天下,皇后绕扬州,宛转花园里。勿浪语,谁道许。 (出自《桃李章》)

其三:隋失其鹿,天下逐之

一晃三年过去,如今是公元617年。杨广已兵败高句丽,躲在江都(扬州),一手搂着美人,一手持着酒杯,望着镜中的自己说:“多么漂亮的一颗头颅,就是不知,最终会被谁给砍下来呢?”

几乎同时,萧美娘也正在教训一位,想要告知杨广,外面真实消息的宫女,萧美娘说:“大隋天下都要亡了,就让皇上在这里尽情醉生梦死吧,别再用烦心事,搅他的兴致了。”说完,萧美娘望着江都城外,多么壮美的大隋天下,会被谁拿走呢?

“隋失其鹿,天下逐之”!江都之外,李渊正率大军奇袭长安城而来。同时天下第一反隋势力瓦岗山也完成了易主,翟让把老大宝座让位了李密,由此瓦岗山开启了李密时代。

李渊一面奇袭长安,一面给李密写信表示:我已52岁了,如“前浪”一样,必会被您这位才35岁,却英明神武的“后浪”拍死在沙滩上,所以我推举您当大哥!

李密扬着李渊的信哈哈大笑着,对瓦岗众英雄说:“都瞅瞅,唐公李渊都服我了,天下必会姓李!”

其四:预言了三件大事,对了两件,错了一件

李密的这句话似乎说对了!因为此刻秀才李玄英,正不顾一切的奔向李密——他悟出了那则“神秘谶言”,概括说来,就说了三件事。

桃李子,得天下:这是在说第一件事。“桃”即“逃跑”,“李子”即姓李的男子,合起来就是,一位曾逃命的姓李的人,会得到天下。而李密,曾追随杨玄感反隋,失败后,就一路逃亡到了瓦岗山。

皇后绕扬州,宛转花园里:这是在说第二件事。皇后在扬州(江都),自然皇帝也会在那。所以隋朝会在扬州之地失去皇上。即,皇上杨广必死于江都!而如今,杨广果真就沉沦在江都(扬州)城!最终杨广也果然死于这里!

勿浪语,谁道许:这是在说第三件事。 这句的意思就是:谁允许你瞎说八道,轻浮地浪言浪语了?要保守“秘密” 。前面有了“李”,如今又出来了“密”,合起来,这个得天下的人,正是李密!

因此李玄英舍李渊,投奔李密而来。他相信破解了这则“谶言”,已悟出了“天意”,自己要一步登天了!可惜结果却是,他只猜对了开头,最终李渊拿走了天下,李密则失败了!

那么李玄英最终结局如何?没人知道,从此史书上再无记载。

谶言是什么意思

一种隐语或预言。大概就是一语说中差不多的意思。

谶言就是大家口中所说的那些胡言乱语出来的不吉利的话,这些话无心的人也就是说说而已,它并没有什么恶意或是其他不好的意思,但是当这些话成了真的,那么大家就会想起之前那些谶言。

比如有人说你这次考试不一定考的中,结果你就真的没考中,当这个时候,人的心理暗示就会告诉你,都是那个人讲了不吉利的话,所以才会成真。但是,这些事根本就没有科学理论,最多也就是人的心理暗示而已。

一定不要常对别人说一些看似无心的谶言: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对别人说一些看似无心的倒霉话,这并不是什么好习惯,一个真正善良的人是不会那么对其他人说话的,如果你常常会预测别人的事,一旦事情变得不好,那么那个人一定会将责任归咎在你的谶言上,所以,大家平时都要有点善意和良心,少去参评别人的事。

谶言 这个词怎么读什么意思

梦华录皇后谶言是什么意思

《梦华录》中皇后刘娥的谶言就是在她入王府之前就是混迹烟花柳巷的歌女,也曾几次改嫁。

最终因擅长歌舞得以进王府,也就是后来的宋真宗皇帝。进入王府以后十分受宠,在正妻死后,将刘娥抬上正妻之位,还编造了一个假的身世。原本刘娥的歌姬身份被藏于《夜宴图》中,只有找到这副图,才能证明皇后究竟有没有失贞。

民间谣传愈发激烈,于是官家便让皇城司的人去调查,也就是男主顾千帆,追随探查到的消息,来到了钱塘。虽然在了解了画中的内容后,但是这副《夜宴图》几经转手,不知道流落到哪里了。

剧情设定

《梦华录》故事开篇第一幕即是“女主昌”谶言现世,东京城内流传着关于“皇后早已失贞,骗了官家十几年”的谣言,这正是讲的刘娥与赵恒那点事。

历史上刘娥在嫁给赵恒之前,曾依附于一个锻造银器的工匠龚美,龚美带着她从成都到了东京(今河南开封),后嫁入韩王府。韩王后来即位,就是宋真宗赵恒,刘娥通过“狸猫换太子”,抱养了侍女李氏诞下的皇子,母凭子贵,被册立为皇后。

谶言是什么意思,渊源何处

意思是迷信的人用来指将要应验的预言、预兆。
谶是秦汉间巫师、方士编造的预示吉凶的隐语。   【谶兆】预言吉凶的先兆。   【谶记】预言未来事象的文字图录。   【谶书】预言将来事情的书
详见http://baike.baidu.com/view/302354.html?wtp=tt

汉代有非常多的谶言,这些谶言大多都应验了,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那这些谶言是真的吗?我们先看下基本应验的谶言是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