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二十大 赶考新征程 | 云溪区谋划2023这样答
发布时间: 2023-07-11

奋力谱写大美云溪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云溪区委书记 刘正仁

▲刘正仁在政协云溪区六届二次会议开幕式上讲话。

展开全文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开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新的一年,云溪区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汲取砥砺奋进的思想伟力,把握客观规律,保持战略定力,全力推动中央和省委、市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细,加快打造中部地区最大石化产业基地和世界领先的石化新材料基地,奋力谱写大美云溪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己内酰胺搬迁扩能项目航拍

一是坚持强园兴工,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对标全国七大石化产业基地,编制完善发展规划,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全力以赴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确保全年新签约项目50个以上、新开工项目40个、新投产项目30个以上。以更强龙头项目赋能高质量发展。坚持以创建“五好”园区为抓手,围绕石化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全力抓好产业项目建设,重点确保岳阳地区炼化一体化项目开工建设、己内酰胺搬迁扩能项目中交投产,力促30万吨己二腈、80万吨醋酸等产业项目签约落地,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造更多增长点、火力点、引爆点,为全省万亿现代石化产业集群建设贡献云溪力量、彰显云溪担当。以更高科创水平驱动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省级创新型园区建设,积极引导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力争省级及以上科创平台达到27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18家、高新技术产业营收占比达65%以上。以更优营商环境护航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稳大盘”各项惠企援企政策,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开展联企帮扶行动,健全完善“畅聊早餐会”“企业家沙龙”等政企沟通机制,营造全社会尊商重商亲商的浓厚氛围。

二是坚持城乡统筹,构建融合发展新格局。坚持城乡统筹、厂地一体、区港融合,加快形成厂港地一体的经济社会发展格局,力促产业与城镇融合、乡村与城镇同步振兴。全方位服务厂港发展。定期开展厂地港地高层对接会商,全面落实厂港服务事项清单制,不断提升长岭片区和岳化片区城镇建设管理水平,创新推进新港区项目征地拆迁、禁拆治违和企业社会化管理工作。高起点提升城镇品质。启动炼化一体化配套路网建设、疏港公路(二期)建设、S301道路改扩建,实施坪田片区、城南新区开发扩容,推进老旧小区改造、保障性公租房、社会停车场等市政配套设施建设,抓好交通秩序整治、绿化管养、环卫保洁等工作。多元化促进乡村振兴。抓好规范村民建房、人居环境整治和村容村貌提升工程,再创一批省市级美丽乡村;加快艾叶、油茶、白泥湖大闸蟹等产业提质扩面,打造清溪、双花休闲农业示范带和陆城湖鲜特色小镇,培育特色农业品牌;坚决守住防返贫致贫底线,着力创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示范区。

▲风光迤逦的双花水库

三是坚持生态优先,绘就绿色发展新画卷。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殷殷嘱托,扎实推进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大美云溪。向突出问题整改“问效”。坚持以开展“洞庭清波”专项行动、污染防治攻坚战“夏季攻势”和“利剑行动”为抓手,持续推进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切实加强环境风险防范和隐患排查治理,全面完成中央和省、市交办突出环境问题整改销号。向生态重点领域“发力”。实施新一轮生态环境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坚持大气、水体、土壤等领域污染协同治理,加快推进团湖水环境整治、长江入河排污口整治、城区雨污分流、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江管网等污染防治项目建设。向环境违法行为“亮剑”。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田长制,常态化开展巡查行动,加强水质检测、违法用地图斑监测、空气质量监测,深化环境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重点打击超标排放、偷排偷放、非法挖山取土等环境违法行为,形成有力震慑。

四是坚持人民至上,开创共享发展新局面。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的政绩,聚焦共同富裕目标,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推动各项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广施惠民之策。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惠民利民政策,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行动,保障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城镇“零就业”家庭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合理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和困难群众等群体的补助标准。恪尽安民之责。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债务化解、粮食安全、居民自建房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等方面工作,严密防范信访维稳、电信诈骗、网络舆情等领域风险隐患,不断提高区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切实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大局。笃行利民之举。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公共教育、医疗卫生、住房保障、文化建设、社区服务等方面采取更多务实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凝聚起现代化新云溪建设的磅礴力量。

▲云溪城区鸟瞰图。

加快打造中部地区 最大石化产业基地

云溪区委副书记、区长 蒋春艳

▲蒋春艳在云溪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云溪区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力争绿色化工高新区技工贸收入突破2000亿元,实现税收140亿元,加快打造中部地区最大石化产业基地,奋力建设湖南现代石化万亿产业核心基地。

一、坚持量质并举,建设现代石化产业集群。加快推进项目提速增效。牢固树立“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鲜明导向,举全区之力超常推进项目建设,确保岳阳地区炼化一体化12月底场平、2023年3月打桩、2025年12月运行,确保己内酰胺搬迁扩能项目明年一季度中交、二季度投产;力争铁水集运煤炭储备基地基本建成,全年新签约、新开工、新投产项目110个。加快推进产业提档升级。瞄准“基础+高端”“化工+材料”发展方向,完善企业“客商库”和“项目库”,大力实施精准招商、敲门招商、产业招商、以商引商,推动己内酰胺、环氧丙烷、合成橡胶、环氧树脂等优势产业链向下游延伸,重点发展尼龙66产业链、醋酸产业链、烯烃产业链,打造世界领先的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新增1家企业上市,完成2家企业报辅。加快推进园区提质扩容。统筹土地、资金、能耗、环境容量等要素,谋划启动公用管廊、公用工程岛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水、电、气、路等要素保障能力。坚持“亩均论英雄”,有序推进12.55平方公里扩区土地开发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单位产出率。

二、坚持创新引领,打造全省改革开放高地。强化开放意识。加强工作统筹,与“两厂”在公用设施上共商、共建、共享,与新港区在产城融合上政策互惠、携手联动,与汨罗、临湘等周边县市区在交流合作上产业互补、协同发展。壮大现代物流。围绕铁水集运、彭家湾散货码头以及疏港公、铁路建设,加快绿色化工物流园和供销冷链、多式联运等物流实体建设,服务城乡四级物流配送体系基地建设,让各类物流设施连点成线、织线成网。深化改革创新。持续开展“三资”运作改革,实现收益4.8亿元以上。加大财政资金、科创政策和产业基金支持力度,力争省级以上科创平台达到27个,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7家。创优营商环境。扎实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攻坚行动,建立企业服务中心,完善“帮代办”等机制;严肃查处“吃拿卡要”行为,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三、坚持生态优先,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改善环境质量。深化河(湖)长制,持续开展洞庭湖总磷污染控制与削减攻坚行动,重点治理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修复生态系统。加强堤防除险加固、灌区节水改造等水利工程建设,提升防洪减灾能力。深入推行林长制,全力推进松材线虫病除治工作顺利通过国家林草局验收。推动绿色发展。制定云溪“双碳”目标任务,坚决遏制“两高”项目发展。加快推进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启动实施人工湿地项目和城市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利用工程。

▲金秋时节的秀美乡村。

四、坚持城乡融合,构建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突出规划引领。高水平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及乡村规划编制,主动对接胥家桥综合物流园建设,向南融入岳阳主城区;积极承接岳阳自贸片区的辐射效应,对接城陵矶新港区发展。完善城市功能。启动炼化一体化项目配套路网、疏港公路(二期)建设,全面完成巴陵石化片区雨污分流改造。深化文明城市创建,有序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推进乡村振兴。扛稳粮食安全责任,加大油茶产业扶持力度,深入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行动,强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新增1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五、坚持以人为本,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兜牢保障底线。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新建公租房480套,保障性租赁住房316套。坚持就业优先导向,新增城镇就业2600人以上。优化公共服务。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争创全国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市区。加快健康云溪建设,严格落实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做好大矶头、铜鼓山遗址保护开发。办好民生实事。突出抓好随岳高速云溪出口提质改造、启动平安城市“雪亮工程”(二期)建设等区本级八项民生实事。

六、坚持安全至上,提高基层治理能力水平。坚决守牢安全底线。启动新一轮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继续开展交通问题顽瘴痼疾专项整治,突出抓好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和专项治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加强区内一级平台公司债务风险管控,强化对各工程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