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可以分为几个等级啊?地震有几级,怎么划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地震可以分为几个等级啊

我国将地震烈级分为12个等级

1级:人无感觉,仅仪器能记录到。

2级:个别敏感的人在完全静止中有感。

3级:房间中的一小部分人感到它处于静止状态。地震就像一辆大汽车经过,车门和窗户发出轻微的声音,悬挂的物品有些晃动。

4级:室内大多数人、室外少数人有感,悬挂物摆动,门窗震动作响,器皿发出碰撞声。

5级:房间里的每个人都感觉到了,外面的大多数人都感觉到了,房屋颤抖,房间的屋顶和墙壁上的灰尘或灰泥掉下来了,裂缝出现在墙壁的灰色表面上,并且不稳定的餐具倒过来。

6级:室内群众惊慌失措,纷纷跑出,树木摇动,架上物品掉落,老朽和劣质房屋损坏,个别屋顶掉瓦或墙体微裂。

7级:人惊逃,房屋普遍掉土,壁面裂,房屋局部破坏,不牢固的房屋倾倒。

8级:人们难以行走,砖房中的裂缝,烟囱掉下,普通建筑物受到严重破坏,并出现地面裂缝。

9级:人坐立不稳,地表有地裂,喷水冒砂,水管折裂,建筑物多倒塌,路基裂缝,铁轨局部弯曲,山区出现流土、滚石和崩滑。

10级:人有抛起之感,地表地裂成渠,甚至有基岩裂缝,山崩滑坡,桥梁水坝损坏,铁轨轻弯。

11级:大量的人畜死亡,很少的建筑物存在,铁路被扭曲,地下管道被毁,洪水泛滥。

12级:建筑物毁灭性破坏,地面起伏如波浪,大规模变形,山河改观。

地震有几级,怎么划分

震级是指地震的大小,是表征地震强弱的量度,是以地震仪测定的每次地震活动释放的能量多少来确定的。震级最常用的有里氏震级和矩震级。震级通常用字母M表示。氏,共分9个等级。通常把小于2.5级的地震叫小地震,2.5-4.7级地震叫有感地震,大于4.7级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震级每相差1.0级,能量相差大约30倍;每相差2.0级,能量相差约900多倍。一个7级地震相当于32个6级地震,或相当于1000个5级地震按震级大小可把地震划分为以下几类:

1、一般将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

2、M≥1级,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如果震源不是很浅,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

3、M≥3级,小于4.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4、M≥4.5级,小于6级的称为中强震(如9·7彝良地震)。属于可造成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

5、M≥6级,小于7级的称为强震(如8·3鲁甸地震,2·6高雄地震)。

6、M≥7级,小于8级的称为大地震(如8.8九寨沟地震,4·14玉树地震,4.20雅安地震,7.18俄罗斯堪察加半岛地震)。

7、8级以及8级以上的称为巨大地震(如5·12汶川地震,3·11日本地震)。

目前人类有记录的震级最大的地震是1960年5月21日智利发生的9.5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一颗1800万吨炸药量的氢弹,或者相当于一个100万千瓦的发电厂40年的发电量。这次汶川地震所释放的能量大约相当于90万吨炸药量的氢弹,或100万千瓦的发电厂2年的发电量。

目前国际上一般采用美国地震学家查尔斯·弗朗西斯·芮希特和宾诺·古腾堡(Beno Gutenberg)于1935年共同提出的震级划分法,即现在通常所说的里氏地震规模。里氏规模是地震波最大振幅以10为底的对数,并选择距震中100千米的距离为标准。里氏规模每增强一级,释放的能量约增加32倍,相隔二级的震级其能量相差1000 (~ 32 × 32)倍。

地震等级如何划分中国经历过哪些大地震

1级:一般感觉不到震动

2级:在高层感觉到轻微晃动

3级:在屋内感觉到轻微震动

4级:震动较明显,吊灯明显晃动

5级:震动更加明显,物体会出现移位。

6级:屋内的物品会到处跑(掉)

7级:剧烈地震,房屋可能会倒塌,人也会站立不稳

8级:大地震,房屋破裂倒塌

9级:更强的大地震,地面会有裂缝,多数建筑物会倒塌

10级:超强地震,更多房屋倒塌,一片狼藉

11级:更加超强地震,瞬间可让一地区房屋倒塌,很难逃生

12级:全面破坏,建筑,树木等,都难以幸免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