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奋斗者”事情中,副总错了吗
发布时间: 2023-07-11

奇瑞副总高新华提出学习华为奋斗者文化

近日奇瑞副总高新华学习华为奋斗者的言论引不适议,主要还是广泛的批评和劳动法普法。截图显示奇瑞汽车副总经理高新华发邮件要求:“通知所有的员工,以奋斗者为本,周六是奋斗者的正常工作日,对于行政领导们必须是正常工作日,请想办法(规避法律风险);学习华为精神,让奋斗者努力,也不能让奋斗者吃亏!从机制上想办法。”高新华错没错,我们不妨先冷静下来,简单分析一下。

强势言论中似乎带着对劳动法的藐视

1、邮件里的观点违法吗?但就邮件内容来说,不违法,可确实让人反感,这是典型的“擦边球”。唯一可能涉及违法的是这句-“行政领导们必须是正常工作日”,但是不要忘了很多行业都是要求周六周日上班的,虽然该类行业是以服务业为主,但是行政岗位也具有服务性质;另外“也不能让奋斗者吃亏”说明不是无偿的,如果明确表态不足额支付加班工资也不调休,那肯定是违反《劳动法》;至于“规避法律风险”,正常是中性词,在这里有了“阴谋”的气质,还是因为主旨,但是那些“合理避税”的书、策划堂而皇之传播时,你可曾觉得是卑鄙的?相反,可能往往是还想学习一二!另外,哪家企业老板、HR、法务不做规避法律风险的事呢?

展开全文

专家普法和网友批评

2、和华为的奋斗者计划差别在哪里?首先华为是要求自愿申请成为“奋斗者”,有选择的权利,虽然本质上还是违反劳动法法律精神的,但是终归还是自己选的;更关键的是,华为奋斗者的付出的确都有极高的回报,升职、分红、奖金,这些实际上可能远远超出加班。早就有网友调侃,有华为的收入,可以全年无休。奇瑞这里就是没有明确给出选择的自由,反而极具被迫性,回报的程度也没有明确,只是笼统一句“不让吃亏”带过,一副强势、盛气凌人、以大欺小的做派,令人反感。

3、所有的行为都离不开所处环境。现实状况是企业单休是普遍的,不给加班费也是屡见不鲜的,严格按照劳动法规执行,保守也得关闭一半企业吧!回想一下我们指责批评大厂的时候,可曾想到大厂已经比国内90%以上的企业规范?即便很多人都知道,也是选择性的遗忘了,因为大家都渴望能有更好的工作及生活条件,把对现实的不满转移到了大厂身上。

可能有人会说华为及BAT大厂也是这样,996是常态。但事实上两者类型截然不同,IT行业本身具有突发性、扩散性、阶段性、时效性,验证时间和试错机会远小于汽车;而且本身也未必可取,因为IT公司裁员比谁都积极、都狠,为什么呢?

但是企业迟早得蜕变,社会进步,人的需求升级,不蜕变就意味着企业进入伤亡通道,欧美企业给员工以优渥的待遇,不是白给的,资本家都明白投入和产出是成正比的。都说零零后是来整顿职场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时代不同了,现在人的需求变得多样化,更在意的生活的品质,在意的是工作带来的快乐、满足,工作的驱动力已经逐渐开始由外向内转移。

4、是活着还是生活?网民都有个疑问,为什么我们最好的公司很少招我们最好的大学生?其实华为在清北招的学生少,不全是华为不想要,而是优秀的清北学生更愿意去欧美大厂,更喜欢他们的企业文化和工作氛围,活着和生活是两个概念,考公热和国企热不是没有道理的。另外一方面,华为作为一家世界级的高科技公司,公司净利润率仅在9%左右,而许多不起眼的企业能达到30%,不信你看看大豪科技和煤炭股!华为的奋斗者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企业面临生伤存亡时,必然是倾尽全力,但是现在时过境迁,不合时宜性也不断显现,比如副总离职,用人要求在下降。以财相交,财尽人散,一旦华为负担不起高薪时,必然产生新的危机。

5、舆论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应?简单的说就是失望,奇瑞做为一家知名的大公司,一度是民族工业的佼佼者,民众对奇瑞一直寄予厚望。实际上奇瑞不止一次在网上被曝光劳动争议和工作待遇,但都没有引起多大反应,因为大家不知道是不是高层的本意,也理解企业苦衷,可对高层仍有期望,但这次副总的言行无异于给大家泼了一盆凉水。

综上所述,奇瑞副总邮件里所说的不过是社会现实的一个缩影,冷酷、残忍、钻营,但却是事实。奇瑞副总错了吗?当然错了,但是不是错在“涉及违法言行”,而是错在格局和思路上,错在对待员工表现出的冷酷和强势上,错在对华为奋斗者文化的片面认知,错在直接粉碎大家对奇瑞高层的些许期望。汽车行业,研发绝对是核心,而研发靠的是脑力、创意、思路、技术,可是一个主管研发的副总,目光不在研发团队的专业能力构建和技术创新上,而是放在出勤上,有点舍本逐末吧?

华为和BAT不是什么企业都可以学的,时代背景不同了,现在谈学习华为奋斗者可能就是个错误,给不起报酬,谈什么华为?华为忧虑随时会遇到寒冬倒下,也要学习吗?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