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方杂处的意思(京剧界历史上,真实的杨乃彭是怎样的一个人
发布时间: 2023-07-17

本文目录

京剧界历史上,真实的杨乃彭是怎样的一个人

杨乃彭老师,杨派老生名家、老生名宿、京剧名家、有“高嗓杨派“的美誉、被公认为“杨派“正宗传人、杨宝忠的亲传弟子、有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丶有名京剧老生演员。

中国京剧与印度梵剧、古希腊悲喜剧并称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种戏剧,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种还在活态传承的传统表演艺术,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京剧做(作)为中国国粹,在中国戏曲史的发展进程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天津,是北方重要的漕运重镇,也是著名的海河(河海)码头,经济繁荣、人口众多,民风淳朴,京城脚下的五方杂地热闹非常,因此天津也顺理成章演变成我国北方名副其实的“戏曲码头”,仅京剧的“老生后三杰”谭鑫培、汪桂芬、孙菊仙三人就有两位是在天津成长和学成。其中,谭鑫培秉承前辈各家艺术之长,又经创造发展、将京剧艺术推进到新的成熟境界,被人们称为“老乡亲”的孙菊仙也同样是天津人,在京剧发展史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京剧名丑刘赶三更是天津人津津乐道的骄傲。天津观众爱戏、懂戏,这在戏曲界已成为不争事实,在民间一直流传着一句谚语,“北京学戏、天津唱红、上海赚钱”,因此、几代艺术家都以在天津唱红作为自己艺术的追求以得到天津观众的认可来检验自己的艺术水平。谭鑫培、杨小楼、梅兰芳、余叔岩等诸多京剧大师也都在天津的舞台上留下了他们艺术人生中璀璨的一笔。从天津走向全国的京剧大师更是数不胜数,龚云甫、尚和玉、王又宸、尚小云、宋德珠、黄月山丶杨瑞亭、李春来、李元春、李少春、李万春、杨宝森丶厉慧良、赵燕侠等都成为了京剧舞台上的重量级人物,之后经过几代艺人的不断努力,让京剧走遍世界各地成为介绍传播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媒介,在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好奇的外国人眼里京剧也许首先是一个神秘而优美的梦境,但八十年(代)前,当来自中国的国色天香在太平洋彼岸的纽约百老汇舞台首次绽放,一位著名美国剧评家罗伯特.里特尔撰文对京剧这样的形容,“你会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古老神话,优美和谐而永恒的世界,充满及其微妙的庄严和宁静。大多数西方人认为京剧无疑超越了东西方之间所存在的障碍,历史远去的背影至今都折射出京剧复杂的身形,有人说一个民族的古老艺术终归承载着一个民族特有的生活,更寄托着这个民族根深蒂固、延绵不绝的血脉精魂。1948年12月13日平津战役激战正酣,苍茫萧瑟中1945年出生的杨乃彭蒙学初开,4岁起由父亲聘请名师开始学习京剧,唱腔身段、把子武功无一不学,在父亲专业般的教育模式下、乃彭6岁便登台演出,为后来的几十年在戏曲舞台上的粉墨登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时杨乃彭他父亲呢就是特别喜欢京剧,他比一般人的喜欢还要喜欢,就是整天没有闲事儿干就是这一档子事儿,除了自己工作就是喜欢京剧,所以杨乃彭他从小呢就在那个环境里头跟大家一起学唱戏、打击乐、什么各种鼓呀,大锣、铙钹他都接触过,如果他父亲他们厂子搞什么联欢活动啊,年终搞什么活动总是要让他去站在舞台上唱一段,那会儿太矮丶看不见,就搁一凳子把他放在凳子上啊,所以很早就接触这个京剧。梨园行有句老话,“要问够不够,先学三十六”,意思是学徒练功学艺、至少得学会三十六出戏方可正式登台,演员要想成角儿,除了要有很好的天赋,还得有最初刻苦的训练。1958年杨乃彭进入天津市戏曲学校,有幸得到京剧大师杨宝忠先生的亲传,加之乃彭聪颖好学,对老师之教诲心领神会,在校期间便已崭露头角,而后几十年间杨乃彭更是深得张荣善、周啸天等多位名家亲传。这个呢,就是他这一生、这个、这个走的这个路、这个印记,这是他这一个特别幸运的事儿,他跟很多人都说过,自己是真的得益我的老师杨宝忠先生,他一下一接触,他就把你带到很高的那个层次,而且打了一个特别结实的基础。1965年,杨乃彭从天津戏曲学校毕业,被分配在天津京剧团工作,并在这里迎来了他戏曲人生的一个又一个高潮。他唱这个《四郎探母》的时候,后头《见娘哭堂》台底下老太太都掉眼泪,就证明“咱(他)们”演出是很认真的、很认真地去表现那个情节。汤振刚说,你像我们97年首次到台湾搭台,他(们)的那个声音那一出来、那个震撼力,你不由的你就、你这个状态马上就起来了,他一上来那个感染力就在那,无形中就把你带到那戏里。”李莉说,“现在,他呢就是在这个老生行当里头应该说是翘楚,你看乃彭说他是杨派、余派,但是他是把杨派和余派的很多这个精华的东西继承下来了,在通过他自己的演唱再发挥、再把他(它)变成自己的、这个东西就很自如了,当时最近这比较近的了,就应该说这《华子良》这个戏,《华子良》这个戏、这个戏完全都是这个他的唱功赢得了观众很好的这个影响,他那个唱出来以后就把这个戏增色不少。乃彭一直没有放弃他对这个京剧老生唱腔的研究,后来他那个声音变过来以后再唱的话就更老成了、更成熟了”。

如今杨乃彭先生是著名老生演员,天津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梅兰芳金奖得主、梅花奖得主,曾经荣获天津市首届新人大赛中荣获演员一等奖,首届艺术节中他主演的改编剧目《乌盆梦》获得主演一等奖。在京剧院新排现代京剧《华子良》一剧中,杨乃彭担纲齐晓轩角色演出了光彩,受到各界好评。在第三届京剧艺术节上此剧荣获金奖,杨乃彭获得了表演奖,荣获第八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梅兰芳金奖等多项国家级大奖。他在新编剧目《护国将军》中饰演梁启超,获得“特别荣誉表演奖”,2008年被评为天津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09年被评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戏曲学院客座教授、青年京剧演员研究生班导师、京剧流派班“杨派班”讲师。九河下梢天津卫,漕运时代的天津市是北方重要的商贸中心,因为毗邻京畿,自古以来就是京剧艺人跑码头的必经之地,京剧在天津盛极一时,当地戏迷听戏看戏的水平由此水涨船高,因为藏龙卧虎、戏迷鉴赏水平普遍极高,史上天津在京剧艺人口中有个戏窝子的俗称,戏窝子里登台、观众爱戏懂戏、众目睽睽之下一炮而红当然人皆所愿,但在倒好声中黯然收场者恐怕也是不少,许多大牌名家也有在天津的演出舞台上留下过尴尬的记忆,但杨乃彭从不怠慢每一场演出,演出繁忙时期,他兢兢业业没有过丝毫的怠慢,吊嗓、排戏占据了他生活的大部分时间,他始终坚持将最完美的舞台艺术展现给他深爱的观众们。杨乃彭先生天赋极佳,嗓音甘甜高亮、音域宽广、韵味醇厚苍劲、刚柔相济,他根据个人条件、充分发挥其特点、广撷博采,集杨、余、马三家所长,他的演唱稳健含蓄、韵味醇厚的特点在吐字、发声、行腔等方面的刚柔相济,曲中有直、圆而不滑、平中见奇,结合自己条件融合贯通,逐渐形成鲜明的个人演唱特色,在多年的舞台演出实践中他逐步形成自己独特演唱风格,表现出他深厚的艺术功力、业内外专家观众对他的演唱艺术给予很高的评价,并称其为“生行不可多得的人才”,当时六十余年的舞台生涯中他塑造了无数个深入人心的舞台形象,常演剧目有《杨家将》、《伍子胥》、《战太平》、《文昭关》等30多出,杨乃彭先生曾和著名琴师杨宝忠学习多年,使他的乐感更加丰富、节奏鲜明准确,为他日后的舞台艺术发展奠定了基础。他练功刻苦,无论是炎夏酷暑、还是冰雪隆冬,他始终持之以恒不懈努力。著名老生周啸天、哈宝山非常喜爱杨乃彭的勤学上进精神,向他传授了《打登州》、《白莽台》丶《定军山》等戏,在多年的舞台演出实践和多位名师的培养下他逐步形成自己独特演唱风格。

汤振刚言:“对乃彭老师来讲,他要求学生也是“聪明人要用笨法子”,要下苦功夫,他也是这么走过来的,变声期,天天早晨起来念白去了。乃彭老师手里还有一份《借东风》,就是早年他录音,在后期有一段,他对声音不满意,他自己反复修正自己的声音,他下了很大的功夫,就是他在不断的也在调整自己、完善自己,这也是说明对艺术的一种执着也好丶认真也好,汤振刚他感觉乃彭老师自己总结他就是他的艺术特点就是第一个就是真,二个是实,三个就是美,真实美,你像他的声音几乎是没有假的声音。实就是实实在在的那种,他的那种、咱们都听过、演唱那种气息,那种实,否则他不会那么响啊。最后表现比较完美的一种声音,他在这点要求确实挺高的。”杨乃彭先生当时虽已年近花甲,但他仍然在京剧艺术的传承道路上不断前行着,常年奔波于全国各地、为青年演员和专业院校的教师授课、培训传承京剧艺术。杨乃彭坚持一定要加强“气息”的教学,才能避免因“倒仓”浪费掉许多的戏曲人才的问题。倒仓既是一道鬼门关、更不啻为一条命运分界线。京剧百年,从余叔岩到马连良丶程砚秋都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倒仓往事,这也是杨乃彭从自己多年艺术道路上纠正错误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为了从小培养科班弟子严谨的作风,他经常叮嘱自己的徒弟和学生。通过学习这些杨派的剧目,将每一位学生自身的优长发挥出来达到自身艺术的一个最好状态,除了学习自身的专业以外,也时常要求学生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让内心沉淀下来,才能在舞台上塑造出精彩的人物形象。在教学之余他仍然经常登台示范演出或者带领学生同台演出,每临台一曲嗓音宽亮如初、韵味醇厚、雅正从容、高低自如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