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90天怎么冲刺?高考冲刺需要去一对一补习班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高考90天怎么冲刺

明确目标 科学计划 强化能力 您就能稳操高考胜券

很高兴回答您提出的问题“高考90天怎么冲刺?”

高考是国家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设计,每年的高考牵动着全社会的心,从报考生的应考准备到学校的精心组织,从教育部门的重点工作部署到教育考试机构的全力以赴,从家长的后勤支持到全社会的安全、交通、环保等全方位、立体化保障等,高考无不触动着考生的心,无不牵动着家长的心,无不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这一切都最终要体现在考生考出水平、考上自己理想的院校、高校选拔到优秀的人才。

因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今年的高考与往年相比,特别不一样。从三月起,按照教育部要求, 一些地方的学校已经在线开课,学生全部居家在线学习。从三月算起到六月上旬高考,正如您说的,只有90天,在这90天里,作为考生如何高效备考,冲刺目标,既需要外在条件,更需要内在动力。

在这里,我想从高考全学科的角度和总体安排上,为您的90天冲刺提出四点建议(简称GPSC行动),希望能够实实在在帮到你,让你夺取高分,跨入心仪的大学之门。

高考倒计时

是的,你能行!

一、目标(goal)再清晰,强化行为动力

只有90天的时间了,还需要设定目标吗?笔者认为,人的任何行为,都必须要有目标,可以是长期目标、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对冲刺的90天,宜设定短期目标,即90天的备考达到的目标。激励理论(incentive theory)告诉我们,激励动力=期望值×效价。在这个公式中,对高考生而言,“期望值”就是高考生的成绩目标,“效价”就是对达到这个目标的价值估计。换言之,目标的价值越高,学习的动力就越大。由此可见,冲刺阶段的学习动力源于对新目标的设定。

一般而言,参加高考的学生有三个维度的目标:第一个维度是宏观的,即准备考重点大学、普通本科大学、专科院校、中等学校;第二个维度是中观的,即高考科目总分要达到多少,才能被目标院校录取;第三个维度是微观的,即高考科目中,在这90天的时间里,哪一门可能有新突破,再增加多少分。科学地说,这三个维度的目标是紧密关联的、相辅相成的,但对只有90天的考生而言,最现实的就是首先设定好高考科目增分目标,以此累加,看看高考总分目标能达到多少,总分目标能否接近目标院校往年录取线(因以省、直辖市为单位划线录取,这里不再赘述)。由此可知,冲刺阶段的目标最关键的就是高考科目增分目标,或是可挖掘的科学潜力分有多少。这个潜力分目标怎么评估和挖掘?至少要看三个方面:一看学科基础,哪一门学科基础好?二看经过几次模拟考以后,哪一门学科提高快?三看哪一门学科还有没有提分潜力,能提高多少?这三个方面看清楚了,思考明白了,设定目标就是唾手可得的事情。这里因人而异,没有统一规则,根据笔者多年的实战经验,挖掘潜力分的一般原则是:基础好的学科,容易提分;提分快的学科,容易再增分;基础弱、再下功夫提分慢的,不容易增分;学科得分接近高点的,不容易大幅度增分。据此,建议各位高考生按照让“强科更强,弱科不弱”、“跳一跳,够得到苹果”的原则设定冲刺阶段学科新增分目标、各学科目标分和总得分。目标就是动力,要把目标化为动力,用实际行动实现目标。

认真听讲提问

向着目标冲刺!

二、计划(plan)再优化,强化落实张力

“计划”居于管理学“四个基本管理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的首位,由此可知“计划”的重要性。“计划”就是为确立和明确达到目标的必要步骤和过程。高考增分目标确定后,就是要解决学什么和怎么学的问题,要拿出一个方案来,这个方案就是冲刺阶段的复习计划。优化这个计划要做到四点:一是厘清冲刺阶段计划的起点,即找出三月份之前已经完成的、完成了一半的、没有完成的和需要优化和调整的学习内容,并且要自我评估学完的效果,找出没有完成的原因,提出需要优化调整的内容。这样做,为制定冲刺阶段计划奠定基础。二是要梳理出增分学科的具体复习内容,重点写明这些内容如何复习以及复习到什么程度。三是从复习内容、复习举措和时限上把个人的冲刺复习计划与学科老师的计划进行充分衔接。四是采取“并列式结构”形成冲刺阶段倒计时复习计划(3月—6月上旬)一览表。虽然目前今年全国高考时间尚未明确,但不管什么时间考,只要你充分备考了,以不变应万变,你就会心中不慌,信心十足。这里提供一个冲刺阶段的计划空白样表(以高考科目为例),供大家参考使用。

2020年高考倒计时复习计划表(空白)

再好的计划,如果束之高阁,就是一纸空文。计划一经确定,就要严格执行,并且要细化到日、周、月,以“言必信,行必果”的张力予以不折不扣地落实,不得懈怠和拖延,高质量落实冲刺阶段的学习计划。

计划导引

思考如何才能赢?

三、专项(speciality)再训练,强化关键能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成语用在这里似乎不够妥贴,但笔者认为用“事”指代高考,用“器”指代备考中的专项能力,未尝不可。高考重在考查能力,能力强弱决定高考成败。在3—6月份的冲刺阶段,通过专项训练形成应考能力则是”重中之重”。这里,笔者欲从两个方面表述如何强化能力训练。

(一)准确理解和把握今年高考的命题方向与考查重点。 近来多个媒体以《2020高考命题组已经确定,披露2020高考命题步骤和方向的变化》为题,发布了关于今年高考的第一个爆款信息。“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作为今年高考的攸关方,考生、学校、家庭肯定都给予了极大关注,这里摘其核心内容,精要列表,作为今年备考的指南。

2020年高考考查重点(以语数外为例)

从上表清楚表明,“素养、能力、知识”是2020年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笔者认为,高考备考的这三个内容结构,在彼此关联度上呈现金字塔形态(并非指高考的赋分值大小),“素养”为塔顶,“能力”为塔腰,“知识”为塔基。在三个内容的备考过程中,一般都有侧重,如第一阶段(第一学期)过教材,侧重知识的记忆、积累和归纳;第二阶段(一般为3—4月份),侧重“能力”强化训练;第三阶段(一般为5月到高考前),集中进行综合训练。这只是从时间和内容上的大体划分,因为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能力又是素养的基础,三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从这个意义上看,“能力”训练尤为重要。因此,本文的专项能力训练就是指培养考生的各种专项能力。

(二)钻研细化、强化考生关键能力的培养。2020年高考考查的重点能力已经明确,但在实际备考中,还要细化细分,并且以模拟题为载体加以体现,只有在考生做了足量的精练专项练习题或模拟题之后,各项能力才能逐步形成。以高考英语学科的能力强化训练为例,就是要着重培养考生的听力理解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一是高考英语听力理解能力,可细化为“获取具体信息、理解主旨要义、理解说话人的目的、推理判断”等能力要点。二是高考英语的阅读理解可细化为“理解具体信息、理解主旨要义、理解目的、推理判断、理解文章结构、类型”等能力要点。三是书面表达能力可细化为“清楚、合理,有逻辑性,完整表达情境内容的能力;准确、恰当、多样使用词汇和语法结构表达内容的能力;结构清晰、句段有效衔接、意义连贯地表达内容的能力等要点。完整知晓、正确理解了这些细化后的能力,老师可据此命题,考生也可据此选择高质量的练习题。其他学科的能力细化与能力专项训练也可照此实操。无论是哪一门课,在专项训练阶段,必须处理好“三种关系”,做到“三统一”,即:处理好“教师布置的必做题与学生自己的选做题”之间的关系,共性要求与个性需求相统一;处理好“能力强化专项练习题与模拟考试题”之间的关系,两者在能力要求上相统一;处理好“能力专项训练题与套题”之间的关系,能力专项训练为主与综合训练为辅相统一。同时,在专项训练阶段要强调训练题的“精” 和训练的“实”,即训练题要精选,精选具有触类旁通、一石三鸟、代表性强的练习题,每道题或每套题学生都要实实在在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