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舟求剑的寓言故事(刻舟求剑的寓言故事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刻舟求剑的寓言故事

刻舟战国时,楚国有个人坐船渡江。船到江心,楚人一不小心,随身携带的一把宝剑滑落江中,他赶紧伸手去抓,可惜为时已晚,宝剑已经落入江中。船上的人对此感到非常惋惜。

但那楚人似乎胸有成竹,马上掏出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上个记号,并且对大家说:“这是宝剑落水的地方,所以我要刻上一个记号。”

大家都不理解他为何要这样做,也不再去问他。

船靠岸后,那楚人立即在船上刻有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捞取掉落的宝剑。楚人捞了半天,始终不见宝剑的影子。他觉得很奇怪,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宝剑不就是从这里掉下去的吗?我还在这里刻上了记号,现在怎么会找不到呢?”

听他这么一说,那些人纷纷大笑起来,说道:“船一直在行进,而你的宝剑却沉入了水底,不会随船移动,你又怎能找得到你的剑呢?”

刻舟求剑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出自《吕氏春秋·察今》。一般比喻死守教条,拘泥成法,固执不变通的人。在句子中多作谓语、定语或状语,多含贬义。

刻舟求剑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一般比喻死守教条,拘泥成法,固执不知变通的意思。以静止的眼光来看待变化发展的事物,必将导致错误的判断。

文中的楚人正是犯了这样的错误,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不能凭主观做事情。人不能死守教条。

《寓言二则》刻舟求剑里面的楚国人是谁

刻舟求剑是《吕氏春秋》中的一个小故事。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遽契(jù qì)其舟,曰:“是吾(wú)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yǐ),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出自《吕氏春秋.察今》)

从哲学上看,这是一种典型的形而上学观点,静止观点看问题,误以为船和剑的相对位置没有变,才会范那样的低级错误。

寓言故事是地域黑的重灾区,尤其是吕氏春秋和淮南子等书,没有提到什么名字,只提到了国籍。

刻舟求剑是楚国人的故事,当时的楚国,包括现在的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等地以及山东和河南的南部,这些地方的人可能都是这个寓言的讽刺对象。

也许,这个故事并不针对楚国人,因为南船北马的交通条件决定了刻舟求剑的主人公只能是南方人,而楚国是南方唯一的大国,不黑楚国黑谁?况且,吕氏春秋的主要作者是吕不韦,他的前辈可是把楚王骗得团团转的张仪。

如果这个故事就是要黑楚人,也正常。因为楚国的形象有这样几点:

1,不服周。本来就是南蛮,只是周王分封的子爵,发迹后直接自封楚王,问鼎中原。最夸张的是,封在各地的卿大夫直接是公爵。北方人说他们沐猴而冠,那是活生生的羡慕嫉妒恨。

2,大而不强。春秋战国400多年,楚国虽然把南方各小国全灭了,但对上晋国、齐国、秦国这些强国,基本没赢过。黑楚国,不是啥问题。

春秋战国地域黑盛行,很多国都中招了。比如楚国大英雄叶公高有个叶公好龙,宋国有守株待兔,郑国有郑人买履,燕国有邯郸学步。

你会发现,地域黑不会去黑那些很小的国,都是黑那些空有大架子的弱国。

再次声明,我旗帜鲜明的反对一切地域黑,中华是一家!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丹水秋风!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