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蒲切玉,角黍堆金”什么意思?“角黍包金,菖蒲泛玉”,“角黍”指的是什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菖蒲切玉,角黍堆金”什么意思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清楚说明用菰叶裹黍米,煮成尖角或棕榈叶形状食物,所以称“角黍”或“粽”。“角黍”指的是粽子。

宋代描述端午节有“角黍包金,菖蒲泛玉”的诗句。所以是指粽子像金玉一样,表达对粽子或者端午节的一种喜欢之情。

“角黍包金,菖蒲泛玉”,“角黍”指的是什么

粽子,即粽籺,是籺的一种,又称“角黍”、“筒粽”,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是中华民族传统节庆食物之一。粽子早在春秋之前就已出现,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到了晋代,粽子成为端午节庆食物。

民间传说吃粽子是为纪念屈原,传说粽子是为祭奠投江的屈原而传承下来的。粽子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之一,传播亦甚远。日本、越南以及华人聚居的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等地也有吃粽子的习俗。

粽子种类繁多,从馅料看,北方有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绿豆、五花肉、豆沙、八宝、火腿、冬菇、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广东咸肉粽、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2012年粽子入选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集《主食的故事》系列美食之一。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