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太和养老网
热词老年艺术  助老机构  养老系统  

中心区域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全国城市养老院目录 全国县市养老院汇总目录 太和AI作品展 太和养老艺术网AI作品展示

赵匡胤为什么发明长翅帽?历史上乌纱帽是怎么来

 

2023/7/7 17:41:10 ('互联网')

本文目录

赵匡胤为什么发明长翅帽

长翅帽的发明人是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

这个皇帝坐上龙椅后很不放心当年一起闯天下的同僚。尤其讨厌文武大臣私自在朝堂中交头接耳,评论朝政。

有一天,赵匡胤上早朝,在听取某个大臣建议时,发现两侧有不少官员在下面窃窃私语,很不礼貌,也不知到底是谁在说。

赵匡胤心里有点恼火,但他始终不露声色。

退朝后,他就琢磨想出个办法了,立马就传旨令属官在幞头纱帽后面分别加上长翅。

为什么宋朝官员戴长翅帽?

长翅帽,帽后配挂两根又平又长的翅,这种帽子学名叫展角幞头,赵匡胤为何要发明这么一顶奇怪的帽子呢?

原来,赵匡胤尤其讨厌文武大臣在朝堂中交头接耳,唯恐他们交流过多而抱团,甚至产生结党营私。

为此,他想出个办法,传旨属官在幞头纱帽后面分别加上长翅。

规定:长翅用铁片、竹篾做骨架。

一顶帽子两边铁翅各穿出一尺多,以后越来越长,这种帽子必须在朝堂和官场正式活动时都戴上!

这种乌纱帽在官员们上朝和宴请宾客时戴,平时在家不必戴,颇类似于今天的某些行业着装。

一般场合是不戴的。

因为戴上它,在街上行走极不方便。

官员只能面对面交谈,要并排坐着谈就困难了。

从此以后,大臣们上朝,也就很难排列在一起交头接耳了。

再加上大家都明白:赵匡胤这样做就是为了打击大臣之间的私聊,没人再敢造次,于是朝堂之风为之一新。

事实上,这种长翅帽的效果不错,有一个小故事可以说明这种帽子的作用!

关于宋朝官员戴长翅帽,古代文人笔记中还记载了一个有趣的段子:

有一天,大宰相寇准微服出行,去视察当地的民情。

他身着一件青衣,戴着一顶老百姓的小帽,打扮成普通书生模样,在河南开封进行私访。

当他和一个老头子谈话时,老头子居然对寇准卑躬屈膝,跪拜迎送,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恭谦。

这让寇准感到非常奇怪!

他就问老先生:我乃一介书生,请你随便些吧!

老头子笑着说:相公莫非隐瞒自己的身份?你可是朝廷的命官啊?

寇准一听更加感到疑惑了!

“我和您老素不相识,怎么说我是朝廷命官呢?”

老头子说:相公,刚才你通过狭巷时,侧身左顾右盼,生怕有东西碰着你的帽子。

你要不是常戴官帽的人,绝不会有此特殊的举动呀!

瞧瞧!大宋的官员戴惯这种长翅帽,不戴的时候,都觉得脑袋左右两边有东西!

也可以看出,宋朝官员已经被长翅帽彻底“驯服”了。

效果非常不错呀!

这种帽子也可能是因为包公才发明出来的!

据说,包公身高只有165厘米,群臣谒见皇帝时,包公因身材太矮小,皇帝常看不到他,有些大臣也有意以自己的身体挡住他,使他不能向皇帝面奏贪官污吏的罪行。

于是,皇帝就赐了他一顶特制的长翅帽,并规定谁要是触及这顶长翅帽便斩首,群臣从此对包公敬而远之。

后来,这种帽子就开始普及开啦!

事实上,这种可能不大,还是赵匡胤发明的这个帽子,比较靠谱,毕竟只有开国皇帝才有开创朝服的机会,后代皇帝一般都是继承而已!

总而言之,赵匡胤不仅仅是,心地清正,疾恶如仇,宽仁大度,勤政爱民,崇尚节俭的皇帝,他还是服装设计师呢!

为了调整朝堂的气氛,才设计出这种长翅帽的装扮,官员们从此被这种帽子约束,不得不安安静静的听讲,认认真真的说话了。


一起探讨历史故事里的故事!欢迎关注我!

历史上乌纱帽是怎么来的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都知道在旧时的戏台上,凡是当官的,总要戴一顶乌纱帽,那么这个乌纱帽是怎样产生的呢?

其实早在北宋初年,有人将男子裹头用的幞头改装为一种纱帽,很得皇帝的赏识,因此便规定朝中官员都要戴这种纱帽,连皇帝自己也不例外。

这种纱帽两旁各有一根细长翅,由于翅有一尺多长,所以走起路来便会上下颤动。为了保护帽翅免于抖落,官员们都养成了小心翼翼走路的习惯。

到了明朝,官员们仍然戴这种纱帽,但皇帝已经不再戴了,在明世宗时,人们开始将这种纱帽称为乌纱帽。

同时,将帽翅的长度缩短了,而且其宽窄也不相同,官阶越高,纱帽的双翅越窄,反之双翅越宽。

清初顺治帝入关时,由于收留了许多明代降臣,不少地方的官员们仍戴明代乌纱帽。等到清室统治巩固,才下令将乌纱帽改为红缨帽。但人们仍习惯使用“乌纱帽”一词,久之,乌纱帽便成为官位的代称了。

古代的官帽为什么叫乌纱帽

古代官吏头顶之物曰冠,礼服也通称冠服。作官叫“弹冠”,辞官叫“掛冠”。冠亦称帽也,古时男子二十岁行成人礼;有结发戴冠之说。

那么,盖在建官惟贤,位事惟能;以官为名,则谓之职。那些官吏头上的帽子为啥叫乌纱帽呢?

“乌纱”即乌纱帽。唐柳宗元巜柳先生集.述旧言怀感时书事…》曰:“春衫裁白紵,朝帽挂乌纱。”诗句。宋范仲淹《范文正公集.依韻酬章推官见赠》诗:“山人驚戴乌纱出,溪女笑隈红杏遮。”诗话。

其实乌纱帽,系帽名。在东晋时宫官著乌纱“头衣”。南朝宋明帝(刘彧)初,建安王休仁置乌纱帽,以乌纱抽紥帽边,民间谓之“司徒状”。隋代帝王贵臣多服黄纹绫袍、乌纱帽、九环带、乌皮靴。其后逐渐行于民间,贵贱皆服。

自“折上巾”(冠名,东汉梁冀改易舆服之制,作折上巾。袁绍为曹操败於官渡,幅巾渡河,人因递相仿效,初为全幅皂绢,裹发向后,谓之“幞头”。北周时为四脚,也称“折上巾”。隋唐时贵贱通用。宋时为皇帝及皇太子常服。)流行后,乌纱帽逐渐废除。

附录:唐白居易《长庆集.六四.初冬早起寄梦得》诗:“起戴乌纱帽,行披白布裘。”

历朝历代的“乌纱帽”有什么不同

在唐代和唐以前没有说乌纱与官员有何关联,头上可能是头巾之类的束发之冠,有金冠束发之说。宋代的官帽后有长长的一字翅,明代官帽是一边一大耳朵似的双翅。并有夺去鸟纱之称,夺去乌纱就罢掉了官职为民。到清代是顶戴之称了,笠帽上多了一个顶子,以不同颜色和不同材质来表示官阶,更有顶子后带有各种材质的翎管子,有单管和双管,内插孔雀翎毛,单或双管也应是官阶大小的區别。双眼花翎官帽的官员应级别很高,这时期就有夺去顶戴花翎之说,也应与前代所说削去乌纱相同,这只是个人的推测,不一定与事实相乎。谢邀!

乌纱帽是古代官员的帽子吗有何来历

乌纱帽很有代表性,那就是“官”,乌纱帽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成了“官”的代名词,现在朋友坐在一起闲谈:“谁谁就怕丢掉那顶乌纱帽。”可见乌纱帽至今也有说道。

不过,最初的乌纱帽可不是官员的专属帽,当然老百姓是不戴乌纱帽的,而是一些文人喜欢戴乌纱帽。到了六朝时,有官臣学文人戴乌纱帽进朝,皇帝觉得好看,就鼓励大臣们上朝都戴乌纱帽。隋文帝杨坚在位期间,统一了官服,他和百官都穿黄袍,戴乌纱帽,从此一般文人就不能戴乌纱帽了。到了唐朝,只有皇帝才可穿黄袍,百官就不准穿黄袍了,而乌纱帽还继续戴着。在宋朝末年,齐高帝萧道成遇追杀时,王敬把一顶文人的白纱帽戴在了齐高帝头上,使之躲过追兵,之后,白纱帽成为了皇帝的帽子,只是不叫白纱帽,而称高顶帽。从此,文人墨客白纱帽也不准戴了,乌纱帽更是成为了官员专帽,一直延续了下去。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版权声明:

---------------------------------------------------------------


所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8148044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养老资讯
助老机构介绍
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推荐养老院

您希望养老院位于
  • 不限
  • 东城
  • 西城
  • 崇文
  • 宣武
  • 朝阳
  • 丰台
  • 石景山
  • 海淀
  • 门头沟
  • 房山
  • 通州
  • 顺义
  • 昌平
  • 大兴
  • 怀柔
  • 平谷
  • 延庆
  • 密云
您希望的价格范围
  • 不限
  • 500以下
  • 500-1000
  • 1000-2000
  • 2000-3000
  • 3000-5000
  • 5000以上
老人的情况是
  • 不限
  • 自理
  • 半自理
  • 全护理
  • 特护

姓名

年龄

电话

全国城市养老院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0-2022 京ICP备18035644号-3 北京太和 版权所有